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警做客谈解救人质:乔装成人质亲友制服劫匪
备受公众关注的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正式启动。2月28日,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批20名候选人名单。公安部网站和新浪网联合推出了“当代警花实录”——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系列访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贵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反恐突击大队副大队长潘琴,做客讲述她的故事。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冉希: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来到我们访谈间的警花有点特殊,她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功夫了得,骁勇善战,是一位女特警。她就是来自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林豹”突击大队的潘琴副大队长。潘警官,你好,欢迎你!
潘琴: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冉希:首先跟新浪网友打个招呼,你第一次来新浪感觉怎么样?
潘琴:我今天是第一次来新浪总部,很高兴,以前都是在微博上看新浪。
主持人冉希:潘警官,我特别好奇,你们为什么叫做“林豹”突击队呢?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潘琴:因为我们贵阳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很适合人类居住。而且贵阳的周围都是森林,又被叫做“林城”,再加上我们是一支快速反应的部队,所以叫“林豹”突击队。
主持人冉希:我们都觉得贵阳不仅仅是景色美,人也非常漂亮,潘警官也是非常漂亮的女警。
潘琴:主持人夸奖了。我觉得你也很漂亮啊。
主持人冉希:据我了解,不管是刑警还是特警,都是公安系统里的高风险职业和警种,作为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你为什么选择当特警呢?
潘琴:我中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警察,觉得女警好帅,我就想将来我也要当警察。
主持人冉希:你是一毕业之后就很顺利分到特警队吗?
潘琴:没有,毕业之后在刑侦支队工作了一年,后来特警支队组建“林豹”突击队,我知道以后就参加了,一直工作到现在。作为女警察,在公安系统里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女特警可以很容易接近歹徒,让对方心理上麻痹。对待受害人,女警有很好的亲和力。
主持人冉希:女警在很多情况下有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媒体也报道过,我们看到06年12月份在贵阳一辆公交车上你成功处理了一起劫持人质的大案,作为重要的当事人请您跟我们具体分享一下细节。
潘琴:当时我刚参加工作。那天下午五点左右,正是下班高峰期,在贵阳市中心的8路公交车站。犯罪嫌疑人在8路车上,左手拿着一把处于击发状态的工程用射钉枪,右手拿着一把一尺多长的钢刀,劫持了一名20岁的女孩做人质,情绪很激动。我们出警后,现场指挥部提出了女乘客想上厕所,能不能让一个人来换她。当时劫持者同意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指挥部就让我去处理这件事情。
主持人冉希:这算是第一次面对真正的生死攸关的瞬间,你接到这个任务时心里是什么感觉?
潘琴:既紧张又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执行任务,当时现场围观有上千人,这样会让劫持者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人质生命随时会受到危险,所以心里压力是很大的。我是乔装成被劫持的人质的女朋友上去换她,第一次上去的时候歹徒很激动,他挥舞着刀让我下去,我就下来了。接着,我到车边跟他沟通,取得了他的信任,第二次上了车。第二次上车之后我几步走过去把人质换下来,当人质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感觉内心松了一口气,但是这个时候歹徒的钢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视角的余光看到射钉枪慢慢移向我的头部,这个时候狙击手向他开了一枪,我趁着这个机会把他控制住,埋伏好的同事冲上了车。就这样解除了这个危机。
主持人冉希:这个被顺利解救的女孩,你们之后见过面吗?
潘琴:见过。当时我处置完之后就回队里了,听说她没有受伤,只是情绪受了惊吓,过几天就会好了,后来见面是在公安局搞的春节晚会上,还是很意外的。
主持人冉希:怎么会意外?
潘琴:07年春节我们在市局举办的春节晚会上见了面。晚会以12.26劫持人质事件为蓝本创作表演了诗乐舞《危情解救》,当时主持人请我上台,然后同事上台给我送了一束花。我就站在那,这时主持人说:“当时被潘琴用生命营救下的女孩也来到现场,”我看到她走上来,我很激动,我想问她过得怎么样,希望她忘掉不开心的事,结果,当她走到我跟前的时候,我们俩就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主持人冉希:两个人经历过生与死的瞬间,而且她也对你充满感激、感恩。潘琴当女警多长时间了?
