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V+ F9 t6 W! ?1 I
+ l9 b' u z8 Y0 }, d' [. x+ p 一份研究称—— 十大压力最大行业 公务员居首,矿工垫底9 V: \, j, V# H' U
8日,有媒体报道,某课题组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身健康水平相对越低。
( K# J) w+ u/ A. A* U 该课题组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般企业工人为59分。其中,综合评定认为,中国公务员压力指数为10,排名第一。
9 L' g& R! c" X0 F 1 公务员 职业压力指数:10
2 v2 l6 j" r) k) s5 a 2 播音员 职业压力指数:9
% e6 @+ B- f9 x0 T& `8 q( U3 g* [ 3 演艺明星 职业压力指数:8
. O# X7 ^$ d! ^& w6 }/ ? 4 作家 职业压力指数:7
8 W& \0 \, G( o3 X 5 运动员 职业压力指数:6# l5 v+ F0 e0 C1 w4 O
6 农民 职业压力指数:57 _7 B) f7 ~9 U0 r
7 农民工 职业压力指数:4
+ ^7 O6 ^! M* z6 f, K& I2 [ 8 小摊贩 职业压力指数:38 Y( a4 S, [! F( P1 F; k- k( j
9 下岗工人 职业压力指数:2
* I6 ]4 q4 H+ i- v' P 10 矿工 职业压力指数:1) {" J r8 w b) x# m+ c
360行,公务员压力排名第一?这两天,《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其中将公务员排在了排行榜的第一名。虽然这则帖子的排名广受质疑,但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却是大家感同身受的。2 n ~$ M( j# J0 q
作为都市人,从踏出校园那一刻开始,工作、房子、孩子、升职……压力层层加码,直到自己变成了“高压锅”。昨天,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家眼中的热门行业,如今都成了高压行业——9 \# R! B2 W+ H$ X
公务员压力最大?连公务员都惊讶了
' }" _" A# ^; O8 A' p “我们工作压力排第一?怎么可能?”齐磊在听说公务员竟然被排在《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第一时,语气里满是惊讶。! {8 M! ~- j) v, h1 m; V# V9 r# E
齐磊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淮安人,去年考上了公务员。“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有事情的时候就加个班,我感觉各个地方公务员都差不多。”齐磊说,在捧上了“金饭碗”之后,确实发现公务员并不是“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那么轻松。“作为新人,手脚得勤快些,部门里很多杂事都是我来做。有重大活动特别忙,加班加点少不了,准备材料,写文字稿,还得帮忙会务工作,事情都很琐碎,有时候也会累惨了。”
( z$ m6 s$ s' E 齐磊说,在外人眼中,公务员是“金饭碗”,是高薪行业,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公务员这个行业的好处是稳定。”齐磊说,现在他每月的收入是4000多元,要加工资只能慢慢熬资历。“想在南京买房,可我怎么买得起?”
- V3 _" p! Y- Q$ O0 d- b# ?% J 齐磊所说的情况,在宜兴审计署工作的小崔也同意。小崔是08年考进公务员队伍的。她说审计署工作比较繁重,一有案子甚至要在单位通宵工作,有一次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休息。至于收入,小崔也并不是非常满意。“我们进单位的时候刚好实行阳光工资,比起以前的工资水平来,差多了。”另外,单位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她的烦心事。& g- C' P/ ] V" V# x" `8 `/ _
齐磊说,也有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太大而患上抑郁症的同事。“但不是所有公务员都压力很大,得看所在的科室、所在的位置。可总体来说,公务员压力排名怎么也不会最大。”
* R8 [! w* _& E+ |; p" Q5 f4 s 你身处“高压锅”吗?6 s0 n$ ~' @) k6 S: p2 w- @
和公务员一样,很多外人看着光鲜的职业,削尖脑袋挤进去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进了一个“高压锅”!有些人选择了忍耐,每天在心中挥着鞭子赶着自己往前跑;有些人难以承受压力之重,最终选择改行。2 u: G4 k" H5 r! h
去年,一项由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表明,被很多人羡慕的教师(76%)、医生护士(73.8%)、编辑记者(70.3%)三种职业,成为“最不和谐的三大职业”。/ ^8 @# k/ }( G$ [
A 教师 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服务业”1 D# q6 j; I& p3 ^: V5 [
叙述人:王老师(南京宇花小学语文老师)
/ J) j1 t V8 d3 A 王老师是1995年从晓庄师范毕业,随后就当了一名语文老师。王老师说,做了15年老师,对学校这块的工作已经很熟悉了,做起来也得心应手。但要说压力,绝对还是有的。
! l( p/ p% @7 {1 {1 c6 S 王老师说,虽然老师有寒暑假,但平时工作的时间比一般上班族要长。早上7点半到校,下午5点钟放学,中午饭都是在学校食堂里对付一下就算。另外作为班主任,每周12节课外,还要组织班会活动,每天班上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
) J- q5 y5 p2 p3 C “这些都还好,我感觉最大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家长。”王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孩子非常关心。“现在学校小班化之后还好一些,以前教大班的时候,每天放学后回家,一路上都是家长的电话。孩子白天在学校的表现、孩子昨天的作业出了什么问题,都要回答好,一点都不能怠慢。”
3 W" }: X0 r/ e 又要抓教学质量,又要关心孩子,还得注重与家长沟通,不少年轻老师私下大吐苦水:累到崩溃。
