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599 发表于 2011 年 4 月 6 日 20:38:17

西安规定经营性公共场所须配专人劝阻吸烟者



  “烟草依赖”不除仅凭劝阻作用有限
  近日,西安一则禁烟新举措引发公众关注。西安规定,在经营的公共场所内有人吸烟时,必须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吸烟的危害与公共场所禁烟的必要性无需赘言。舆论对此呼吁不断,在“中国控烟履约高层研讨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等百余位专家还呼吁过各部委带头禁烟。
  而“在公共场所应配专人劝阻吸烟者”的规定,也算是对禁烟制度的强化和创新。但是,经营者不配备专(兼)职人员劝阻吸烟者,其违规后果是什么?新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问责、处罚细则。
  另一方面,劝阻人员没有执法权,吸烟者听不听劝阻,给不给劝阻者面子,还是一个问号。所以,执行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一要明确处罚细则,二要提高禁烟执行力,营造良性禁烟氛围,防止禁烟善政“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规定落实规定”,“劝阻”最终流于形式。
  据报道,《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已生效五年,而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承诺仍未兑现。数据显示,烟草是不少地方重要的税收来源,甚至成为一种“依赖”。比如,2010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6045.52亿元,同比增长了16.95%。
  因此,针对社会加大禁烟力度的呼吁,一些人喊着“禁烟影响社会稳定”,为烟草行业的垄断利益辩护。有的地方政府,更是一边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一边默许烟草广告。相较于庞大的经济利益,政府的执行力显得不足,那么,仅凭没有执法权的专(兼)职人员,又能管住多少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的烟民呢?
  所以,要真正实现禁烟目标,从根本上来说,除了给公共场所禁烟立规矩之外,政府还应该逐步想办法摆脱对烟草财政的依赖。 刘凯玲
(编辑:SN0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安规定经营性公共场所须配专人劝阻吸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