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376|回复: 1

路边花岗岩巨坑似滚筒洗衣机 引发种种猜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17 日 16: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X6 v% Z% ~1 c+ ]7 O7 p, R*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_, z. v  D/ {1 q6 w6 v
日前,在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昌赤公路边的白龙潭, “冒出”了一个神秘的巨型大石坑。当“大坑”里大量的堆积物被清除干净时,村民们发现,这个大石坑的最大宽口竟有20米,最深处也有18米,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7 I4 W! e9 j5 l. `; k5 q+ m% J& q

0 o; p# u2 p" m8 U4 S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学研究员章雨旭来到大庄科乡白龙潭,实地考证,并对白龙潭的成因和年代展开了激烈的争论。7 k% F1 j  X9 v0 C9 R
' `. Y, t8 f# l
  >>>发现
6 t  t4 u. A( O  v+ s
1 v% j% y$ a; q  >>>猜测大自然造就的
, J* E: Q* j/ g( u. Z: }. b  B0 G" G( Y0 g/ G, B
  “滚筒洗衣机”?
( B( f! P- Z( h! N# _! E! o
' C& H  |, b+ N& x$ ~6 k; D  延庆县大庄科乡GOV宣传委员吴廷才介绍,神秘的大水坑位于大庄科乡昌赤路与莲花山路交叉口的白龙潭桥下,四周草木丰茂,一条小溪从谷底流过,与普通山谷并无区别。在上世纪80年代,白龙潭水量丰沛时,最深的地方有3米多。近些年持续干旱,只剩下1米多深的水。2010年7月,他们计划对昌赤路两侧道路景观进行美化治理,于是就想把白龙潭清理一下,四周垒上石头,打造一个水景观。可是,在清理时发现,原本只有几米深的水坑,结果越挖发现越深,后来调来大型挖掘机挖了一个多月。等整个大石坑全部裸露,人们才惊讶地发现,石潭犹如一个圆坛子,镶嵌在巨大的花岗岩中心,开口呈椭圆形、四壁光滑,徒手无法攀登。经过清理,实测结果是,最大口宽为20米,最深为18米,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石组成。( ?  M9 {5 U0 W% Q

. _/ H+ ]" ^% |1 e! J! h  据附近村里的老人说,在他们小时候,这个坑里的水很深,大人们从不让小孩靠近,所以至今没有人看到过巨坑的真面目。
2 T9 h2 S0 p/ k# h3 s, P% D6 n
9 Q2 z5 Q  x9 Y  t5 T& a  >>>猜测; ?/ X" j1 y# p) A& S9 S1 T

) Y( n" U- g$ G) t/ P  大自然造就的4 m! o& H' q2 ]) o7 Z2 r
9 r8 O: y# N4 K# G7 P
  “滚筒洗衣机”?7 S/ o  V5 u- w7 Z
1 H- y% s. f( k: \5 k, R: E
  对于巨坑的形成原因,人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是陨石砸的坑,有人猜测是水流冲击形成的,还有人认为是人工开凿的。吴廷才认为,人为开凿的可能性很小。虽然当地有一些石匠,但是,经过专家现场勘测发现,整个巨坑从上到下,非常光滑,根本没有加工的痕迹。; f5 G) `$ A' j3 p
8 O) k3 `- U: c% y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科技处专家表示,他推测白龙潭巨坑形成的“幕后推手”就是自然界流水作用。 “如果一个小水坑内有几个石块,当流水冲击石块时,就会像滚筒洗衣机一样形成旋转力,来回打磨周边岩石,随着时间推移,小坑就会打磨成四壁光滑的巨坑,坑内石块也会磨掉棱角,有一定光滑度。”) L3 S' M* D3 l

9 Y! G7 k  S2 p- m! s$ S, r% e5 y: q  >>>争论
8 O* `8 [( O+ D% H+ p& K4 R( T' a7 P. y/ o- z! @
  观点一 :2 j7 j0 R" [# c2 v

& e& I9 s' F; F- j: v! I  200万年前的冰臼5 _( c! `+ o: O& O6 k
: ?$ s* Q: [, O# s
  韩同林素有“中国冰臼之父”的美称,曾多次到现场考察。他认为白龙潭是由于冰川时代的剧烈牵引作用而形成,也就是说白龙潭是200多万年前第四纪早期冰川融水侵蚀的结果,故可称其为冰臼。8 v* E$ F" b  q8 W
7 C' C5 T- {; E- f
  韩同林认定,这个花岗岩石上的大石坑,学名叫“岩臼”。“应该是形成于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冰川时期。冰川融化过程中,水自上而下垂直落下来,冲击而成。”韩同林说,“当时,延庆地区曾经覆盖着厚达千米以上的冰川。冰川融化过程中,水垂直落下来冲击巨石形成巨坑。之所以叫做冰臼,是因为其具有口小、肚大的特点,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韩同林表示,在北京地区长陵镇望宝川村、怀柔琉璃庙地区都曾发现过由数十厘米至两三米深的冰臼,但延庆这么深的冰臼还是首次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巨型冰臼的底端,还耸立着一座6米多高十分奇特的“小山”。“经过冰川融水携带巨大滚圆砾石的冲刷、研磨,小山的表面打磨得十分精密,摸起来光滑极了!”
" |$ Q8 P$ ?6 V8 ]
: C4 T  }  E) m) {  观点二:
5 d2 F) m6 v6 @4 }; U+ E+ t$ a- a" _6 e( V" @  `" f
  洪水旋涡冲蚀的近现代产物3 b: D, Q  ~  F2 a
+ Z# }1 p1 L! v3 b5 ]
  而另一位专家章雨旭则认为,白龙潭位于山区河谷的正中,表明它不可能是远古的产物。因为若是远古的产物,一来它必将被剥蚀殆尽;二来,即使壶坑有幸得以保留,也难以如此凑巧,到了20世纪60年代仅仅被填了一半的深度。
" m7 E/ E7 O% Z+ {( y' Y3 v' o  x% {! A
  章雨旭据白龙潭的地质特征推测,该壶穴是由于洪水冲刷形成的—— 一是壶穴位于河谷拐弯且变窄处,这里有形成高速旋转旋涡的条件。二是壶穴的形成可能经历了多次大洪水。三是从龙卷风可知,高速旋转的流体有强大的搬运能力,龙卷风可以将人卷上天空,甚至普通的大风也可以飞沙走石。所以,20世纪60年代的白龙潭正是最后一次大洪水清空(或部分清空)形成壶穴(并可能再次加深、加大壶穴)后,又被该大洪水后期或后来较小洪水填充了河谷巨砾而成。四是现在清出的完整壶穴可能是多次大洪水的旋涡反复下蚀而成。
& M" ?! }0 n; B8 G& x8 @. N2 I, E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17 日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腾讯云】2核2G云服务器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
大自然造就的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5 日 02:47 , Processed in 0.0276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