6 Q9 \) M {' f: o4 e6 f 行业点评:旱涝保收,又有假期,教师职业看似光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行业正在渐渐走下“神坛”。如今,一些人甚至将教师归为服务业。在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批评学生的分寸也得拿捏到位,这让不少老师压力大增。
# M* W8 E4 g ]5 d$ k- d B 医生 每天12小时在岗,谈恋爱都没时间6 @4 p& u& @+ M/ h9 P: k3 S' z" @
叙述人:李医生(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医生)6 k J# ]8 ?5 {5 W
李医生去年研究生毕业,得到了留院的机会。* y9 w! I/ y! ^, o3 ?2 B- H
工作一年多,李医生最主要的压力是工作时间太长。“一般来说早上六七点到院,晚上七八点才能走,工作时间经常超过12小时。”这么长的工作时间,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8 z$ J- a- Y9 P5 d 其次是医患沟通方面的压力,“住院医生一般都比较年轻,工作资历尚浅,因此在和病人沟通的时候经验不足。特别是遇到脾气火爆的病人家属,很容易发生纠纷。”* q$ H( n- o( f Y- J) w- E( C
在经济上,李医生也有担心。“我们年轻医生薪水肯定不能跟老医生相比,我感觉以我现在的薪水,难以承担起相应的家庭责任。”
% c7 `) I9 X9 G* _ 李医生说,尽管单位规定是有休假的,但即使休假,一旦临床有病人需要还是以工作为主。“常用的消遣方式就是睡觉啦”。. b( n: i2 Y! Y ^/ e9 c
行业点评:医患关系紧张,是医护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医生的工作时间很紧张,很多医生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假设做到了主治医师,不仅要管多个床位、还要上门诊、急诊,有的还要担任科研、教学方面的任务;获得课题、晋升职称等都是压力的来源。
2 B# f& H' u* k# D C 记者 半夜“机”叫很正常,几个月没休息不奇怪
* q7 t3 E8 ^0 U+ E+ Y: f! V 叙述人:邵小姐(某报社记者), `& O3 w( y: j( t$ W K% m
三年前,本科毕业的邵小姐进入了南京一家省级媒体工作。家里人和邻里说起女儿当了记者,也觉得特别有面子。但是很快邵小姐就发觉,记者这工作太“毁”人了。0 c) _. G5 @, @0 V, q' M, K
“早就听说新闻行业是‘睡的比猫晚,起得比鸡早’,当时一腔热血,也没太在意。”邵小姐说自从当了记者,自己都是随时待命,最忙的时候甚至几个月都没休一天,每天采访、码字,对着电脑屏幕腰酸脖子疼。自己的手机也是从来不关机,24小时“待命”,“有时候晚上十二点半了,还会有编辑来电话询问稿子的问题。不过我们起码生物钟正常,那些要忙到凌晨两点的编辑们,也累得慌。”
& y& |/ G6 S5 ^2 E9 Z1 r 行业点评: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和教师一样,记者这行业也在剥掉“神秘的面纱”。在国际上,记者甚至已经被列入了高危险行业。另外,新闻求新求快,高强度工作同时考验记者的脑力与体力。尤其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更是时时让新闻从业者绷紧了神经。( B V9 D/ R) N$ p( y* R
■专家说法2 i7 U3 o* y6 j0 [+ ]6 h) I
25岁至40岁是压力集中爆发期
$ s6 h. I, [% e2 z5 N' j; b 职场上哪个年龄压力最大?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军副主任医师介绍,因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人群在25岁至40岁最为集中,且在不同的年龄段,这些人群的“高压点”也不尽相同。2 C: w7 O9 t2 ]' i; w' Y. }
王军副主任医师说,25岁到30岁的人群属于初入职场,此时让他们感觉到压力比较大的一般是就业的压力,以及在城市生活的生存成本的问题。年龄稍长之后买房、婚姻的压力也大。进入30岁之后,工作已经基本稳定,但是生活上很多上有老下有小,“孩奴”压力不小,另外单位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让不少人烦恼。40岁之后则会遇到所谓的“中年危机”。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一事无成,或者是到极限后的无力感。对业务过于熟悉但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挑战,容易失去目标,年轻人的干劲,又会让他觉得是一种威胁,这就是形成了不可调和的一种心境矛盾。 , C5 `* q( K7 P$ r" P
应付压力要有点阿Q精神 ?/ r5 o+ x j8 F
王军副主任医师说,不同的性格,对待压力的表现也是不相同的,有人可能情绪不高,有人可能喝喝闷酒,有的还可能沉湎于玩乐。压力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有些人还可能变成“双面人”,在单位是个“好好先生”,回到家却脾气暴躁,一有不顺心就发火。
- V: @ l: R; R) Q$ H: C7 d1 u8 { 身在“高压锅”,如何减压?王军副主任医师说,当焦虑的源头没有消除的话,压力是不会消失的。例如高房价、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没有改变,压力便无法消失。此时最好转变一下观念,学学阿Q精神,把心态放平和,不要和别人过多地攀比,学会找到积极的一面自我安慰。% j# Z7 V5 W' R* E% [, r' l0 F
去旅行改变下环境,抽个时间流汗运动一下也是不错的减压方式,但这两项很多都市人也难以抽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王军副主任医师建议:不妨每天利用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的时间,让自己“小玩玩”放松一下,散个步,看段自己喜欢的小说,欣赏一出短剧,和知心的人聊下天,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但要注意,休闲娱乐别让自己太累,以免恶性循环。& G Y" _- F2 G! ?
通讯员 张子青 吴妮娜 : A! k; u' I. M9 S+ Q9 c
本报记者 杨彦
3 c: }# Y. S9 \; u% O- {/ K: N$ G& m; [+ g2 o Y4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