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W1 p E) R; u% T7 |' P {" o# `3 [: {1 |( K b, y
+ [2 H% I; o0 X+ m4 k3 T, a" |
房价高、物价快速上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音……大中型城市集中暴发的“城市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百姓,人们突然发现城市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而与此同时,在中国更为广大的农村,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也让一些农民失去了心理平衡…
4 H: |( ?! i4 } 经过十年打拼的王炜如今已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有房、有车、夫妇俩月收入超过七千人民币,在安徽省芜湖市,他的生活水平算中上层。
2 s* l: i( o' s0 _4 n1 L 然而面对“你幸福吗?”这一答案似乎显而易见的问题,王炜心头犹如打翻了调味罐,麻辣酸甜难以表述。背负20年的房贷压力、忙碌中日益疏远的亲朋邻里关系、再也看不到儿时那湛蓝洁净的天空、职场激烈竞争前程莫测……这些时不时闯进王炜内心的焦虑总是让他难以体味“幸福”。$ y/ l# e7 z, p% h. l w5 b; [ d9 F" e
在安徽省另一座城市合肥打工的蔡庆斌,也有着和王炜一样复杂的感受。进城打工多年,月收入已经超过2000元,是在家种田的5倍。但是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孩子入学门槛高、医疗养老压力大,蔡庆斌说:“钱是比在老家挣得多了,但生活似乎总是轻松不起来。”1 p% Y ~ y/ X- @1 A: k! R
从2005年GDP总量赶超德法两国,到2010年连续两个季度GDP超越日本,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短短几年,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但是多年追求GDP粗放增长的背景下,一面是引人骄傲的宏观数据,一面却是令人焦躁的百姓生活。
8 _# g3 F5 h$ g* v: f" Y 房价高企、物价快速上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音……大中型城市集中暴发的“城市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和王炜、蔡庆斌一样的百姓,人们突然发现城市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
) C v1 d. [2 G( A2 Z" d3 C 而与此同时,在中国更为广大的农村,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也让一些农民失去了心理平衡。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老农吴为权每月种地加就近打小工,收入仅千余元。冬日农闲时节,吴老汉蹲在门槛上一边吸着烟,一边说:“俺不知道什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俺这一年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里人三、四个月的。这不,年轻人留不住都出去挣钱了,剩下俺们这些老头老太在家,生个病都找不到服侍的人。”
0 X4 c7 H+ S" L/ z9 i 中国四、五线小城市、小县城被人们认为是眼下“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就职于舒城县城一家事业单位的李邦荣月收入2000多元,虽然比大城市的白领差了许多,但这里的房价便宜得多、工作节奏慢、上下班近、空气好。 李邦荣买了一辆6万多元的汽车,20分钟内足以跑遍全城,上班、周末郊游、送孩子上学,“生活还是很惬意的。”他说。; @7 n$ A, j, ]+ j& J8 k" K
社会学家指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如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方面亟待完善。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一些普通百姓的幸福显得沉重。决策层必须针对城乡“二元经济”、产业结构畸形、分配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矛盾拿出解决对策。( ], ]) s) R$ }& x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民生议题,第一次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中。
7 |( i5 J+ B" d8 r9 Q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前,这说明中央对民生的关注毫无疑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说。
7 R, j0 Q* d& C }( b" E# R 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说,十二五规划建议相当篇幅涉及价格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等热点,从中可以看到**屏蔽**对民生问题的“良苦用心”。整体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成为中国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6 @5 D9 a/ i" a' j) M. R
3 j- P% r! {0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