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 演绎忠孝节义
http://www.upqt.com/uploads/720074519416.bmp
岳飞“精忠报国”
新唐人新年晚会舞蹈《精忠报国》,令许多东西方观众受到强烈震撼。《精忠报国》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岳母刺字的故事。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神传文化基础上演绎着一幕幕人类正统文化的大戏,波澜壮阔、扣人心弦。历沧桑岁月,无数智慧贤者,仁人志士,忠臣孝子,留芳青史。也有一些阴险狡诈、口蜜腹剑、伤天害理、无恶不做等奸佞之徒,遗臭万年。使得我们能辨别什么是好坏、正邪、美丑、忠奸。正统文化引导人们信仰神佛,敬天知命,相信善恶有报,积德行善,宽容忍让,屈己待人。“仁义礼智信”成为人和社会的道德规范,两千多年来维护着人们道德水平。
时光进入到南宋初期,人类历史演绎了一幕忠义的大戏。近千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典范。舞蹈《精忠报国》以岳飞与岳家子弟操练武艺开始,伴以满江红的旋律。突然狼烟四起。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岳飞怀报国忠义之心,但却挂念老母膝下无人尽孝。岳母深明大义,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鼓励儿子保家卫国,岳飞披挂金甲,手持大枪出征,岳家军威震敌胆,从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赞誉。
http://www.upqt.com/uploads/220074519421.bmp
岳飞征战沙场
《宋史.岳飞列传》评价说:“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岳飞文武全才、智勇双全,尝以少胜多,宗泽称赞道:“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从勇来讲,岳飞常单骑 杀入敌营,斩将杀敌。从智来讲,岳飞以500兵破金兀术十万铁骑(宋史.岳飞列传,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飞所部仅八百”破“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 岳家军纪律严明,“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他曾数次为民请命,顶住高宗屠城的命令,救活十数万百姓,百姓感其德,为岳飞建生祠供奉。
岳飞的秉性仁智兼备,人格修养融合文才武略。他熟读着左传,深明春秋大义;另一方面,他熟读孙吴兵法,天生神武。儒家理想中:内圣外王、文武合一的人格典型,好像齐备于岳飞一身,俨然圣贤与英雄合一。
岳飞已经不仅是南宋时代的一个民族英雄,他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忠义的象征,忠字的化身,为世人所景仰。
http://www.upqt.com/uploads/920074519428.bmp
无敌岳家枪
并不是说岳母铁石心肠,而是说她有这种眼光,她有这度量去看待这件事。对她来说,生命不仅仅是这一回,出征战死在杀场上,不是说了不得的事情,更何况是报效国家。对她来说,她完全有这种度量、这种胸怀去看待这一切。不过,那毕竟是一场戏么,人总是有感情在,所以就是说,在感情上我做了一些处理,揉进了多多少少,就是这种情况。
http://www.upqt.com/uploads/520074519434.bmp
岳母刺字
说到中华传统美德,不能不提“忠孝节义”四字。而岳飞正是此四字的典范:身陷冤狱,手握重兵而不反,是为忠;守“精忠报国”之母训,是为孝;面对迫害,威武不屈,是为节;至于义,《说岳全传》第六十回“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有一段悲壮描述:
… …岳爷又道:“张保出去罢!”张保道:“小人还有话禀上。”复上前跪下道:“张保向蒙老爷抬举,不能伏侍得老爷终始。小人虽是个愚蠢之人,难道不如王横么(笔者:马后王横之死亦有一段悲壮故事)?今日何忍见老爷公子受屈!不如先向阴司,等候老爷来伏侍罢!”遂立起来,望着围墙石上将头一撞。一声响,头颅已碎,脑浆迸出而死!后人有诗曰:拚将一死报东君,忠义原来似宪云。地下王横如聚首,马前马后总超群!
那倪狱官看见,心中十分伤惨。岳云、张宪痛哭起来。独有那岳爷哈哈大笑道:“好张保,好张保!”倪完道:“这张总爷路远迢迢赶来,为不忍见元帅受屈,故此撞死。帅爷不哀怜他也罢,怎么反大笑起来?”岳爷道:“恩公你有所不知,我们‘忠’、‘孝’、节’已经有了,独少个‘义’字。他今日一死,岂不是‘忠孝节义’四字俱全了?”说罢,放声大哭起来,众人无不下泪。 … …
笔者以为,先贤们给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也往往为之承受了无名的苦难,历史如此,今天仍是如此,值得我们深思。正是:
悲壮历史流水去,浩气忠魂留世间
→按这里看更多
:) :( ;P :hug: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