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极,地球上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冰雪与空气,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向往的科研圣地。今年4月份,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结束了一百多天的科考之旅,回到了祖国。其中,就有来自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温海焜工程师。8 u# C$ ~9 A* N7 j3 S
% M, H5 j' E: | K 低温缺氧,头疼得睡不着觉
" m' \0 |; y+ P4 G: n+ X R
/ m+ A/ X* I5 Y 温海焜在去南极前,曾前往西藏进行半个月的高原训练。但真的来到了南极,感觉情况还是很“严酷”。温海焜说,“刚去南极的前两天,觉得非常不适应,每晚都头疼得睡不着觉。”南极地区海拔4100米左右,但由于没有植被,氧气稀薄,海拔相当于5000米,含氧量只有我们这里的58%。再加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体力消耗特别大。回来的时候,他的体重减轻了10斤多。2 R9 e- t" U6 |; K# I; s3 \
$ b, {+ S& z0 x! G/ D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时候,室外气温基本在零下30摄氏度,大部分时候没有风。”尽管如此,天气还是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困扰”。因为缺氧,他们工作速度要放缓。在正常情况下2个小时就能做好的工作,在南极要干上2天。说话速度也要放慢,“说话稍快点,就喘不过气来。”
/ r1 i) n: ]# o' S P, M/ L: h5 G6 e7 v, l) L# |
谈生活:
- |( x' W. t/ D1 J
9 ]0 f+ z. l2 g4 c8 W* ? 苹果里面的汁水变成冰碴0 O; x( p$ L5 {# J- c8 N' q' U
, d; ?. S$ W, r5 p
在南极吃蔬菜很难,所以科考队员出发时带去很多大白菜,但在半路上就冻坏了。剩下的一些,在昆仑站就“消灭”光了。后来,大家只能吃点维生素片补充营养。“每天我们都能吃上一个苹果,但在南极,水果也变成‘冰果’了。”温海焜说,为了保护苹果不被冻坏,大家用衣服把它们包起来。一口咬下去,苹果的汁水已经变成了冰碴。7 M: Q3 g0 S T# u' b
. u; [6 x3 O0 Y1 E; j6 p# p# D
在南极,温海焜拍了几百张照片。因为气温很低,每拍2—3张,他就要把相机放衣服里焐一下,相机也特别费电,每拍十几张,电池就会没电。他拍的相片里,最可爱的就是动物。“在南极,我们见到了海豹、企鹅、贼鸥、还有很像海鸥的雪燕。”见得最多的就算是企鹅了。温海焜说,企鹅很“淡定”,见到人也不害怕。“我们一般与它们保持几米的距离,给它们拍照片时,它们也很配合。我还拍到了企鹅一家三口的合影呢。”
* z k1 U. C" L5 ~: e- {
( \6 X* q# C5 J- b 谈工作:; I! L6 P& t$ R! [3 r( B
2 C: Z& ] n# q1 I3 [
为在冰穹A上建天文台“探路”$ G$ w P. R! n' p5 f% B
9 u' n* H) h6 Q4 R) P+ A* c# D 温海焜在抵达昆仑站的短短17天内,完成多项艰难、复杂的任务。) p6 |) J6 T2 n# X- k) O- [
) B# Z) y/ f/ k& S- f1 n) ^ 目前中国在南极冰穹A安装的主要是小望远镜阵,观测能力有限,不能自主追踪天体,只能在地球自转过程中进行观测。“此行更重要的任务,是为我国在南极之巅架设新“天眼”——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做准备。”目前,AST3所有关键部件的低温测试都已完成,绝大部分工作性能很正常,预计下一次南极科考时,就能将它架上“冰穹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