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b: Y5 j$ o( ~) y6 Q) E9 a4 B/ W" n/ J" U/ [! |4 v7 ^( z& J
- g2 e3 g2 _3 |+ y* n" J市民提出的疑问都得到了及时回复 网页截图8 r# f; {: K( h f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陕西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县城合阳目前已成为网上网下热点,这个县的政府网站由于对网民的咨询和投诉件件有回复,被网民称作“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由于去“围观”顶起的网民太多,一度导致这个县政府网站“瘫痪” 。
; G, q% ~6 S+ ] I3 D “最敬业的县政府网站”为何被顶起?一直在关注两会进程的网民说:因为它尊重网民意见,不摆空架子不作秀,事事有回应。参加两会的不少代表委员也指出,合阳县的经验表明,网络问政必须由原来的网民单向表达变成政府与网民的双向互动,“网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才能见到实效,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N# M& C/ H5 f: Q9 L% A) n8 S0 J
积极回应群众意见,不能“装聋做哑”
4 W4 x* n; h7 H' S 【网事回顾】陕西合阳县政府网站的“公众互动”栏目,从2009年起县政府相关部门就对网民在这里反映的问题逐一回复,回复率基本保持在100%。他们不光把该马上就办的都办了,甚至对没实际内容的“火星文”留言竟也耐心回复。7 U, D( Y" J) U/ w" d
【两会现场】对于新华网、人民网两会民意调查中的房价、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反腐倡廉等网民关心的“十大热点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涉及,同网民的关切话题一一合拍。报告在网上一片叫好,在大会堂内赢来阵阵掌声。' ~8 E! H- w, t% E, R7 D
【网民有说】网友“公民证”认为,“网络问政”应该是网民提意见、政府有回应,政府通过网络问策于民,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府怎样施政。网民和政府之间,必须互动,必须有问有答,“网络问政”才能进行下去,越走越远。1 R# ]- c$ {9 ? Y: N4 d- S
【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认为,“网络问政”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参与部门决策;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问不答的单向行为的“网络问政”只是一个“半截工程”。" F y8 m) C" x% e
回应要用事实说话,不要成为“政绩装饰品”3 C0 p+ Z- I% d, ?6 ^
【网事回顾】广东珠海香洲区自2010年8月31日开通“网络政民互动平台”以来,截至今年2月27日已经受理了1169件网民询问事项并全部进行了带有实质结果性质的回复,一些网民反映的卫生脏、噪音扰民、违章建筑等问题都第一时间落实整改,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被纠正。, I$ f$ V& f/ d. X, Z) u
【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给记者讲了一件事:2010年六七月间有网民在佛山政府网站发帖称佛山“限摩”政策需要考虑改善公交、照顾出行难的困难群体。佛山吸纳了这些合理意见,陈云贤自己在网上就“限摩”与网民沟通交流,表示将人性化处理“限摩”问题,佛山最后实行了分阶段推进、边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边限制摩托车的政策。
$ K* F9 e( T6 M2 Y G6 v3 S 【网民有话】网民“异乡独客”说,“网络问政”也常常出现只有“问”却没人“答”,很多地方的政府网站开通了市民留言板块、领导邮箱等,但有的都只为“装点门面”,并未发挥实际作用。# A2 t$ a7 k' z5 f k' U% ]4 [
【代表建言】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赣州市市长王平认为,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对民意的“问”只是当作政绩上报,没有回复,“网络问政”就容易成为粉饰其政绩的装饰品,不仅会削弱群众对政府征求社情民意见诚意的信任,而且会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网络问政”要警惕“叶公好龙”“听而不闻”“没有下文”“形式主义回应”等问题。1 x3 t8 Z3 m% a: W/ D
用制度化规范网络“民问官答”. E9 p# o. V8 q
【网事回顾】四川省白庙乡在全国率先上网公开财务收支明细,被网民称为“裸帐乡”。“中国网事”记者5日再次打开其政府网站,访问量已超过22万人次,“政务公开栏目”的最新内容是“2011年2月公业务费开支统计表”,小到一张打印纸的支出都一目了然。白庙乡负责人说,这就应该成为制度。- J7 I& W9 V4 Q; b) B
【两会现场】早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规范性地提出,“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政府对民声制度性的回应提出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细到提出“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政府对“网络问政”的反应将不再随意。* B) v2 M; p+ d& N
【网民有话】浙江网民“七叔”说,许多地方出现对网民反映问题的制度化回应,说明他们不怕互联网,不回避指责或骂声,反而把“网络问政”当作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的生产力,对这样的行为应该“顶一下”“赞一个”。
% J$ s( P* ?! l' ` 【代表建言】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的暂行规定》,浙江省也出台《关于做好重要网站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的意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说,对于从网上来信中反映的问题,县里已对处理和回复的时间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沈明才在去年两会上就建议,建立“网络问政”的运行管理体系和制度,如规定网民在网站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在多长时间内予以答复等。(记者李亚彪、杨三军、侯巍、张和平、黄艳采写) M _. p$ t' m6 B) P9 v
(编辑:SN030), f+ S* Z+ i8 Y& N$ ~2 a6 E
& _( f7 f1 ^1 o7 l @+ k&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