暂别前的原创:家族乃至种群的使命
家族乃至种群的使命李丘
大学里的古代文学课上,老师在讲授《诗经》的时候提出一个疑问:泱泱诗三百,为何以《关雎》这样的爱情主题的为开卷首篇?而且其编纂者据说是被历代文人奉为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这样的布局更加难以理解。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人所担负的家族乃至种群的使命着眼。
英国的培根有本小册子,叫做《培根论说人生》。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曾从图书馆借阅过此书,却由于年轻人难免的浮躁,只读了开头的几篇,目前仍有印象的内容也不记得原话了:男人担负着家族延续的使命。当时我很惊讶,中国人重视香火延续,在崇尚自我价值的欧洲,被奉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培根居然也有类似的论断!
后来听到一段访谈,说是某边远山区有个放羊娃,他的志向就是把羊养壮了卖掉,换钱娶媳妇,然后买只羊给将来自己的小孩,等羊养壮了……讲述者感叹放羊娃精神世界的空乏,当时我也赞同他的观点,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不禁佩服起放羊娃的直率:我们追求的理想和事业,不正是我们的羊吗?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再理想的生活也不外乎娶妻生子,将下一代养育成人,鼓励他们去追寻生活的理想。
想到这里,诗经的疑问便可以轻松地给出回答:至始至终,家族血脉的延续乃至种群的壮大,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使命。或许标榜道学的先生们视爱情为洪水猛兽且不齿言谈,而在他们的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那里,爱情是人的天性,儿女之情实乃延续家族血脉乃至人类种群之必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对于爱情,在《关雎》一篇里,包括孔老夫子在内的我们的祖先,并未像后人一样要求女子如何贤良淑德,而是追求外在美,即原文的“窈窕淑女”。在男权社会条件下,家族血脉的延续和人类种群的壮大是每个男人的必然使命,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代要健康,必然要求父母的体格强健,正如当今时髦的名人精子库,“窈窕”是当时公认的健康标准,男人自然在“窈窕淑女”中挑选自己的“好逑”。然而,“窈窕”指的是体格,并非时下崇尚的“美貌”。
同样的,《荷马史诗》中对美女海伦的争夺,也是出于优化种群的需要。对于男人,海伦没有像有些人期望的那样忠贞;只要当时是自己的丈夫,她一样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心里或者潜意识里,她清楚,强者更能实现家族血脉延续和种群壮大的使命。
简而言之,时下言情文学乃至音像作品中标榜的所谓爱情,其缠绵悱恻固然有趣,实际上已经远远偏离了爱情起源之初的意义;拒绝生育的“丁克”一族的前卫思想,实在有违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所应当的责任。所谓爱情,不过是男女在履行延续家族血脉和壮大人类种群的使命中派生出来的,在生养和培育下一代过程中用以防止对方逃避责任的一种类似于亲情的情感,而亲情本身最原始的内涵就是延续家族血脉,上升到集体层面就是壮大人类种群。 搞不明白根你来不来金光有什么冲突 莫非JJ越来越小...;P 原帖由 freedoms 于 2007-1-16 11:38 发表
搞不明白根你来不来金光有什么冲突
看另外个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