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c( g2 m2 L; X8 j
n# n, ^* b6 q
$ S! b- k, n' }! H) n6 {被李某偷过的菜地 李东朝 摄
6 S; B/ u/ J' O) p 网上“偷菜”误导让她偷向现实追踪4 c. p, X/ }2 f1 Q$ N
专家建议引起文化部高度关注;天水律师公益诉讼进入准备阶段) z: Y3 y9 s% ~) z6 R$ l8 }# i
天水妇女李某受网上“偷菜”游戏误导,上演现实版偷菜闹剧因违法被拘留罚款。案发后,9月29日,9月30日,本报率先连续刊发大规模报道披露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昨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回应本报采访时,首肯本报报道和本报及专家提出的建议和良策。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工作人员称,等文化部会商研究后,“偷菜”的游戏功能或将取消或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
, F4 G; F& ], K9 ^2 g 网游管理有办法
' @+ h7 a- Z' Q' @& v. i, F) B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时获悉,2010年8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对网络游戏做了具体规范,该《办法》是我们国家第一部专门对网络游戏进行管理的部门规章,对中国网络游戏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该《办法》第四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网络游戏的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并在网站和网络游戏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 H9 X9 F! f# W3 } 文化部称“偷菜”游戏或被取消
! v! }% M/ }0 X1 m+ M 昨日下午4时许,西部商报记者就网上“偷菜”游戏是否纳入监管,以及下一步能否就“偷菜”功能进一步采取限制措施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监督处。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员获悉具体情况后表示,他们也陆续接到国内其他省份市民电话投诉反映“偷菜”游戏对孩子和成人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但是文化部目前还没有就此事开会专题研究。对于本报提出的观点以及法学专家的建议,他对本报报道做出肯定。
; c% x7 u% v* x! j$ p8 w' w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本报意见上报具体主管部门,开会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而对于网上“偷菜”游戏,他称,游戏中种菜、浇水、施肥等功能确实能为青少年等网民提供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虚拟网络平台,但互动“偷菜”功能属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有可能对此类游戏的“偷菜”功能逐步取消,也可能对这类网络游戏进行改良,彻底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虚拟平台,减轻对青少年道德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m; L! Z3 u* x4 n& c" M7 `2 |
律师准备起诉# D& v3 L9 \6 H. I( ~+ i
本报报道一经见报,被各大网站转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大多市民认为“偷菜”互动游戏,泛滥至极,老少沉溺其中,消磨人的意志,误导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社会负面作用远远超出愉悦身心的游戏初衷,弊大于利,大多数人赞同关停。心理专家和法学专家也明确提出建议和良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偷菜”游戏设置门槛或关停。昨日记者从甘肃纪元律师事务所和甘肃昱晟律师事务所获悉,相关律师已经开始进入公益诉讼前期准备阶段。) s" R+ S W8 x
5 w/ @# I8 d! p9 ]-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