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 F8 r$ i, r$ o9 U5 C
, l8 C8 x6 m0 m ; a0 }# \ ~. }
价格比较" K8 X2 `1 k+ z' R( n8 x8 t
. ?# m3 ]" E( u. F
太子参涨10倍% p6 P/ ~4 G# ^
% o1 R C- Z, k% ?
近一年来太子参扮演了领涨者角色。CFP供图
N9 H8 o+ E4 H. Z# ?* o. L& e3 E % k0 W9 N) ^4 t4 v. w
红花
) `% r* A3 W" c4 \短短3个月,太子参从80多元/公斤飙升至320元/公斤,涨幅达到4倍;同样的红参也从260元/公斤猛增至330元/公斤……进入秋冬时节,煲汤进补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走进中药材店他们却往往被“高高在上”的中药材价格吓一跳。同样一服中药,去年只要20元就能买到,如今普遍要40元才能搞掂。0 }6 t5 ]: `' z( y; ^
有统计显示,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的时间段中,中药材约8成品种的价格上涨,其涨幅之大,波动频率之快,均是历史罕见。市民惊呼,中药材普涨,恐怕连病都看不起了。8 R1 t% }# J8 D
市民故事3 S2 @6 P, r8 ]5 q7 L
张伯进补花销比去年多1倍
3 ^& j a$ [. i8 Y% S2 p" R家住海珠区利安花园的张先生今年已经50多岁了,有咳嗽少痰的老毛病。去年开始,张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服用一中药药方,要求“太子参25克,沙参15 克,川贝母、百合、麦冬、桔梗、玉竹、元参、知母各10克,甘草6克。”服用之后,他感觉身体舒服了很多,“如今我隔三差五就去抓药。”8 t0 J* A" @3 ~6 a
“不过如今我怕连药都买不起了,”张先生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中药的价格一直上涨,几乎每次抓药都要贵一点。昨日我去抓药,价钱竟然比上个月抓的药一服贵了4块多。”
+ c: r: H0 C) ]. r" E% b8 ~记者从张先生提供的同一药店的药方单上看见,在一年之前,上述药方不用20元就搞定了,但是最近一次10月8日去购买的药单,价格竟然比去年贵了近一倍。- T7 ~- t/ p! C2 P8 U" C3 i
张先生说,药店的人告诉他,方子中的补药,没哪样不涨的,尤其是太子参、三七、红花之类,翻着倍地涨。. E6 b$ Z. @ O; F# K+ e0 i, _% q
- K6 N5 m* ?" [1 `8 Q4 o) Z0 V市场调查
6 K. l! c2 i T4 o1 C$ v2 N! k& q太子参报价单1月改3次
5 B$ _9 a& }( r1 s记者走访了广州清平药材批发市场,发现绝大多数中药材都涨价了。
+ C' O3 d8 ]- g- ~) H; d7 r3 IRuby 是清平路一个普通中药材店的销售人员,记者走进店里,看见太子参的报价单被改了又改。Ruby告诉记者,原本的报价单已经被改到没有地方可以写字了,由于太子参的价格这个月内都变动了三次,“7月份时,太子参的批发价还是80元~90元/公斤,才过了3个月,已经飙涨至320元~330元/公斤。中药材价格如此疯狂上涨我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见。”; ?6 b, | u/ q1 X
除了太子参,像杜仲、红参、甘草、百合等都在涨价之列。Ruby向记者透露,店内的40多种中药材是“一片涨声”,如杜仲7月份为60元/公斤,如今要80元~90元/公斤;红参被广州市民常用来煲鸡汤,7月份是260元/公斤,如今要330元/公斤。
! [$ v% c8 p9 r0 L. E7 Z( T老百姓大药房中药材采购的负责人刘泽良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在涨价。本来夏天都是药材销售的淡季,今年却很特别,药材一个赛一个地往上涨。其中太子参当属领头羊,而且每周都在上涨。还有红参、桂圆肉、百合、黄芪等都在涨价,与年初相比,中药材普遍的涨幅都在3成以上。”& } h, O- h6 w9 m+ m+ W
1 L/ w& R/ C( c4 _+ Z6 H2 D; Z药厂担忧" W8 F$ h3 c" D/ _8 k
“合格”假药或充斥市场
