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日本福岛核泄露带来四大警示
data/attachment/forum/darqi/2011-03-14/jgwy_13000401449471.jpg
图为日本千叶县市原市炼油厂储油罐发生连环爆炸。
正义网3月13日电(记者 曹丽辉 关仕新) “日本福岛县核电厂爆炸,发生泄漏事故,给我国发展核电事业带来了强烈警示。”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科技医卫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核泄漏事件带来的影响,目前很难估计,但事件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警示,同时也对我国发展核电事业提出的巨大挑战,国家需要重新审视核电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
福岛核泄露事件给世界各国带来四方面启示
3月11号当地时间14点46分,日本宫城县发生世纪大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并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核泄漏。据最新消息,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在13日上午11时,向政府作出紧急通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进入“紧急状态”。这是地震发生以来,日本的核电站第一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核辐射量数值还在继续上升。
福岛核泄露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也引起了参加全国两会代表们的高度关注。有代表对对日本核电站目前的形势表示担忧,也有代表说这一事件给中国核电发展带来了警示,国家需要重新审视我国核电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
王毅代表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天灾人祸很难以预料,这种罕见的、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任何一种能源项目,比如石油、煤气、风电等等,都是巨大的挑战。不过,此次因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露事件给发展核电的世界各国带来四方面的启示。第一从规划开始,就严格考虑核电站的布局、选址问题,选址一定要正确,并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同时考虑地质灾害等相关灾害因素;第二,建设当中要按照标准来规范、经营,管理上要更加严格;第三,应对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需要建立联动应急机制;第四,核能经营风险,核能的投资成本非常高,周期长,管理人员需要有更高的管理水平。
核电发展亟需研究核废料处理问题
王毅代表提出,目前亟需我们考虑的是,要研究核废料处理的问题。国家在发展核电,更多地是从它对缓解能源紧缺、促进经济发展、干净等方面考虑,未来,我们应该更多地从防止它的负面影响来考虑,避免这些能源产生负面作用。
据王毅代表介绍,处理核废料,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深埋于地面万米之下,但是,由于核废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非常漫长,有些可长达百万年,这个过程中很难控制和管理。比如,如果发生巨大的地质灾害,这些放射性元素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难以估计、控制,而且它是长时间存在,对生态影响会比较大。第二种是核废料的再加工,它涉及的技术很复杂,这种方式现在国际上一般不采用,因为首先会增加成本,其次也可能会引起核扩散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很好的处理核废料方法,再加工应是未来我国处理核废料的方向。
最后他强调,日本此次核泄露事件,应该引起中国高度重视,需要重新审视我国核能源发展的方向、规划,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对于福岛核泄露将对我国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环保部部长张力军12日表示,日本地震发生后,中国核安全局已与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进行了联系,详细了解日本方面的情况。中国方面已经启动沿海城市的核安全监测装置,正在监测日本的核电泄露对中国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监测的结果一切正常,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
据张力军介绍,中国现在运行的核电装置有13台。核安全监管部门在场内设置了监测装置,环境保护部门在场外设定了监测装置,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监测结果都表明,13台核电机组排放指标均远低于国际国内的排放标准,运行是安全的,运行状况是良好的。
(编辑:SN01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