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2 b1 i* M7 |! U0 _- T: L0 O$ }! _4 ^; D+ X4 d% x! K1 C2 T, g- u7 c
丹东高铁催生"败家子工程"4 M# K1 r7 t: U1 J% S1 i. p8 T
与高铁项目立项几乎同时上马的丹东火车站综合楼和一座公铁两用立交桥,总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仅仅两年多,就被迫拆除和改建,为高铁让路,巨额投资打了水漂$ m4 ? y3 m0 B
法治周末记者 郭绪 发自辽宁丹东
: z+ v. U, F; V9 c 高铁开始减速,而高铁盲目上马带来的诸多诟病却逐渐浮出水面。
4 I! F+ F8 W& g+ I- Y 在辽宁丹东,一座刚建成两年多、投资数千万元的公铁立交桥和一座同样建成才两年多的办公楼,因为要为高铁建设让路,而面临“被拆除”的窘境。当地居民将这种做法戏称为“败家子工程”。
0 H3 p$ U5 v- n' q0 m: e, c 然而,工期并没有因为种种非议而延期。' P5 [' f( I3 ~3 D/ Q7 `( F
5月14日,《法治周末》记者在丹东市火车站附近的施工现场看到,公铁立交桥的部分拆除工作已经基本完工,办公楼的拆除工作还没有开始,而在其对面,一座取而代之的新办公楼已经开始主体建设。, Q9 n0 }! X7 c. l- S0 i
而让人颇感疑惑的是,这条高铁是在两年前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几乎与此同时,公铁立交桥也在破土动工,这样大的工程何以在出生时就被判了“死刑”,却浑然不知?. A' u( E: P7 e' D4 x
“拆楼扒桥”为高铁建设让路
; k, c3 G$ s) v9 Z0 ]: D6 x$ f 来自丹东市政府的消息称,国家发改委2009年8月正式批复了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g; U1 X0 `! b
按照已批复的项目报告,沈丹客运专线起自沈阳,经本溪、凤凰城至丹东,全长207.3公里,其中丹东市境内92公里。建设工期预计为4年。
0 ]4 u$ _: N( O8 v1 z+ [ 项目投资估算总额268.8亿元人民币,丹东境内工程投资约108亿元。按照相关协议,丹东市将承担约9亿元的征地动迁资金。
2 C' x& j1 J1 o0 C 沈丹高铁项目于2010年开始开工建设,《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初期征地曾引起高铁项目周边农民强烈不满,当地农民告诉记者,“补偿标准过低是不满的主要原因”。
7 t" Q' T5 t Q2 v 除了征占农民耕地外,很多临近高铁的建筑也“命运多舛”。其中,丹东火车站货场综合楼就是和公铁立交桥面临相同命运的建筑物。
5 W5 N8 Q) u8 d3 q: f; q 据知情人士介绍,该楼2008年才完工,2009年投入使用,但由于高铁的原因,综合楼刚投入使用不久就面临被拆除的命运,然后将移位后重建。
. O( o4 F) L3 n9 [' p# H 《法治周末》记者在丹东火车站货场看到,这座尚未拆除的综合楼共五层高,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在几座老楼的包围之中。' |+ X9 ~7 ~8 G
在该楼对面30余米以外,新综合楼主体已经开工建设。
% E8 W, e z a3 a# d5 d5 r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定这栋楼何时拆除,但是按照沈丹专线建设规划,停车轨道数量不够,需要在办公楼所在位置加建。”一位铁路系统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拆除是不得不决定的事,只是时间问题。”
3 g ~4 S( S" @7 }7 m% W c. ^) d 施工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现在新楼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主体能够完工。( ]% y: F7 K# ^
与该综合楼相距不足50米的公铁立交桥同样将被拆除。目前,立交桥已经遭到“开膛破肚”,公铁立交桥洞拓开了长26米、宽20米的大洞,在原址上重新修建桥洞以适应高铁。上述人士解释拆除的原因则是火车进入货场的轨道数量不够,所以也要把公铁立交桥拆除一段,扩建并加固。/ }# Z6 q0 K1 w% U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该立交桥是丹东市区一号干线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市区交通的主要压力。2008年9月由丹东市政府建成通车,丹东市当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 | c6 I0 R) C( |3 E/ g; h 目前,该路段因拆桥已经全部封闭,桥梁拆除施工已经基本结束。“下一步就是扩建加固。”现场的工人称。
/ S' s$ G: T" {7 r: \0 l 高铁催生的“败家子工程”6 p! R5 N2 B' }
丹东当地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丹东火车站货运综合楼2009年6月才交付使用,投资1000多万元,立交桥当年建设投资也在千万元左右,刚投入使用就要被拆除,以后重建还要新的投资。
6 D8 u' a q2 X: |) X( K- b “这么短时间内就要拆除重建,当初地方规划是想什么了?这不是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吗?而事实上,公铁立交桥和综合楼开工前,沈丹客运专线建设计划已立项,但建设方根本不考虑立项计划,照样上马建设,结果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上述知情人士如此质疑。- U( |: g8 s) m
记者在丹东采访期间,只要谈到“败家子工程”,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位置在哪里,并对此做法表示不满。
