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d* P3 D) o2 ]1 m, I9 `1 L8 x1 T5 W3 ?* z3 |/ t
% x7 y; J! U4 Q
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5 S V# G+ _8 @" G' r5 I% r
本报记者 周南焱
* b& P6 m1 I k( E% t7 R; Z( I# C4 n# T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第64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美国老导演泰伦斯·马利克执导的《生命之树》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热门影片《小亚细亚往事》和《单车少年》则分享评委会大奖;法国演员让·杜·雅尔丹凭借黑白默片《艺术家》获封影帝;影后桂冠则由《忧郁症》的女主角克里斯汀·邓斯特获得。华语片无一提名入围,自然一无所获。
' X& Z' f8 h* o7 b; m4 B" _5 q 老导演登顶不意外
+ X2 V# R! ~* t% j' N9 V& k 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只拍摄了6部电影,但每部作品都精雕细刻,极具个人化风格。《生命之树》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发生在得州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片中的女主人公因为意外失去一个儿子而悲痛不已,影片随着她的祈祷进入了一种幻觉般的画面,从宇宙起源到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和演化,似乎在无形中表达了造物主的存在。之后,影片又从这个家庭中长子的视角出发,表现成年后的他在现代社会一种迷失自己的状态。 x/ C2 S# Q8 S) ?# _
影评人木卫二认为,《生命之树》此次登顶并不太让人意外,因为这是一部老人电影,又是一部走在时代前沿的电影。该片涉及一个宏大玄深的主题,从一个家庭引至全人类再引至宇宙,精美的镜头与自然景象令人折服。此前马利克曾经拍摄过《细细的红线》等知名影片,但似乎一直缺乏获奖的运气,此次如愿摘得金棕榈,算是给他的职业生涯写上精彩一笔。不过,这种过度自我的电影不会让所有人满意,必然遭遇两极分化的评论,喜欢者极力捧之,不喜欢者则不以为然。5 I; D& S# O6 M( H: L. T6 e
《生命之树》制片人比尔·波拉德和德德·加德纳捧金棕榈大奖亮相,该片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因为太害羞而未亲自领奖。/ f! F. S* I2 f2 c& U
戛纳也下“双黄蛋”
% ]6 q1 n% I( K% p9 m! g2 Q 其他参赛的老导演运气均不如马利克。在最后的评奖结果中,阿基·考里斯马基、南尼·莫莱蒂、阿莫多瓦等多位大师被排斥在获奖名单之外,年轻新锐力量倒是意外占据了阵地。在获奖新人中,当属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新人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最为瞩目,其作品《亡命驾驶》巧妙地融合不同类型片进行试验,得到了评委会的认可。一些影评人表示,这部影片的情节非常老套,很像上世纪80年代都市黑帮片,但这种复古风格又让人感慨。) N- H6 B' D0 ] s' c
与金棕榈和最佳导演归属相比,评委会大奖同样让人揪心。在许多影评人看来,《单车少年》和《小亚细亚往事》要比《生命之树》好很多,但都错过了最佳影片奖。导演达内兄弟的《单车少年》是一部情节简单的电影,却将生活小事拍得富有人生底蕴的味道,令人信服。而土耳其导演锡兰的《小亚细亚往事》,再次凸显出其个人的诗人情怀,影片的诗化风格透露出人性的悲悯与温暖。锡兰之前的影片就曾获过戛纳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奖。
4 ^! w$ ^% I7 h. x3 W 提尔作品三次“封后”0 ?, ?& k& I% B
《艺术家》是本届戛纳电影节上最令人尊敬的影片之一。在3D特效为王的时代,这部影片却独辟蹊径,选择了古老的黑白默片形式,在参赛影片中最易入眼。男主角让·杜·雅尔丹的表演天才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他也凭此片获封影帝称号。在人们对技术格外注重的今天,该片获奖透露出一个信息,无论电影的色彩多么绚丽,技术多么革新,电影的本质却没有变,需要最动人的故事和最生动的表演。$ e2 g! D- |' q1 L* f9 B: D9 ~
克里斯汀·邓斯特凭借在《忧郁症》中扮演的患有忧郁症的女人,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该片导演拉斯·冯·提尔是当今电影圈中最“黑暗”也最有才的导演,他总是把人性的丑恶和阴暗面曝光在镜头下。尽管这种做法时常令人感到不快,但他曾凭《黑暗中的舞者》和《反基督者》,捧出过两位戛纳影后。由于提尔在本届电影节上说出“同情希特勒”的言论,遭到了组委会驱逐,但他的作品依然能够获奖,无疑是爆了个大冷门。
) E6 }' Z B+ |1 l. d% J" P- n* y+ i+ i; [3 J: v. a/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