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742 发表于 2010 年 10 月 6 日 20:53:43

病毒防治:病毒命名方法的完全解密


各类病毒层出不穷,在我们碰到一个新的病毒时应该如何判断出病毒的类型、危害和特点呢?其实,这一切在命名病毒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在国际上通用的一个病毒完整的名称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前缀+病毒名+后缀”。 
  一、认识前缀
  前缀的作用主要有两个,表示病毒发作的操作平台或病毒的类型。比如DOSCom.Virus.2041就表示该病毒只有在DOS平台下才会发作。又如Trojan.Win32.PGPCoder.a则表示是该病毒的是一个运行在32位Windows系统下的特洛伊病毒。
  常见的病毒类型有Boot——引导区病毒、Worm(I-WOrd)——蠕虫病毒、Backdoor——后门程序、Macro——宏病毒、Script(VBS/JS)——脚本病毒、PSW——窃取密码的木马、Joke——恶作剧程序、Harm——恶意程序等。
  从前缀上我们可以判断出它的危害性和是否对自己的平台造成影响。
  二、病毒名
  病毒名主要是根据病毒的一些特殊来命中的。通常会从四个方法进行考虑。
  发作时间
  主要根据病毒发表时的时间来命名,比如黑色星期五,由于它发作是处于某月的13日,并且是星期五时才会发作。这样我们碰到这样的日子就要加以注意了。
  发作症状
  很多病毒发作时都会有一定的外部表现,比如“火炬”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闪烁的火炬图案。掌握常见病毒的发作表现,可以在中招后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病毒标志
  有一些病毒作者会让病毒发作时显示一些特殊的字符,这些字符往往也会被作为病毒的名称。其次病毒的标识、存放位置等都有可能成为病毒的命名方法。
  发现地点
  有一些病毒的命名还是根据其首先发现的地点来进行的。比如Vienna就是首先在维也纳发现的。
  其实,按病毒的字节长命等方法进行命名也是比较常见的。综合上面的方法,经常会出现同一个病毒有多个别名。比如CIP病毒又名“切尔诺贝利病毒”,由于这是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纪念日。
  三、后缀
  开始至bz结束,依次类推。
  从上面可以看出,了解病毒名称的常见前缀和病毒名的含义,将有助于我们在病毒发作时,迅速了解其危害,快速作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毒防治:病毒命名方法的完全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