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364|回复: 0

艺术的时空之旅(5)---大与小(下篇)(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 年 10 月 7 日 13: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 k6 u, O4 p) |; g& Z# u1 O$ m%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 j9 J3 `1 W6 H: T& R2 X) J: M* F  ( g4 t" {9 q  \& `6 @3 [
《最后的审判》 9 k7 B1 }- X+ E8 h
湿壁画,1370 x 1220厘米,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作于1534 - 1541年,西斯汀礼拜堂,梵蒂冈 , Q4 L6 t. k. Y  R" g0 O
  % T( O' c/ r: J2 G2 I
西斯汀礼拜堂天顶画完工24年后,反对宗教改革的教皇保罗三世委托米开朗基罗为祭坛墙壁绘制一幅壁画。米开朗基罗选择了《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他对世界和神的认识。
4 E) o3 o, ]# H. k( ~  
7 m  {3 u7 \/ f5 i 这幅壁画的中心主题表现了人不断背离神,由于自私、贪婪、冷漠、杀戮等诸多恶行而积攒深重的罪业,逐渐走向地狱。但纯真善良、道德高尚、敬奉神明的人终有可能得到神慈悲的救度,在末世的审判中因为支持正义而得到永生。
" B- X  x# c/ V7 _% y( h8 p! U' G7 h  
; J  S1 l3 B1 u/ A 为了解决画中人物在从下面仰视时所应呈现的比例这一难题,米开朗基罗将壁画上半部分的人物画得大些,下半部的小一些,以适应自下而上的观赏效果。这和东方人雕塑巨型佛像、金刚像时将其头、肩部夸大以适应仰视效果不被“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所干扰的传统同出一辙。 6 W4 s/ P1 b2 i' X' E! U7 _
  - C6 j/ s. i3 H/ s7 T/ f
由于墙壁面积广大,要将大约400个人物安排在这一空间,米开朗基罗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较为平稳的构图,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构图风格的特色。画中众多的人物被画在视平线以上并组成群体,同时随着位置的升高,人群愈加密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左侧升入天堂和右侧走向毁灭的画面中突出的竖向运动。因此产生一种周而复始的活动,将上升与堕落的人群和掌握整个人群活动的中心——审判者联结在一起。 3 {. N  [( g& r+ S
  % z9 n) f4 Y: l3 f7 a& D
以一团一团或一组一组的人物组成的群体在很多大型绘画中属于基本单位,艺术家在宏观上将一幅作品分成数组人物团体,然后再在每一组中有条不紊地具体描绘各个人物,依次绘完全画。此后再整体进行宏观的修改和润色,完成艺术作品。当然,对于不同种类的绘画所采取的具体步骤因材料而异是不同的。比如这幅《最后的审判》由于湿壁画在干后的颜色和湿润时的色彩区别巨大,不利于艺术家校对色彩和衔接。所以画湿壁画每次只能快速突击,一次性完成一小块。显然雕塑家出生的米开朗基罗面对这种绘画色彩颜料上的困难并不十分得心应手,因此这幅壁画存在着很大的色彩块面衔接上的不足,再加上数百年时光的磨损,使这幅巨作在画面色彩整体性方面暴露出强烈的拼接痕迹。
3 p6 R. G: H+ t$ a, b2 G) R/ J  : V# j- f$ ?$ @9 ?. s. Z% S, `
艺术是多元的。不仅十二米长的大型绘画能够表现众多的人物,一米多长的作品也是如此。与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同一时代的德国多瑙河画派秉承北方画派细小的画工,其代表画家阿尔特多斐在一两个平方米的木板上,描绘出千军万马。 5 Y, H: ~* |$ S2 t' j  t; B
  3 N6 m  H+ f8 B  Q5 K
/ C1 b8 ~% m- j+ T(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D5 z9 U# N
  7 e( G5 C7 n$ ?. Z+ a5 ^' h
《亚历山大之战》(La Bataille d'Alexandre) / S  v$ Q% k; L: _/ L- U1 j7 T3 Y/ u
  9 b5 G; a/ Z# E
阿尔布莱希特•阿尔特多斐 (Albrecht Altdorfer) 作于1529年,158.4 × 120 cm,现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
4 D/ \% U9 O0 A" ?0 m. h  1 z8 T3 X/ E& W/ S5 Z
此作描绘的是公元前333年,年仅二十多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击败庞大的波斯部队、追捕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情景。(亚历山大大帝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他以马其顿为核心国统一了希腊诸城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其它亚西亚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他用13年时间征服了当时欧洲视角的“已知世界”,被认为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家。)
# m: @7 s  d% }" i( b& \* G  ; q9 p: z5 p$ f( u2 X# t! H+ s8 O
阿尔特多斐的这幅以细腻笔触描绘的战争画面阵容空前,场面令人震撼。从作者描绘双方士兵的排兵布阵方面来看,画家本人对军事学和兵法已有研究。绘制画面上不计其数的士兵和战马需要画家以不厌其烦的耐心来精心描绘,德国人严谨的风格展露无遗。
! S$ B: K- J+ j. D2 }3 q- u- M  
! I0 q; N6 a# g% q* ]