: e! @+ N; M0 I0 i谈及中药材涨价对市民的影响,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假设市民购买中药材来治病煲汤,只是多掏了一些钱而已,更深远的影响却在中成药质量上。“由于我们国家的中药材70%都用在了中成药的生产上,‘合格’的假药可能会由于药材的涨价而充斥市场!”广州某大型中药厂老总说。, s: j) L [, b3 B6 a2 u
该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由于药材价格上涨,他们主打产品的生产成本已增加3成左右,但是这个中成药属于政府定价范畴,最高零售价很难随药材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只能通过改善管理来压缩成本,但一些小厂会不会偷工减料就很难说。”
$ o7 a' {! X! Y6 L如制造六味地黄丸要用山萸肉,真的好的山萸肉可能要200多元/公斤,但有些六味地黄丸卖得很便宜,就不一定用了山萸肉。在我们国家,检测药品含不含山萸肉主要看是否含熊果酸,但山楂里也含熊果酸,而山楂的价格才20多元/公斤,买一些搁进去,测试也能通过。“这就是‘合格’的假药,这种药的药效又有多大呢?”
% y4 N( g$ ?$ L. n2 h/ t" r
# B7 C+ D$ ~- U" r0 J4 [涨价原因) x% c7 e' R5 z$ L8 ~2 M
1天灾频发致药材减产
1 w5 h* d4 h6 F& @6 j" R刘泽良表示,中药材的涨价行情从去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开始就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愈演愈烈。其中主要的原因无非天灾与人为两个因素。今年春天西南五省大旱,使得三七、草果等品种大幅减产,直接催生了这些品种价格的暴涨,接下来罕见的“倒春寒”和“低温气候”使得受灾减产品种又迎来一轮大涨行情。四川、云南、贵州这些药材的主要产区连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药材的收成普遍不好。. P9 w) z; x, V
9 `- P) i' f; U
2人为炒作一周一个价
7 a! n, |+ ?* W* J; m1 N业内人士表示,人为炒作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小品种的药材。例如五加皮的价格已比去年同期涨了5倍,这个药材使用量不大,产量也较小,容易受社会充裕资金的青睐,只需要少量资金就能操盘。类似的品种还很多,现在炒药材就好比炒股一样,很多品种都有庄家在背后操控。再加上股市的不景气和楼市的不确定,很多充裕资金都投向了农产品,许多品种的强劲暴涨和惊人的行情变化,引爆了 “联动效应”、“普涨现象”,致使中药材普遍看涨。
! `4 l4 f% f x# V, r) }, jRuby告诉记者,很多游资甚至是大公司会针对某一个中药材品种下手,低价买入,然后囤积,涨价之后再放出市场。这导致目前中药材每个星期的价格都不一样。: Z2 ~3 I! J7 ~0 N8 D
# u% \: ]. m& W$ A& S" R
医院对策
' Y* a7 i$ ~6 Y& ]! H签长期合同应对价格波动# [- L6 @* d- h$ [. e4 O2 {2 L( L
“今年中药材价格波动确实很大,以前都没试过这样子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药剂科主任邱健永昨天傍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不少中药材的价格难以掌握。
: D! r9 o3 J6 ]$ f, R' ^据邱健永介绍,以前太子参、田七、淮山等普通药材的价格都相对比较便宜,例如质量上乘的太子参,往年便宜时只需60元~80元就能买到一公斤,但现在卖到 400元~500元一公斤,足足翻了好几倍。好多医院进药一般都是按时间段跟药材公司签好进货合同,招标时就讲好不能随便大幅调高价格,所以受影响相对小些。但因药材价格波动大,药材公司为避风险也不敢大量进货库存,虽不至于断货,但供货多少也会受影响。他认为,今年中药材价格波动大,除了去年以来一些自然灾害影响了某些药材减产之外,也与市场缺乏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关系。
- ]4 m/ p+ k7 [( I+ w- k" p# ^7 i5 Y/ ?$ E+ M, o. A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