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9家医院太平间收费将统一指导价
本报讯 北京已在8家医院的太平间进行试点,统一执行行业指导价。全市119家医院的太平间都将统一限价,统一管理,具体价格近期公布。这是记者从市殡葬管理部门获知的消息。
太平间存不合理收费
据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各医院共有119家太平间,因属于卫生局、民政殡葬等多部门管理,再加上一些是私人承包的,没有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此前存在一些不合理收费。例如穿一次寿衣,收费动辄500元、甚至近千元。而在民政部门的惠民服务中,从死者遗体运送到火化再到入土所有费用不超过千元。
目前,北京的殡仪馆总数只有12家,市区仅八宝山、东郊两处,很难满足逝者亲属的殡仪需求,太平间提供的殡仪服务仍是一项重要补充。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现在取消医院太平间服务的可能性不大。
殡葬人员需持证上岗
今年清明节前夕,市民政部门将联合卫生部门对医院太平间统一规范整治。目前已在宣武医院、北大医院、306医院等8家医院进行了试点。
据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民政等部门将对医院太平间提供的商品、服务等价格进行规范并给予统一的指导价,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要求持证上岗,“各种费用价格限制在居民可接受的范围内。”
另据了解,今年还计划在清明节前后开展“悲伤疏导”服务。例如在人生告别会上,播放相对舒缓的音乐,让家人亲属通过聊天等方式表达追思之情。殡葬部门希望通过新服务让清明节不只体现哀思,而是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 祭扫活动
●绿色公祭
3月26日至27日,在长青园骨灰林基地,组织骨灰撒海公祭(简称绿色公祭),召集骨灰撒海家属进行集体公祭。
●红色公祭
3月29日下午,在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地举行革命先烈公祭活动。
●蓝色公祭
4月5日下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外埠来京人员集体公祭(简称蓝色公祭),将有百名外埠来京人员在这里遥祭先祖、先烈、先人。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刘泽宁
■ 殡葬服务
今年北京新增6处扫墓点,清明扫墓人数将达300万
一个电话 殡葬业务“全帮办”
本报讯 今年预计清明祭扫人数将达到300万;96156首都殡葬公益服务热线已升级,市民一个电话即可完成遗体运送、骨灰撒海等业务的登记或预约。这是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知的消息。
今年清明扫墓点共117处,比去年增加6处。据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王琦介绍,今年清明仍倡导“绿色祭扫”,清明期间各墓园免费为扫墓市民提供黄丝带,代替冥币祭奠逝者。民政部门对祭扫鲜花销售点严格管理,“每小篮鲜花不超20元。”
目前,96156已完成升级,对接了12家殡仪馆及33处经营性公墓。热线不仅为有殡葬服务需求的市民提供政策咨询等,还会提供诸如遗体接运、告别仪式、遗体火化、墓穴选取、骨灰安葬等全部业务。只要拨通该电话,话务员便会根据市民的需要转接到具体服务单位。
“一个电话能把所有事儿都办了。”王琦表示,市民政局殡葬处也专门设置了一部电话,接从热线转来的咨询电话,提供殡葬补贴办理,百元骨灰盒、万元以下墓穴购买等各项政策咨询。
“骨灰海撒”纪念碑将现长青园
本报讯 据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北京实施骨灰海撒17年来,已海撒近7000份。按一般情况1亩地约安置200个墓穴计算,骨灰海撒共节约土地30多亩。
由于在市区缺乏一个纪念、凭吊的场所,此前有的亲属在清明节要前往海边祭奠。今年清明节前,“骨灰海撒”纪念碑将在朝阳区长青园公墓奠基,年内落成。考虑到今后人数会不断增加,纪念碑不会一一刻上骨灰海撒者的姓名等信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