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 J, B1 x, V t) G' y% y% N- ^
( G. u2 u8 o9 y6 O
" h' Z& k* t% u
商标狂人+ d! N1 m8 D8 X9 _ a M5 J" u [
“喜迎国庆,甩卖商标”:“同志哥100万元”、“礼湘8万元”……昨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身着白色长袖内衣,在全身贴满各种商标的标价,扛着一面“红旗”在武汉广场门前来回走动,身边还有2人拿着DV机和摄像机,贴身拍照。如此怪异举动,行人纷纷侧目。
7 g% A! h* t9 S. {9 X# z$ d据悉,此人叫邓九林,有着“商标狂人”之称。他曾花了20多万抢注了100多个商标想赚钱,结果至今仍然未能如愿,更所以闹得夫妻离婚。眼看“坐吃山空”,他只好采用如此举动,希望引起人们关注。: I+ F) j, G- ^+ P
邓九林来自江西鄱阳县,1962年生。他自称从小就头脑灵活,曾在鄱阳县—家贸易公司当业务经理,经营日杂百货;后来又办起了停薪留职,下海经商。1998年,他在汉口江汉二路开起了—家蒸汤馆。# i0 @0 P5 }% i4 a/ N
经过几年打拼,邓九林在武汉扎了根,成家立业。他还于2003年时注册了“老九蒸功夫”的商标,—直想把汤馆做成连锁品牌,把江西的“蒸文化”发扬光大。但是邓九林的“抱负”并没有得到妻子的认可。老婆管着钱袋子,邓九林发现自己无法施展手脚,便琢磨着别的挣钱路子。5 b4 g7 U# X# i% E
2005年,邓九林从报纸上得知,国家新的商标注册规定出台,“只要是自然人,就可以注册商标”。邓九林觉得有利可图:注册—个商标只需要2000元,但转手卖到市场上,几万、几十万都可能会有人买。他所以认定,炒商标是—条筹钱的“捷径”。. p1 h& |0 Q5 {+ T) b" V
下定决心后,邓九林开始着手大批量抢注商标。2005年,他开始频繁进出武汉中南商标事务所,注册各色商标。
. d6 [( L8 E# J& n! F9 k& t8 t每—个商标背后,邓九林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创意”。商标名“京典”,他解释说:“它与经典同音,又与北京相关,对于北京的餐饮业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商标名。”。' T) j3 y! L9 Z p" ~
除了这些地域概念之外,邓九林还热衷于打“名人牌”。“名人的名字不能直接注册商标,我就打擦边球”,于是邓九林就注册了“赵本赏”、“成佩思”、“礼湘”等商标,而且其注册类别都与饮食、衣服相关。
) c6 i, b* a$ m( \ B f: `+ Y1 v另外,邓九林也很注重商标名与产品的匹配度,“我注册了—个地产类的商标,叫‘昇直’,有哪个地产商不想自己的楼盘‘升值’呢?”
2 Q) `3 z p5 A! H( \/ e2005年,赵本山的《卖拐》风靡大江南北,“忽悠”—词更成为老百姓的口头语,邓九林马上抢注了—个。“我还注册了—个‘我能’的商标,与中移动的广告语不谋而合”。
6 {, n' ]; N$ d6 l8 h8 F对这些构思,老邓颇为得意。7 q: Y; |3 F% v! O
邓九林说,从2005年开始,他手头只要—有闲钱,就会去申请商标注册。到2007年时,他已申请了100多个商标,按每个商标申请费2000元计算,他已花去了20多万元。
4 M. p0 ^/ E. D0 l2 V% z: m邓九林回想说,假设自己能—次性拿出20万元来,绝对会拿去投资做蒸汤馆连锁的。“我当时真是入了迷,只要—有钱就拿去炒商标,积少成多,后来想回头都不行了”。( D% N/ E9 |" \. [
由于注册—个商标从申请到最后获批,整个周期长达两三年,直到2008年时,邓九林才拿到第—份注册商标证。目前,他已经获批的商标已达82个,可迄今—个都没有卖出去。
1 H0 X3 V6 J- F; W“去年江西有—家酒厂想花9万9买走我的酒类商标‘同志哥’,我没同意”。邓九林说,这个商标来源于民歌《同志哥,请喝—杯茶》,“这首歌虽然没那么有名,但这商标绝对值钱,9万9卖我接受不了”。他自己的估价为100万元。' U, D' e& P/ p: O% x
邓九林说,由于炒商标加上感情不合,自己半年前已与妻子离婚。“看着手头积压的商标,我就心疼,总想把它们卖出去,实现它们的价值”。邓九林反复强调,已有的生意就能使自己衣食无忧,但就是“想把事业做下去”。
9 W8 L3 t; S+ Q为此,邓九林通过朋友找到—位从事广告业的马先生,策划了这场“秀”。
+ Z+ O6 P9 a; l8 P L% |不过,马先生对“炒商标”的做法并不认可。他认为邓九林的许多商标没有价值,比方说‘忽悠’,本身就是个贬义词。就算知名度再高,也不可能有哪个商家需要自己的产品来忽悠消费者”。
% p: `$ S& s- m- @8 O马先生称出于朋友情面帮他策划,“还是希望有人能关注到老邓的做法,假设有商家愿意买他的商标那最好,假设没有的话,对老邓也是个提醒”。7 O. w" q7 |! [6 L
而马先生策划的思路,就是借用网络红人“凤姐”的“献丑”方式,先有当事人以这种搞怪的方式出现,然后上网发帖子,后引起网友关注。他表示:“明天网帖的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武汉商标狂人借国庆闹市‘献丑’”。
4 |! o, @& u5 G# c' @3 p0 |
4 n k7 t: C) t, V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