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金庸先生——将执名剑待京华
5 S9 h; S3 f9 F4 o2 F& _5 y# Y0 R( i
& N c( d3 o9 J0 j . `1 l, O# z4 X. j0 @
步非烟/文9 u4 ?* j! J: ~2 u
0 ~. |! n" d& I! s
+ u& r& w" X; a
2 W( I/ K; ^1 Z/ B, ?1 L, S* P 日前我对武侠及金庸金大侠的一句“革命”语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足见大家对这一话题的关注。日前蒙文汇报记者在英国采访金大侠时,提到此语,谈论起来,大侠笑言日后到北京,当与我一晤,“当面探讨一些问题”。
" C; l( @, {& M3 f! F+ p' y. d4 \* O
& _( }+ {5 u- B+ I 我闻此语,不禁感叹,晚辈与金大侠可谓有缘。这缘分,并不仅仅因为我蹑大侠之足迹,依旧书写侠客的刀光剑影、儿女情长,更自多年前始。那时我刚入北大不久,金老来校开了一场著名的研讨会,我在会上见过金老一面,当面提过几个问题。当时景从云集,金老也没给我完整的回答,心有所憾。6 O9 N9 l2 C i
6 H6 q$ L" W/ Y& W" q8 t, q 此后因缘际会,我开始了正式的武侠文学创作,笔耕之余,也在默默思考着这些问题,比如武侠的革新,武侠与80后文学的关系等。也正是这些萦绕在脑际的思考,促使我在演讲中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革命”二字。. q# ^5 ^5 T0 U! r7 H
' K) P% v' i$ w, @# O4 u, `1 _ 我们必须承认,武侠走到今天,是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界上。诚然,网络文学的繁荣,使武侠的创作前所未有地拓展开了,但成于斯败于斯,这个拓展,却是太过于自由。而且网络带来的新生事物太多,以至于可以轻易地将武侠淹没。但我们却不能让他淹没,武侠,这曾经是中国文学所独有的一种文体,其实也是中华精神所独有的凝结。* |, Y m6 Z U6 p8 G) S- L
Z$ h% T/ H5 {# ]: U0 l: ^
时代至此,我们心中仍有侠义,岂能使斯文垂尽于此?蒙武侠之惠,又如何延续这份命脉?如何使武侠常新常荣?如何将你我心中的侠义再焕发出来?我几度困惑。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属于国人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江湖。
+ t, K, \: h" H" s. R1 k- C ! H, C/ M4 i8 ^0 c. W* p
刀光剑影,似乎那么遥远,我们的心,也不再浩瀚穷举。是武侠该当没落,还是写作武侠的这支笔,已经没落?两者,我都不肯相信。& i8 y! W4 I7 r6 p; B# |
( K4 D& s! t' b" I4 L8 W9 ? 名剑光华,向不以时间之改易而黯淡,文章牛斗,又岂是时代之尘埃所湮没?! u& ?8 D% B ^
变革,是为了让武侠在新的时代得到延续,变革,是对武侠以及前辈的敬意。变革,是我们这一代作者开始思索自己对文坛的责任,是我们充满憧憬、热血、少年意气的一次宣言。" c% M m- E: Y/ h8 _
1 m! w# f. R8 E# m. d6 V) @2 G
故寄语金大侠:
; I( m% I2 J+ x2 o
+ i7 A$ ]3 q$ o$ ? 京华风物,清空如昔,君子雅会,期令当再。九章铸鼎,剑光才红,千里飞鹤,云帆遽开。辩惑分疑,谈古讽今。一言之师,重嘉之声。宜弹冠冕而庆,振金玉而候也。
+ l6 W+ P" H) R- K ) t4 }0 n; ^9 p% ~& R) }
顺便回答一下金大侠,起名步非烟的原因:
3 U: k! s7 M$ Q. @8 n ' U5 Y$ g! P! f
步非烟这个名字的选择,当初是很偶然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喜欢这三个字,后来却发现,原来可以有“非非妙境,天下独步”的解释,所以也算是缘分吧。+ i+ _) a' U" E2 ?: ]' Y
在《修罗道》的番外中,我透露过这个名字来自于唐代的一部传奇《非烟传》(和《笑傲江湖》中的曲非烟倒是无关),我非常喜欢这部传奇的名字,却不喜欢这部传奇的结局,因此我承诺过,要为之改写这部传奇。这是我的诺言。因此,步非烟这个名字,为传奇而生,因传奇而灭。她的使命,就是书写一部真正的传奇。完成此愿的那一天,也就是我将她还给古人之时。! B- R6 [8 a1 [: _
7 ?7 k/ A% x/ H) K1 N- Y; l3 N5 T
6 C2 B, g* [1 [8 m3 `
金大侠接受采访原文:7 B1 o1 E4 S' w' @" |' A
7 K- O/ W# @5 X1 k# z
5 z7 b+ k/ n7 S: |) }3 Y! M: B% t 要见见“革金庸们命”的步非烟
: r8 w6 F# L% m# M+ E! b 2 M- t7 Q/ o3 t: K; B; s
1 T. I' S# k6 P1 x
年前阅读“金庸茶馆”网站——在数以千计冠名“金庸”的网站中,我以为这是办得最好的一个,点击率也特高——在这个网站上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有人要革金庸们的命”。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笔名“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说了类似的话。这位获得三等奖的女孩子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还是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的学者介入了有关“80后”武侠小说作者的讨论。
. w) H3 r% }3 I8 i8 @# y
. F8 Z) a/ g% B4 o7 ?6 w( r- [+ K 我向金庸介绍了以上背景,并介绍了西南师范大学韩云波教授对“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家与“80后”武侠小说作者的评点。韩教授认为,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是哲学主义、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而“80后”武侠小说则体现出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和平主义。
6 W) o( Z9 L' w3 K
1 ?& s4 Y! O+ J 金庸认真地听完我的介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科幻小说不是武侠小说。我写的小说没有神,也没有鬼怪。现在有些小说以武侠小说冠名,却有地球人与外星人的对话,上天入地十分容易。”
* X, z3 t( u( l+ `* J. Q
3 w: E( d- N( e2 `4 ?/ K0 v 他认为,武侠小说同样需要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光凭想象,我不相信能够写出合乎情理的武侠小说。”
3 |$ a3 b5 h( T4 h: N+ L5 j 7 m1 c, e- y2 ~5 `
3年前我曾经向金庸转达一位读高中时就已经出版武侠小说的女孩子希望与金庸对话的建议,当时他一口回绝,并表示不提倡中学生写武侠。这次提到步非烟,提到步非烟的《曼荼罗》、《修罗道》等武侠小说,金庸却表示,下次有机会去北京,愿意与这位“北大才女”见见面,当面探讨一些问题。“但步非烟这个名字取得不好,建议她把名字改掉。在唐朝,有个歌妓叫步非烟;在我的《笑傲江湖》中,有个曲非烟,她的人生不快活,只活了十几岁。不过,有才气与改名字没有关系。”(万润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