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boi 发表于 2011 年 3 月 24 日 20:32:19

经济学家称中国未来20年经济增速有望超8%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昨天表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速可望达到8%以上
  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是美一半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昨天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可望达到8%以上。
  林毅夫说,203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到时中国人均收入可及美国的一半。
  相同经历曾发生在日韩身上
  林毅夫说,相同的经历,发生在1951年的日本、1977年的韩国以及1975年的中国台湾身上。
  而上述提到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接下来的20年内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51年至1971年之间,日本的经济增速达到9.2%,韩国在1977年至1997年间的平均增速为7.6%,而中国台湾地区在1975年至1995年间的平均增速则达到8.3%。
  林毅夫同时指出,全球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仍然疲弱,投资回报不稳,风险仍然比较高。中国对于发达国家的外贸顺差将在未来出现不可避免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将由外需主导逐步转向内需唱戏,这对中国来说,挑战不小。
  林毅夫提醒说,当大多数人都在说需要提高内需的时候,还要小心处理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因为后者对于工业的改造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等至关重要。
  谈及日本地震,林毅夫表示,日本地震对经济会带来短期影响,首季日本经济或会回落,但相信长远影响不大,灾后重建需求将带动第二和第三季的经济。
  收入分配仍是中国目前最大挑战
  林毅夫认为,中国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和技术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的后发优势所在,而中国大陆在30多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是十分相似的。
  他指出,收入分配仍然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挑战之一。林毅夫沿用他多年来的说法称,中国需要有实质性的改革动作。
  “这是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是体制问题。改革要坚定,也要加大力度,但成效应是逐渐的。同时应该看到,近几年的情况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近几年增长较快,这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会起到积极作用。”林毅夫说。
  文/钱业记者 尹晓琳 杨铮
  中美人均国民收入(GNI),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单位:美元)
  中国 美国
  2005 4130 43130
    2006 4790 45640
    2007 5640 46740
    2008 6280 47100
    2009 6890 45640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编辑:SN0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家称中国未来20年经济增速有望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