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king007 发表于 2010 年 12 月 11 日 01:42:33

重庆户改4个月来农转城人数突破百万



  华龙网讯 (记者 文峰)昨日上午10点30分,市公安局301室“农转城”信息交汇中心,一块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变化的数字:“999991、999992、999993……1000000”。10点30分29秒,全市“农转城”总数突破100万人大关,进城务工19年的长寿人徐树平,幸运地成为我市第100万名“农转城”居民。
  平均每天转户8600多人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从今年初开始,我市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研究,于7月28日全面启动新一轮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于8月15日正式开始办理转户。
  户改启动以来,转户总人数快速上升。转户数每10万人,从最初平均需要23天逐步缩短为15天、9天、7天,近半个月日均转户达到1.5万人,单日转户人数最高超过2万人,办理转户以来平均每天转户8600多人。63%进入“一小时经济圈”
  “从转户分布情况看,人口聚集情况符合改革预期,转户结构均衡。”市户改办综合协调组组长、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说,目前,转户进城人员中,进入“一小时经济圈”占63%、渝东北地区占12%、渝东南地区占25%;18—60岁(女55岁)农村劳动力转户占转户总人数的53%,18岁以下转户占16%,60岁以上转户占31%。
  从区县进度来看,合川、江津、璧山转户人数最多。
  无房转户可挂靠集体户
  此次户改,一个重大突破在于取消了购房入户这一硬性规定,只要在城里有固定住所,即便是租房居住也可以转户。
  但因拆迁、房屋交易等原因,许多房主不愿意让租房户把户口挂靠在自己名下。如此一来,租房转户的“农转城”居民和在校大中专学生转户后容易出现户口“悬空”现象。
  市户改办创新户籍管理方式,在全市1010个街道、镇乡新设立了1116个集体户,保证每个街道、镇乡至少有一个,以便在城里暂时无房的转户居民能够在此落户。
  市户改办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政委郭金严介绍,目前全市已有9万余人在新设立的集体户落户,加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原有集体户2249个,现在共有3365个集体户。具体地点可登录“华龙网”、“新华网”、“人民网·重庆视窗”查询。
  “今后生活肯定更美好”
  记者 文峰
  “真是没想到,我这么幸运!”昨日上午,37岁的长寿男子徐树平,从江北区花园村派出所民警手中接过新的《城镇居民户口簿》时,得知自己竟是第100万名转户居民,比中了大奖还快乐。
  徐树平的老家在长寿区长寿湖镇安顺村二组30号。1991年,他来到城里打工,刚开始在市燃气集团管道维护分公司担任抢险配合工,后来从事焊工工作。
  如今,妻子在城里开了一个文具店,儿子在江北区建新中学读初二。在城里呆了19年,孩子也从小在城里长大,徐树平一心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徐树平不止一次跑到派出所咨询如何才能转户,由于学历不够和没有购房,这个梦想迟迟未能实现。
  两年前,儿子考初中,因不是主城户口,不得不缴纳1万多元的择校费。而同样由于户口原因,徐树平在单位打工也只能享受临时工待遇,各种福利也比城里职工少。
  3年前,夫妻俩凑足首付款,在江北蚂蝗梁按揭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徐树平打算今后把儿子的户口转到城里来。最近,单位领导告诉他,现在转户取消了购房面积、学历等限制,那怕是租房也可以转户。
  除户改政策本身的一连串优惠外,徐树平所在单位还有“额外惊喜”:转户一次性奖励2000元,按每月100元发放36个月的补贴,买齐“五险一金”,工资上涨300元。
  徐树平一听,欣喜不已,但马上又犹豫起来。徐树平的老家在长寿湖岛上,长寿湖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开发,徐树平家的土地和房屋很可能会被征地拆迁,现在转户划不划算?
  徐树平来到派出所咨询。民警告诉他,可以选择只转户不退地,即便转了户口,也不丧失征地补偿权利,将来该补偿多少,一分都不会少。
  所有顾虑打消了,徐树平高快乐兴地转了户。他告诉记者,准备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把妻子和儿子的户口都转了,这样儿子将来读书也不用再缴择校费了。
  徐树平对今后的生活充满期待:“户改政策真是替老百姓着想,今后的生活肯定会更美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户改4个月来农转城人数突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