: B/ d9 p' X6 i) S; j5 ] 丹东市规划局建筑审批科科长刘鹏(音)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称,拆除上述建筑的确很可惜,会在以后的规划前瞻性方面作出努力,争取不出现类似的事件。他同时无奈地表示:“上述办公楼和立交桥选址建设都是由铁路部门完成的,和地方规划部门没有什么关系。像建高铁这样的规划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地方规划部门很难提前知道高铁的规划。而高铁规划后地方政府还必须支持,所以才导致上述事件的发生。”& ? G; B8 {( M% ~# R, [, S! `/ j
刘鹏表示,货运综合楼的土地使用权归铁路所有,办公楼由沈阳铁路局投资兴建,办公楼的使用者及产权所有人是丹东火车站。中朝交接所、中铁货运丹东分公司等多家机构在内办公,火车站的上级部门是沈阳铁路局。与丹东市地方政府并无关系。
# k/ A* [. x! X# B/ Z1 |9 V 针对质疑,沈阳铁路局此前作出回应称,经详细调查核实,沈丹客运专线是于2009年由国家发改委、2010年2月由铁道部和辽宁省政府分别作出批复的;丹东市1号干线地道桥于2008年9月30日竣工;丹东站货运综合楼于2008年7月16日竣工。
( n$ Z5 ^- d* E0 |6 ]8 ~) w 沈阳铁路局认为,要拆除的办公楼与立交桥分别在2008年7月、9月竣工。即沈丹专线立项在后,不存在浪费问题。之前所述工程时间节点与事实有较大出入。目前公铁立交桥已被“破坏”,是对该桥局部加固施工,而不是“拆掉”。货运综合楼位于沈丹客专新建站场存车线位置,新建站场加宽后需占用该楼位置,因此需要拆除,异地重建。但对于如何选取高铁途经路线,铁路局方面没有作出正面答复。
- }2 A, F% N; @( \+ m, \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沈阳铁路局办公室相关人士则表示,铁路路线规划是由铁路设计部门制定,经过层层审批完成的。至于立项的时间,他并没有正面回答。
' u. J- M$ _9 ?/ R- K+ m 而来自丹东市政府网站消息称,早在2008年年初,沈丹客运专线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已启动。% a* R% l. F: _+ [) B2 u
事实上,修建高铁对于丹东而言,无论是政府还是居民,都是一件好事,对拉动地方经济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n0 W. J) V/ {1 g/ F8 f: G$ G
据沈丹高铁《可行性报告》显示,预测沈丹专线投资回收期为19年(税后含建设期),资本金投资回收期为22年(税后含建设期),借款偿还期为14年(含建设期)。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4.76%,税前为5.63%,高于基准收益率3%。; {3 i" r2 ~% n8 {
规划随意与问责无力' y6 T0 t/ t9 b# h c/ T
丹东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尽管拆除上述综合楼与政府毫无关系,但当地政府仍对被拆掉的综合楼的拆迁给予了补偿,且标准高于民宅拆迁补偿。
5 A6 v2 {+ T { 在整个沈丹专线项目中,丹东市要承担约9亿元的征地拆迁资金,而2010年丹东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80亿元。
) _. u3 m! |9 @$ O( l1 q 丹东只是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高铁快速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已经弊端凸显,国家也开始重新审视高铁发展。9 O1 J; H( Q1 _+ A, R
5月4日,铁道部财务司最新公布的铁道部一季度主要财务及经营数据报告显示,铁道部2011年第一季度亏损37.6亿元。
0 L& T) [. s B( ~) A 知情人士透露,造成巨亏的原因与高铁建设有关,有些计划内的高铁项目将被停止。4 ]8 g. y' l q; L; z
而很多高铁建设也被指是地方“政绩工程”。在“政绩工程”的背后,“败家子工程”也层出不穷。
; ]/ _; r8 J9 G “丹东高铁建设的类似问题,只是高铁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全国高铁建设中,类似现象都时有发生。”一位铁路内部工作人员称。' w7 b0 j' ]! v) r( {$ E
一位要求不披露姓名的专家质疑,“败家子工程”频繁出现,病根何在?首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规划执行不到位或规划太随意,规划就像橡皮泥一样,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其次,对政府官员和决策者权力的监督与约束不到位,对规划执行不到位和违规工程的问责机制匮乏或薄弱,以致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决策者越来越漠视规划,这也为下一起违规建设起了坏的示范效应。
, U. a" S+ ~# _/ H6 @2 O# [9 X 上述专家认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建立问责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对建设和拆除行为,应当实行决策终身追究制,对官员等决策失误导致的浪费社会财富的行为,应当用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进行追究;对监督不到位者,也应当问责,而且要追责到人。只有用铁的手腕较真儿碰硬,才有可能刹住“败家子工程”频现的这股歪风。 来源:法治周末2 [, G6 |% \* g! `9 u) B* y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8 r! N, b& o* {4 ]; ^4 C
- R: g% J/ E. B& _' j9 V+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