( _6 f# f) o; {" [& O( h+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6 i; B2 m/ r) {' A
  % Q: i) p1 F: ~8 C
《亚历山大之战》局部,画面远景部分的两军对垒也以十分细腻的手法绘出。
: }& |" h, y# t' M  : z: c$ Q& w+ W( r- x4 P# M
- Z. y% Z* I4 ~: O/ d# w* i% Y( E
  
3 E5 j$ n) V$ ?2 P1 C  K- R! R 《亚历山大之战》局部,图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战场上战败逃走的情景。
- w% U! t8 |9 k  i. a4 ~  ( ^7 P5 Y* x3 a* N/ u* D! _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24岁的亚历山大顺势南下攻占埃及。随后他于公元前331年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美拉战役中,彻底歼灭了一支极为庞大的波斯军队。而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两座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为了防止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向亚历山大投降,波斯军官暗杀了大流士。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又击败了大流士的继承人,并将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他终于攻克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 8 O- B7 r4 v# K
  
5 w  b& W# L9 N6 g  6 j$ U# f1 G! ^* b# s+ X
  
; q. g0 e  }! d" @8 e3 x 虽然阿尔特多斐的这幅作品凭借其不凡的耐心和超群的技艺给“中小型尺寸的巨幅内容”类作品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但对于普通的画者,如果作品尺寸小,而画中人物又众多,那么具体作画时就要面临每个人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太小,作画时难以有足够面积下笔的现实情况。在绘画中从始至终都不得不用笔尖进行细小的点画是很辛苦的一种技法,尤其是画家的神经需要绷得很紧,由于面积小,笔法也难以放开。同时作品完成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乍一看一团团难以分清的人物,观众也需要戴上眼镜费力地凑近画面仔细“捕捉”内容。所以若不是技艺精湛者,则需要慎重考虑此类构图。
, _; G7 Q* H1 h  
+ \  h7 S  {( C* L+ X# b; N 同时,画面的气势也不完全取决于画中人物的多少。绘画史上仍然有大量的作品不依靠画出众多人物,而靠不同的动势、衣纹、小物件等等达到繁荣画面的效果;也有些画虽然人物众多,但手法、构图、造型、色彩不精,反而令人觉得单调乏味,谈不上气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很辛苦,可是如果所画的内容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得不偿失,那将是很可惜的,毕竟绘画是一门艺术,不能仅仅靠苦干而不顾及其余。 $ e- H0 ?; K$ V* n8 |
  3 u3 s. h, }9 f, r4 i$ Q$ ?  l
当然,人们生活在艺术作品构成的环境中,而艺术是多样的。试想,如果所有的作品全是巨大无匹的,那么这种尺寸就与人类的身材失去了比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大家都生活在巨人国里一样不协调;相反如果全是超小型作品,人就会有象生活在小人国里一样难受了。因此,不论大与小,各类作品、各类尺寸的艺术品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 E5 D* G' Z0 B+ L+ C  $ r) d8 B- U+ j% s9 u
>>按这里看更多文章…
# d# E( h. Z7 Z- _5 J* q& {8 o
# L2 l8 H! [( C  x5 ?& j1 J: D8 ]体验一下BT下载的快感,学BT必看补帖6 _ 6
" B! ~7 b1 q; Y5 F+ e- J  B. A5 p. N& p; G, G
http://dvd.is-a-geek.com/bt/
$ P% l; C) m! X. {! Vhttp://bbs.jgwy.net/bt/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14 日 07:05 , Processed in 0.0348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