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程序员的那些狗日日子
作此文,祭奠我当程序员的那些狗日日子。──作者序
(一)毕业后的徘徊
我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我上的是大专,我的专业叫供用电技术,是跟电力行业相关的一个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计算机的了解还完全处于懵懂状态的我,在第二志愿里填报了计算机专业,结果便与计算机专业失之交臂。大专三年里我对自己的专业完全没有兴趣,当时唯一感兴趣的是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所以大一时所设的C语言课程,我学得特别好,考试的成绩在班上是第一名。但是我毕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课程极为有限,大专毕业后我找工作的方向还是与我的专业相关的行业。那时大概是因为我的专业知识没有学到多少,所以找工作时也从未想过要找技术性的工作,而一心想找与业务相关的工作。
毕业这一年我正好是22岁,虽然当时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十分乐观,甚至可以说正笼罩着一种“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大专业”的悲观氛围,但此时正初出茅庐、年轻气盛的我,还是冲劲十足。当时我把自己的行头整理了一番,剪了个短发,穿上了平生第一次穿的西装,显得十分精神,外形已十足是个业务员的装扮。我们学校离北京很近,当时有一家北京的公司到我们学校来招聘,前去应聘的同学很多,竞争十分激烈,这一次我并没有应聘上。但我并不甘心,也没放弃,便向应聘上的同学打听消息,再次到这家公司的现场招聘会上去应聘,事后我又向同学取得公司老总的手机号,并打电话给老总,在电话中向老总慷慨陈词,最终得到老总的点头,我被录用了。
在这个应聘的过程中我完全体现了一个业务员为了开拓业务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在后来真正开始去跑业务后,我也保持着这种精神。我想,这完全是因为我当时很年轻,心中无所畏惧,敢于大胆地往前闯。但是当后来我走上了另一条职业道路后,我发现我身上慢慢地再也找不到这种精神了,那些年轻时的冲劲,也成了逝去的回忆。
在公司培训了一个月后,我便开始出差到外地去跑业务了。公司的业务在全国各地,公司的产品是与电力相关的设备,所以客户就是各地(主要是地级市)的供电局,而分配给我的地区就是湖北和江西两省。
第一次出差由一老业务员带我,但事实上他只在湖北带我跑了三个地级市的供电局,剩下的地方则由我自己去跑了。初次涉足社会,当时毫无社会经验的我,就这样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去该地的供电局见相关的人物,有设计院的院长,有物资公司的经理,有管生产的科长,更有也是管生产的副局长。有过被保安拦下而进不了供电局的大门,有过被生产科科长冷冷地赶出门外,有过为了打听供电局的最新电力设施规划而极力献媚讨好,也有过被供电局里的人热情招待。虽然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正冲击着我的大脑,挑战着我的意志,但我并没有退却,在困难面前依然冲劲十足。
很快我便适应了一个人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出差的生活,从一个城市坐车到另一个城市,找旅馆住宿,找地方吃饭,等等,慢慢地我已变得轻车熟路,到各个供电局去跑各个相关的部门和见相关的人物也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上学的时候我有一个要好的老乡,他是计算机专业的。他和我差不多同一时间找到工作,在找到工作前我们都曾一起彷徨过,也一起互相鼓励过,并且毕业离校后就和他一起合租房子,跟他建立起很深的感情。所以这时远在千里之外出差的我,一到晚上回到旅馆一个人的时候,便给他发短信说我出差的情况,他也跟我说他工作的情况,并继续互相鼓励。他在短信中跟我说,“哥们,大胆地闯吧!你一定能成功的!”我深受鼓舞,并坚信,我们都会好起来。这时的我并没有想到,后来我走上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是跟这位老乡的影响分不开的;而这时我也还不太清楚他的工作的具体内容,只知道他是一名网站开发程序员,后来才知道,这时的他就是一名ASP程序员。
从湖北到江西,历时一个多月,我几乎跑遍了这两个省的地级市,每天白天我不是走在去供电局的路上,就是在从一个城市坐车到另一个城市的路上,有时坐在火车上,看着车窗外广袤的土地,令我产生无限遐想,那种总是在旅途中的感觉令我至今难忘。这样的工作状态,在我走上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后,就再也体验不到了。
