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Z6 H. T) D( ]/ }
# f3 U+ h2 p8 a6 I6 k/ M- n
$ E: G s8 F7 t4 m0 B6日,粉房琉璃街115号,梁启超曾居住过的地方。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j' O3 b$ {5 X
5 J- ^6 S6 z* \2 Z" w
位于天津的梁启超故居和书斋“饮冰室”,已于2002年修复并对外开放。资料图片 i8 ~+ h" g( Y! y5 i2 P5 x) S0 H& N
本报讯 (记者王荟)昨日,针对媒体报道《梁启超故居“饮冰室”面临拆迁》一事,西城区政府认为,“饮冰室”并不在新会会馆,报道有误,同时,根据之前已确定的规划,新会会馆将原址保留。' u2 v- \( z2 j L4 P7 O: B
新会会馆并非真正故居
# ^7 p; K% _+ @9 w7 Z2 f 对在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梁启超先生故居和书斋“饮冰室”,昨日,西城区政府介绍,事实上,梁启超故居和书斋“饮冰室”位于天津,已于2002年修复,并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在北京也有固定住所,经考证,梁启超在京居住之所位于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23号,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3 |% |( ~' J0 V# S1 K' F$ O( z 粉房社区琉璃街115号为新会会馆旧址。该会馆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梁启超1890年、1895年两次赴京参加会试,1891年入京完婚及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均曾在此短暂居住。西城区政府认为,新会会馆为梁启超早期在京活动期间的暂居场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故居。
; J: X7 q5 Z* ?: c, @ 会馆将建四合院展示区
& S6 K4 m7 E; b/ Y( u. P& t8 x 昨日,西城区政府新闻办介绍,新会会馆位于西城区正在实施的“大吉危改项目”用地范围内,该会馆是区级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即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8 N, F) j% Z' F' j! l( M
在2004年,“大吉危改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及专门编制的历史风貌保护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并经市政府批准,在最终的规划方案中,新会会馆确定原址保留。 @5 P- w+ B3 c9 ]8 C$ G
目前,会馆内正在进行居民腾退工作,待条件具备后进行全面修缮,建设成四合院等历史建筑的展示区,对社会开放。
4 w* r9 Q8 [5 `8 U7 |& T ■ 问题( o" t8 \7 H$ ~3 |
会馆保护遇腾退难题( k0 D, E4 b+ N+ s2 j3 {9 U
西城区政府介绍,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区有确切地址可考、尚有地面遗存历史建筑的会馆共有101处,目前被居民居住使用的达94处,会馆保护利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居民的搬迁腾退。以中山会馆为例,原来这里有近百户居民,绝大多数在2006年开始腾退时搬离。直到去年底,还有居民因为搬迁赔偿金的问题没有搬走。为此,原本预计2009年上半年完工的修缮工程,至今还在断续进行中,无法对外开放。
7 {- i. c4 G1 x3 Z ■ 观点% c: D% |: h4 `4 z) z! q) o
“最好保护会馆建筑本身”
! G) D6 Z* O' |. A* ^/ l 对于会馆的保护问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曾一智认为,对于会馆最好的保护就是实质性的保护会馆建筑本身,因为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具有不可再生和复制的特点。不能盲目对会馆进行迁建,因为,“房屋的朝向,位置,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信息,”一旦对会馆进行迁建就必然对建筑造成影响。- e$ j: A9 }9 ^
(编辑:SN009)4 |' x! F& W- N) @) D W& q
: h: S0 O5 E" v.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