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449|回复: 0

央行加息暴露两大致命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4 月 7 日 13: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B! R# p; e) X- d( g- Y" [% g
  绝大多的人似乎都在力挺央行加息,理由主要是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上涨,负利率导致居民存款大幅度贬值。正是这种理由之下,我们的央行选择了再次加息。
  \: p# W$ o3 X
' s7 L/ v; g- _' o0 f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晚间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 k% ~/ c9 W' f: z
/ Q4 i/ u& g# v1 ^4 K$ ~  实际上,央行再度加息最明显的风险在于,当日美诸强国,尚未选择加息的抉择,我们走得太快而且太远了,他们之所以没有选择加息,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实体经济比较虚弱,而且系统性风险很大。至于量化宽松的印钱政策,正是通过越来越大的利差输入我国。加息毫无疑问是加速国际资本进入,行政干预根本没有多大的效应,因为资本为了利润,可以采取千百变体渗透我们的经济内。更何况,由于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对于美元升值幅度已经非常的大,资本还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美元最近又在75美元附近筑底,价格方向可能逆转,这明显对于选择持续加息的货币政策,带来了价格型的重估风险。现在澳元已经超过了美元了这不是一个信号吗?
6 M, d' }, p, ~, t+ J
, O& z  J! a" {% L  第二个明显的风险在于,存款准备金处于历史高位,加息又增加了资本的使用成本,大量的信贷资本被国企垄断,继续造成国内中小企业失血,融资成本难度加大,而且民间借贷利率已经变成无以复加的高利贷:有媒体报道说,月息4分已是底限,6分是正常要价,高者达到月息1毛5(年利率180%),窜高的数字不停地刷新民间借贷利率的峰值。谁会借贷高利贷度日呢,国企是不会的。只有民企和中小企业会如此这般冒险。* H  \" n1 X1 R2 T% g

) d1 J! V5 W" P  这些高利贷资本从何而来,直接来源于游资,实质上来自于银行信贷。由于实际利差缺口很大,有本事贷出来的资本,就有了变成高利贷的机会了。2008年很多开发商挺不住,都被这些资本吸血吸干了,实体企业就更不用提了,借了高利贷等于晚死几天。
$ Q* ~3 s- X# o( m2 I8 F) G. ?* k! z, n3 P+ ]' k
  这两大风险已经暴露,企图通过加息增加资本的使用价格或者提高准备金来遏制流动性,实质上是不起效应的,反而扼杀很多真实的需求。而由于国内外利差较大和信贷与高利贷利差较大,超额货币供给还会持续,只不过这些货币供给被各种身份强势者攫走了。不但没有收紧货币供应,反而在这样的暗流下增加了货币供给。信贷流动性的地上河水位越低,对于中小民企越不利,信贷流动性的地下河越深,对于超额货币供给获益者和特权者越有利。当前的加息和上调准备金,是把实业经济往死里整,把资产市场往死里吹。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出现了诡异的背离,财富在这种诡异中,重新配置。$ v6 C: z% @" Q" Q3 u  w

1 L% g) a- x+ V- ^  可悲的是,很多人直到现在还在认为,加息和上调准备金能够帮他们储蓄保值,能够房价崩溃,能够给经济降温减少系统性的风险。实质上,这些招数是招招将实体经济往死里整,步步将资本市场往死里吹。我们成了美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泄洪池,这给中国经济埋下了巨大隐形炸弹。8 j7 y4 x* M+ j' |! M- Z

4 c* A$ o# Q6 x" j9 ]# ^  我们早就指出,不要妄想升值来解决“通胀”,对于中国制造的命运来说,所谓“通胀”还是次要的;不要妄想人民币升值了,就没有贸易战了,我们早就指出,所谓贸易战是幌子,真正的意图在于汇率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6 G& ?. \, Z: w9 V. h9 z
. L. V' x/ ]# Z& d
  这一年多来,有多少刚愎自用的人在那里夸夸其谈,但是,他们解决了真实的物价上涨了吗?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是日渐上升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2006-2008年的失误还在重演,现在的物价正是那个时候奠定的。为什么将近20次的上调准备金和加息,没有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降下来,原因到底何在?相信民众已经看透了那些夸夸其谈祸国殃民的书生们和官僚们的真实用意了,大肆误导央行作出诡异的决策,误导民众对于经济形势预期。一场债务危机,或许是这种错误行为的最终代价,但是,这样的代价最终还是让百姓埋单,从当前的价格诡异变动来看,这次债务链条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有地方GOV盲目扩张的危机,有高利贷资本趁火打劫的危机,也有大量企业被汇率战搞垮的危机……经济大势的过剩周期还没过去,我们又将迎来债务膨胀而衰的时代。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6 日 16:08 , Processed in 0.0268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