第一次出差任务结束后回到北京的公司,我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一样,因为这是我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后的第一次不寻常的经历,我几乎只身一人从北京出发到外地跑了一大圈后再回来,我克服了孤独和最初的惶恐不安。
我们初次出差的目的就是先将自己区域内的供电局都跑一遍,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公司并不要求能出业绩,事实上也不可能第一次出差就能出业绩。然后在公司作完总结后又继续出去跑,重复上次的过程,慢慢地跟供电局的人混个脸熟。
前后一共跑了三次后,我已开始摸出了头绪,如果再继续跑下去,我想应该很快就会出业绩了。但是第三次出差回来后,涉世未深的我,却在报销差旅费的问题上跟老总争执起来。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是怎样了,那就是我失去了这份工作。当后来我明白到自己的做法是多么幼稚的时候,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能对此事释怀。如果我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失去了这份工作,那么现在的我会是怎么样呢?也许我现在就是一名经验丰富、收入不错的业务员了。但人生没有假设,我也永远没有答案。
失去这份工作后,我便找到了我那位老乡,继续和他一起合租房子。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便见他在他那台上学时从中关村二手电脑市场买回来的旧电脑上捣鼓程序。看着他在满电脑屏幕都是英文字符的程序中改来改去,然后在浏览器里打开网页测试功能和查看效果,我便觉得他很牛,觉得他高深莫测,并对他产生了一种景仰之情。后来当我对这些东西很了解后,我才知道,那个编辑代码的工具只不过是再常用不过的Dreamweaver而已,而那些功能,也只是随便在网上都能找到的用JavaScript实现的小功能。
回家过了一个春节后我又继续出来北京找工作。然而这次却出师不利,碰了好几次壁,不久后更加遭遇了2003年的“非典”。在“非典”前我和一个也是刚刚失去工作的同学一起搬回了学校所在地合租房子,所以在长达几个月的“非典”期间我便被困在那里出不来,找工作也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更加令我想不到的是,在“非典”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和相恋了快两年的初恋女友分手了。这个曾经在我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女孩,从此消失在我的世界里,而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不能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那个分手的电话结束后,我痛哭流涕,整个世界像塌下来一样。失业又失恋,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等“非典”结束后离开北京,离开北方,回到广东的老家去。
老乡知道我要回广东后,觉得很突然,他在短信中跟我说,“兄弟,难道要放弃爱情了吗?”他不曾想到,此时爱情已离我而去了。在走的那天,这位老乡来送我了,几位同学也来送我了,不能来的老大,也打电话过来向我道别,问我回家是不是有更好的发展,并祝我一路顺风。我以为这一走,再也不会踏足这片土地了,然而没想到,我接下来的几年年轻时光,还是要在这里度过。
回到家中,我边调整心情边试图去找工作,毫无背景和关系的父母,并不能帮上我的忙。当两个多月后我的心情调整过来后,我决定再次北上,因为我觉得我大专的同学和老乡都在北京,最近这几年我对那里更加熟悉。
没想到这次北上,到再次回家的时候,已快两年后。离开家的时候我姐姐已身怀六甲,等我再次回家时,她的小儿子已快两周岁了。
这一次,我还是找到了我那位老乡,和他一起合租。再次到北京,我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之感,因为有一些事情已经变了,从失去那份工作后到此时,我仿佛经历了很多事情。
到北京几天后就是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和老乡,还有他的同学,一起坐在所租平房前面的那条简陋的小路上聊天。这是北京东五环边上的一个叫梆子井的平房区,破旧,落后,然而我却不得不暂时租住于此。望着深邃的夜空,一轮皎洁的圆月正挂在上空,月光洒满了大地。此时,正是万家团圆之时,然而我却不得不在异乡的一个冷清的角落里度过,我的心中满是惆怅。月光虽美,但我却觉得前路一片迷茫,不知出路在何方。
