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y6 A; ]% {% D$ U* N
! E) l% h# U; _0 W
% T) @0 n! q) r& \8 \7 Z已经挖掘正待处理的古墓现场。
# L x8 P, o% w& y& V! d
# x$ T, {2 G9 `) @' Y明朝将军墓的墓碑。
) k& I. g; b; K$ k) ]% [1 w
" I; N/ }, ^. J/ s" \+ p已经挖掘的古墓。, z- P/ h! K# {8 H) T0 E
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地块自上世纪50年代起便屡屡挖出宝贝,表明该区域是广州一处极为重要的古墓葬埋藏区。自去年年底大型东汉砖木合构墓在此区域惊艳亮相后,本月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又在此地发现了一具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女尸骨骸,这在岭南古墓中非常少见。女尸骨骸为何可以保存得如此完好,至今仍是个谜。
4 U* o" T2 {. x+ d0 @ 文/记者罗桦琳 实习生杨励潮 图/记者骆昌威8 r+ N$ Y% k4 t1 I2 `3 Y% R
120座古墓跨八朝
3 S, K9 E9 E2 R% E" h* S, | 形制器物各不相同4 v4 r; F9 s! A: h% n2 ~
四万多平方米的建设工地上,布满了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墓室,有的呈长方形,深而平整,当中布满各种器皿;有的则浅似干涸了的水洼地,内里空无一物。墓室与墓室之间,排列紧密,当中已有不少沟渠相连,似乎一不小心便会跌落至其中一个。这就是记者在旧广州铸管厂工地所看到的场景。
8 H0 S: x6 ]1 Z+ T: f8 I% s9 a* N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易西兵介绍,这块古人所认为的、地势高且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自上世纪开始便屡屡挖出古墓,如今发现的古墓葬有120座之多,完成发掘的近100座,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套。1 X9 D8 z" k8 E3 `
120座古墓跨越八个朝代,历经2000多年,因此“墓打墓”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不同朝代的墓室相互叠加,或互相“打断”,如东汉墓旁有宋代墓,晋朝墓又被明代墓打断。
8 X% Z2 a( q. H1 j; {, I: ]. ^ 不同朝代新发掘墓室逐个看5 \, k2 I7 J& j0 u: S! d* p5 |6 T/ v8 h: ^
东汉墓:“生活设施”丰富 V4 C$ a- S- L5 v, E( I$ A
在编号为M84的一座东汉墓里,不仅有铜镜、灶、黛砚等日常用品,更有不少“生活设施”,包括房屋、水井等等。记者观察了其中一件“陶制大屋”,只见该模型屋有门和窗,拐角处还用栏杆围出一小块空地,当中还有一头猪正在进食!据易西兵介绍,这种以精确比例造出水井、房屋等生活设施的随葬品,反映了东汉时代“事死如生”的思想。
- H& ?% @ C) s7 b1 v# k 该处发现的东汉墓葬有11座之多,包括砖室墓和竖穴木椁墓两种,多数保存完好,随葬器物丰富。去年底发现的东汉前期砖木合构墓,随葬器物达111件套,是广州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东汉墓之一。: i5 B* @7 k* W
东晋墓: {- X! b2 A- v; H# G
墓砖花纹显富贵身份. Z2 O, m: r, ]# }6 W8 `3 E
三国晋南朝墓数量也十分丰富,已发掘21座,均为砖室墓。除青釉瓷器、滑石猪等器物外,当中一座东晋墓的墓砖花纹令人叹为观止。
: g3 G3 ?& w! E# B1 p 记者看到,其墓砖不仅堆砌整齐,且墓砖表面刻有精美花纹,呈祥云和车轮图案,纹路清晰并排列优美。易西兵表示如此花纹精美的墓砖在广州是第一次看到,这代表了主人很有身份,应该是又富又贵。
) y; B5 Q$ e9 Z; s8 I9 w 令人惊讶的是,该墓旁一座长约10米的排水沟,当中的砖砌凹槽内亦有十分精美的花纹。据介绍,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保持墓室内部的干燥,但是据考察人员的经验,这些排水沟的“象征意义”似乎比“实际意义”更大,因为部分排水沟的长度仅有2米,根本无法起到排水的作用。
7 Q0 o0 @4 j$ ]8 p. H& \; F 宋墓:女尸经千年保存完好
; H$ A8 {3 ^$ u8 R* s. G# K 宋代女尸骨骸是本次挖掘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据了解,在近期内发掘出的宋墓共有4座,其中两座还保存有墓主人骨骸,但其中一具骨骸只剩下牙齿,另一具则令人惊讶地保存较为完整。墓主除脚趾骨已被破坏外,头骨及部分四肢保存状况仍然较好。# X k c0 m, I
女尸头骨和四肢均已被清理出来,目前已用石膏包裹,将骨架移至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加固、复原等,而通过对骨架的检测,届时不仅可以得出墓主的存活时间及死因,还可从这一样本中研究宋时先民的体质特征,如生活条件、平均寿命等。5 ?$ r/ v$ b( r' {
据工作人员介绍,挖掘出该宋代女尸的小型土坑,长约2米,宽约50厘米,深度不足20厘米。5 j, `3 w' I5 r7 R' V$ f
明墓:挖出岭南罕见青瓷碗3 U5 p6 L" y6 c
在明代古墓的发掘中,则发现一位正四品官员夫人的墓室。该砖砌墓室顶面以长条砂石覆盖,再铺炭进行密封保护。根据墓内石碑所刻,这座墓室的主人应是一位61岁的女性,是一位正四品官员的夫人,身份较高,诰命“恭人”。墓室内有完整木棺,棺内随葬青瓷碗2件,棺外随葬将军盖黑釉瓷罐5件,另有砖质地券一方。
# j$ I# w% Q4 u1 v# o7 z) C 墓地当中的两件青瓷碗均完好无损,价值极高。其中一件通体泛青绿,釉层厚重,内底有印花,另一件釉层略泛灰,外壁有菊瓣纹,十分精美。据考古所专家马建国介绍,这两件青瓷碗为江浙一带手工制品,在岭南地区挖出实为罕见。4 D. r2 n" s; }8 U; A& f2 }5 f+ u9 G
/ a2 i. h4 ?* R! E m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