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iyo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13 日 21:17:46

教育部发布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足囚协会入选新词



  去年近500新词草根色彩浓 大多来源于网络虚拟空间大众成造词家 每个词背后都有故事
  你知道“犀利哥”,可你知道“潮丐”吗?都知道“啃老族”,原来还有“啃嫩族”……
  2010年,纷繁的新词语记录着人们的生活,也见证了社会的发展。昨天,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10后”、“蛋形蜗居”、“足囚协会”等已经广为人知的新词语悉数入选。
  记者从国家语委了解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收录了近500条在2010年涌现出来的新词语,其中大部分新词语来源于网络虚拟空间,“草根”特点突出。大众已成“造词家”。
  有了啃老族又现啃嫩族
  “犀利哥”、“蛋形蜗居”以及“足囚协会”,这些从网络上涌现出来的新词语,已出现在国家语委公示的年度新词语名录中。
  记者从国家语委了解到,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依据主流媒体10.4亿字的语料,在机器自动提取的基础上经人工甄别、专家审定,选出2010年新词语近500条,并做了简单的提示性释义。
  除了上述广为人知的新词语,还有各种“族”、“门”,“哥”和“姐”也着实不少。
  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啃老族”,而在2010年年度新词中,还出现了“啃嫩族”。国家语委对其的释义是:指要求子女公开其收入并按月上交赡养费的老人。泛指那些还能自食其力却过分依赖儿女的父母。
  “啃嫩族”这个词语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在2010年5月,武汉的文女士在网上发帖,抱怨未来的公婆是“啃嫩族”。称公公婆婆明说了,今后就靠她和老公养了,还要求他们公开全部收入,自此,“啃老族”不再“孤单”。
  ●解读
  新词草根色彩浓大众已成造词家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新词语时表示,从2010年年度新词语中,可以看出草根化特点凸显。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尤其随着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的依次出现,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李宇明司长介绍,每年都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新词语的词语群,比如“族”、“门”、“奴”、“男”、“女”、“客”、“二代”等。
  每个新词语背后都有故事
  记者注意到,国家语委公布的年度新词语中,虽然大部分都来自于网络,但无不和当时发生的社会现象或具体事件有关。
  比如“蛋形蜗居”这个词,说的就是北漂青年戴海飞用竹子造出的一座供自己蜗居的“蛋形”小屋,简称“蛋居”,也称“蜗居蛋”,当时,这一事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
  最近网上的各种“咆哮体”非常流行,“咆哮哥”一词自然也入选了年度新词。在网友们乐此不疲的编造各种“咆哮体”段子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语来源于广州某单位官员态度粗暴的新闻事件。
  ●解读
  三音节词语超过了一半
  新词语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表事件、表社会现象的新词语特别多,二是新词语表达的信息高度浓缩,“每一个新词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道特别的社会风景。”李宇明说。
  据李宇明介绍,去年产生的新词语,比较稳固的近500条,这些新词语当中,按照词语的长度非常有意思,三音节词占52.8%,然后是四音节词,最后才是双音节词。
  而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到了近代,汉语开始双音节化。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
  文/记者王南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部发布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足囚协会入选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