“天无绝人之路”,此时急于想找到一份工作的我,在当时北京的一份招聘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信息,在王府井东方新天地的一家新开张的粤菜餐厅要招聘服务员等职位,并要求懂粤语的优先。王府井东方新天地?粤语?当时就冲着这两点,我几乎没有考虑就决定去应聘了,我的老乡也支持我前去一试。
结果正如我所期待的那样,我被录用了。在回来的时候,我的心情变得很好,一如那万里晴空一样蔚蓝清澈。
于是我便开始了一份完全不同的工作,在这里我不但认识了很多来自广东的同事,也认识了很多比我还年轻的男女服务员同事,我们一起经历了餐厅开张前的培训期,一起在开张后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慢慢建立起了一种很亲切的关系。常常下班后我和这些年轻的男女服务员同事一起去聚餐吃夜宵、喝酒,尽情地吃喝玩乐。这是一段很难忘的工作经历,在后来我走上了另一条职业道路后,我才知道,我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工作经历了。
我想,也是在这一次工作经历中,我最有机会接触女生了,因为餐厅包吃住,所以除了睡觉外,我几乎所有时间都和这些年轻的女服务员同事在一起。但此时还没有从初恋那段感情中走出来的我,并没有想过在这个时候再找一个女朋友。后来当我快要进入“剩男”行列的时候,我才明白,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将不再回来。
因为餐厅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这一年的春节我便在餐厅度过。我那位老乡要回广东老家过春节,但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在餐厅里有这么多年轻的男女服务员同事和我一起度过,而且,是在繁华的北京王府井中的东方新天地度过。
如果这份工作我一直做下去,我不知现在的我会怎样,但我想,一定不会像后来那样,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
做了几个月后,年轻气盛并开始有点心浮气躁的我,在觉得加薪无望的情况下,留下一封辞职信后,便不辞而别。我自以为用了一种很潇洒的方式,但后来却觉得自己的做事方式是那么的不成熟。我并不懂得去把握一些比暂时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一次,我也是错过了一些很难得的东西。
这份工作后,我算是完全脱离了我的专业了。这时已是2004年的5月份,离我毕业的日子已快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仿佛又回到了起点上,重新走在了求职的路上。两份不太一样且时间都不长的工作,从中我并没有积累到多少过硬的经验,这对我的求职十分不利。何去何从,我再次迷茫了。 (二)走上不归路
快两年的时间,当年上学时我们宿舍的六个人,也各自有了不同的发展情况。来自河北的老大在北京一家规模算比较大的电力公司就职,同样来自河北的勇在天津电建下属一子公司就职,来自湖北的小个子小伟在朋友介绍的一家待遇不错的小公司就职,来自山东、长得十分健壮的“海牛”则回山东老家,在老家一家中型电力国企谋得职位,而上学时和我最聊得来、也是来自山东的大伟,则在北京通州一家小变压器厂做着一名小技术员。此时他们五人中,应该就数大伟混得比较不如意。当然与他们比起来,就数我最差了,因为此时我失业了。
北京5月的天气,乍暖还寒。我找到了大伟,在他就职的那家小变压器厂的简陋宿舍里,我们再次见面,道不尽的唏嘘感慨。上学时和我一样纯真的大伟,也似乎多了几分沧桑。他跟我说,他现在的工资很低,这里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他正在等待机会,一有合适的机会他就会离开这里,言语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落魄和失意。
从与大伟的倾谈中我也找到了许多安慰和共鸣,当晚我和他就到外面去喝酒,我们都喝得很多,似乎要借酒来发泄内心的苦闷。酒后我们一颠一颠地走在城铁八通线旁的那道公路上,像两个落寞的街头浪流汉,沿途浪流,不知走向何处。虽然已是5月了,但入夜后的寒风还是让我们感到寒冷,身心都感到寒冷。但毕竟是5月份了,北京的寒冷很快就会过去。但我们心里的寒冷呢?
找了半个月的工作,屡屡受挫后,我有点心灰意冷起来。这时老乡把一本书递到我的面前,跟我说:“兄弟,不如你也来搞网站编程吧,从现在开始学,我相信你也可以学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