潘琴:6年了。
主持人冉希:6年中除了刚才的故事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惊心动魄的事情?
潘琴:有几次。有一次是09年11月份在清镇地勘局门前,出现了一个挟爆炸装置的劫持人质事件。当时是我值班,我才刚刚担任副大队长不到3个月,接到指挥室的指令说清镇有劫持人质事件。当时现场的状况是这样的,值班室里有一个男的左手抱着一个小男孩,右手拿着引爆炸弹的开关,他说要15万的赎金,不准报警,不能看到警察,一旦看到警察就马上引爆炸弹。
主持人冉希:我以为这只是电视剧中的编排,没有想到现实中也有这样的犯罪分子。
潘琴:我们的工作就是不可预见的,什么样的事情都有。
主持人冉希:刚刚我们讲到解救人质需要化妆,你们乔装的时候要打扮成什么样呢?
潘琴:就是根据现场的情况来进行打扮,这次现场是一个小男孩,我们会乔装成亲人、叔叔、阿姨去谈话。
主持人冉希:孩子是不知情的,如果他当时没有配合上的话,很可能面临生死考验。
潘琴:是很危险,当时进去以后因为怕引起犯罪嫌疑人的怀疑,我们是以他的叔叔阿姨身份进去的,所以进去房间以后我就用当地方言说,“幺儿,孃孃来看你了”,我同事说,“幺叔来看你了。”“孃孃”在我们当地的意思就是阿姨。
那个小孩很聪明,知道我是带他回家的,所以就喊了一句阿姨,歹徒就相信了。后来他让我们带他出城,上了面包车,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看看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找到机会处置他。上车后他抱着小孩坐在驾驶员后面,手一直没有离开过引爆的开关,我就坐在他的旁边。
主持人冉希:你们要在他逃跑过程中把他制服,当时是怎么做的?
潘琴:我当时也很紧张,但是我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当时手里握着引爆开关,很警觉,如果发现情况不对就会引爆,他还一直抱着小孩。我想让他先把小孩交给我才可以,我就跟他说你现在拿这么多钱,还抱着小孩多不方便,在车上很安全,你先把小孩给我,我帮你抱着,你把钱收好。我抱着小孩以后车继续往前开,因为我们是贵阳来的,我队友就说找不着路,让他下去指路。我听我队友说找不到路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说不下去指路,我对他说你下去看看我们应该怎么走,不要走错了。他被我的话打动了,打开车门,右手准备扶车门下车,手指没有放在开关上。这个机会太好了,我就把枪掏出来朝他射击,我队友也补了一枪,然后把车开出几十米。
主持人冉希:队友之间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得益于你们平常训练配合。但是我很纳闷你们乔装成人质亲人的时候,犯罪嫌疑人没有摸过你们身上有没有枪支吗?
潘琴:我们也做过这种假设,我和队友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把枪,我把枪放在大衣下面,如果他想搜我的身的话,两只手肯定要伸过来,这对我们来讲是很好的时机。
主持人冉希:平常的训练是很关键的,只有这样队友才能默契地配合。你觉得第二次面临生死关头跟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潘琴:第一次我是队员是执行者,第二次我是带队人,要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这个事情,使命感不同。第一次是完成任务,第二次我是带领大家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借这个实践机会磨炼队伍。
主持人冉希:听说潘琴还只身抓到过犯罪分子,我们很难想象,给我们讲讲!
潘琴:是的,那是2006年“三八”妇女节,我们女同志放了半天假,我回家去看父母。晚上八点钟左右,我听见有女生在我家楼下高喊,抢人啦!我看见路边一个30多岁的男子拿着包在往前跑。我想:“居然有人抢劫?”我立即从家里追了过去,他当时已经距离我20米了,我一边追一边说:“警察,站住!”那男子大概30多岁,他扭头一看,是一个女生在追他,他就说:“你再追!再追我就砍死你”,我一听气了,跑得更快了,离他2米远时一跃扑向他,一个擒拿将他撂倒在地。
主持人冉希:关键时刻一个人也可以成为勇士。我们大家其实都对特警这个职业很好奇,觉得很神秘,平常你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margin-top:35px;}
.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
.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
.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
.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5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