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 年 2 月 27 日 05: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年三十请安礼节不断
9 z0 J/ P, e6 m& i) ~) B7 d7 d4 L U& ~% r
; ~. ~! L! {! b 大年三十这天,太后起的比平时要早,皇后等也在黎明时分来到殿上,格格们天不亮就已梳洗打扮完毕。众人的服色与寻常不同,皇后、妃子、大公主以及福晋等都穿官服,头戴翠钢,身穿衬衣,外罩红青长褂,宝石挂钮,耳戴坠子。格格们仍是大红氅衣,只是人人头上加戴做成福寿二字的红绒缕。两把头上,各插大红穗子,垂至肩头。太后由寝室出来,升座后,由隆裕皇后率众人向太后请安。礼毕,太后命皇后率领福晋们制作佛前的供花;大公主率领格格等布置佛前供品,直到午膳才忙完。太后亲自写了二十张三尺见方的福、寿字。她说:“谁爱写字,照着我的字样书写吧,不要怕难看,越练越好,没有胆子不行。”说完,有的格格提起大笔,歪歪扭扭写起来。太后笑着说:“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众格格哈哈大笑起来,弄得提笔大胆写字的格格脸儿通红。下午5点钟,光绪皇上率领近支宗室、满蒙各王公及满汉二品大员,至宁寿宫给太后行辞岁礼。这种礼节,是满洲旧俗,先由礼部赞礼郎等在殿上唱满语赞礼歌。此时由皇上及各亲王在太后面前随歌声对舞,皇上和礼亲王一对,庆亲王和醇亲王一对,伦贝子与那王一对,共十余对。舞毕,皇上在前,诸王大臣在后,向太后行三叩礼。太后各赏荷包一双,然后皇上与诸大臣回乾清宫。 ! @4 m' t/ L9 S' r: a5 x
5 M0 s/ G. u4 ~, m5 w) A 皇上退后,皇后便率众人向太后行礼,由内务府女赞礼官唱导。最后是宫女、太监等叩头。太后命李莲英,每人赏银十两。太后退回寝室休息。此时,妃子又率领大公主、福晋、命妇等给隆裕皇后行礼。然后,福晋、命妇等,又向妃子行礼。其次,福晋、命妇再分长幼,互相行礼辞岁。格格们也向长辈请安辞岁。满洲礼节是这样的,凡是格格小姐,除祭祀礼佛叩头,或对君后叩头外便不再叩头,就是对亲生父母,也不叩头。因为旗籍女子未出嫁前,在家庭中是至高无比的。凡是晚辈给长辈辞岁的,如格格、宫女、太监等个个都能要得百八十两的压岁银。除夕之夜十二点的钟声将过,太后命众人齐至殿上,排好长案后,由御膳房将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素菜端上桌,太后命众人一齐下手做素馅煮饽饽,于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时丁儿当儿乱响。切剁好后,都交到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馅儿,口味咸淡,由太后决定。天到蒙蒙亮时,饺子已包齐。太后命众人退回更衣,重新梳头打扮。不大工夫,众人回到殿上。太后坐在案端,皇后等人都站在案旁。太后命宫女把煮好的煮饽饽(饺子)端上来,太后说:“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时开始,我们不能忘记去岁的今日今时。今天我们能吃一碗太平饭,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先的庇护。”说完,命大家用膳。大家向太后叩头谢恩。吃罢煮饽饽,天才大亮。太后吩咐各府福晋、命妇回府。 + [% | f% B7 E! ]
j& \ s7 I6 t+ W+ A5 W0 b$ V) u0 |" s" ?
皇帝、妃子、会头给太后贺岁
- ^0 ?: Q6 U5 |9 I$ y8 j# M6 M' \/ t* Q; G
2 v% j: X8 m B& M- A 这时,外边传来信说,皇上给太后贺岁来了。众人迅速躲在屏风后,皇上来到殿上,双手捧着一柄如意,跪在太后面前,奏道:“子臣谨贺太后新年新喜。”太后将如意接过,皇上向太后叩首。太后为了取个吉利,态度也和气了,笑着说:“祝国家日益富强,愿皇帝身体康健。”皇上叩头毕,太后下座,命皇上在殿上吃素馅煮饽饽,皇后和瑾妃站在桌旁伺候。虽是大喜日子,光绪皇上依然心事重重,面上没一点喜容,勉强吃了两个煮饽饽,便站起来应付太后说:“今年的素馅子很好。”太后说:“今年的香油比往年香。”等皇上漱口净手后,隆裕皇后领妃子及群宫女给皇上行礼贺年,群太监也口称“新喜”给万岁叩头。皇上受礼毕退出,便赴保和殿接受群臣贺礼去了。
; [$ r) }/ w/ c( r2 `+ K: I 1 ^) q, r Z" i
这时,只听远处锣鼓喧天。李莲英禀奏说:“各会头给老祖宗叩年来了。”太后说:“叫他们到海子里去罢。”太后率领一群后妃、宫女、太监像一群蜂似的来到中南海。各会头跪在地上口称给皇太后拜新年。太后受礼毕,会头开始献技。一霎时,只见虎坊桥的太狮、少狮、南弓匠营的五虎棍、右安门的跨鼓、十幡、禄米仓的秧歌、地安门的石锁、六郎庄的五股棍和高跷会、天桥的龙灯会,还有天津的小车会、琢鹿的跑旱船等逐一表演。
: d- S3 n, o3 \9 d* B. H, \) H, H
8 S# O/ O* ?+ I( K; p 太后看得心花怒放。表演直到中午才撤去,太后赏各会头一百两银子,然后与众格格等兴尽而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