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i& Z* c# X1 T0 o8 m1 O' L
0 A; f8 a& F$ f M 湖北日报讯 记者 甘 勇 通讯员 孙又欣 实习生 曹 程0 i9 d+ G" e3 w4 b7 X1 r; E- @; e& ~
春争日,夏争时。罕见的大旱,爆发在春播生产的关键时刻。
. ~' s- f# A/ d 在严峻形势面前,旱区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急动员,打响了一场抗旱抢播的克难攻坚之战。7 d/ `& v# x: l
抗旱抢播取得阶段性胜利4 [2 b& C4 B5 d7 o+ a/ I
按照常规,进入三四月份,湖北将迎来“桃花汛”,并逐步进入多雨期。
% f+ `7 @( J4 v& c* s2 B 但是,今年的“桃花汛”失约了。从去年10月下旬至今的200多天里,我省66个县市的降雨量为有历史记录近60年来最少。16个市州83个县市区的1870.6万亩农田受旱。6 N; \. [! U* x
育秧缺水,泡田缺水,插秧缺水。“卡脖子”旱情,在“犁耙水响”的春耕时节,愈演愈烈。2 l# D7 {5 J2 W" o% F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断攀升的受旱面积,牵动着“十二五”农业的开局,也牵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 r4 n1 x( E+ e" w* C2 P
4月底,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作出专项部署,采取强力措施,抗旱保春播保丰收;职能部门要派出专业人员参与工作队,到旱情最严重的地方指导抗旱,组织救援,解决实际问题,务求抗旱夺丰收。省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传达指示精神,部署抗旱工作。) O+ D+ h I; E
5月9日,在抗旱保春播的关键时刻,李鸿忠赶赴重旱区麻城市,下到干裂的田块仔细查看灾情,与基层干部群众探讨抗旱救灾、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措施和办法。李鸿忠还要求“三万”活动工作队要变成抗旱工作队,服务和推动当前抗旱保春播工作。
# G0 Y P- O7 E. t9 _* s 11日,早稻抢插和中稻育秧的农时节点逼近。李鸿忠、王国生联名给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写信,分析旱情形势,并指出:“抗旱保春播促春管是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事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要求各地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投入抗旱夺丰收的关键战役,克服“等天下雨、麻痹松劲”的情绪,牢固树立抗大旱的观念,集中精力抓抗旱、保春播、促春管。$ n8 E9 n: Z% M; [# W
12日,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召开。省长王国生强调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春播攻坚战,“三万”工作队要与干部群众并肩抗旱,力争农业丰收、力夺粮食增产、力保农民增收。$ v1 U! j6 d* q
14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再度深入旱区,赶赴荆门看旱情、查苗情、问水情。他看望慰问坚守在一线的抗旱工作人员,听取群众对抗旱工作和“三万”活动的意见。
% m, U1 B* K5 D* r& t. U/ n 李鸿忠说,抗旱工作既要抓当前应急,更要注重平常打基础;既要抓好大中型水库建设管理,又要建好管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只有这样,关键时候才能引水进村到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灾减灾作用。# [% Z! f& b/ L" k# c1 Z: |( [" h
也是在14日,省长王国生赶赴汉川检查抗旱工作,与市县乡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商抗旱的办法,并要求全省旱区集中精力、提振信心,打好抗旱保春播的硬仗。
. D1 [+ c# l0 ~$ E+ V 罕见的晴热高温,使旱情迅速发展。- _% R: }. l$ L! c
但是,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参加抗旱的干部群众超过200万人。泵站、涵闸、机电井等设备全部上马,每日调度水源3.2亿立方米,相当于满满3个东湖的水量。4 ~- M" d* |+ ` u) q
人力抗旱、工程调水、人工增雨,“组合拳”之下,全省累计灌溉农田1135.7万亩,超过60%的农田得到有效灌溉。' f5 s5 v' c. U v Z1 P
22日,天降喜雨。喜讯传来:全省早稻抢插完成535万亩,中稻育苗245万亩,均达到计划数的95%,抗旱保春播取得阶段性胜利。7 b* v' _7 i# f! d2 K% D4 ?0 J* I7 `
两场喜雨未能解除旱情9 T, g# D/ x' A% u7 I
大旱当前,春雨贵于油。' H( x: A5 R5 L3 \: Y4 D; N/ T
5月9日至10日、21日至22日,全省两降喜雨。8 Z, J+ C* u9 G" |" O, N) V
但是,两轮喜雨过后,大旱远未解除。雨后评估显示,降雨对土壤增墒、早稻返青,棉花、玉米、蔬菜等在田旱作物旱情缓解效果明显,但对中稻泡田、插秧增水作用有限,全省大部分地区库塘蓄水增加不明显。! m2 Q% a) U( t) B1 L( z
据23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仍有80个县市的1376.8万亩农田受旱。据预报,本月底前省内无明显降雨,大旱趋势依旧。# Y/ s4 _& G5 X) b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家分析,当前旱情面临三大压力。
4 u8 a# H9 V; n) R6 R* S# p 一是水源趋紧,供需矛盾突出。我省中稻大面积抢插即将展开,但全省库塘蓄水仅97.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四成,有1591座水库已处于死水位。
: m" ?' |! F. o7 n 二是调度艰难,抗旱难度加大。丹江口水库水位低于死水位4米多,无法增流下泄,汉江中下游近千万亩农田仅有天门罗汉寺、潜江兴隆、仙桃泽口三座涵闸维持10个至30个低流量引水,不能满足粮食主产区引水需求。全省16.2万口塘堰干涸,429条山沟河溪断流,1460眼机电井不能出水。8 G3 Z$ ?/ e @: ^) Y
三是饮水告急,人畜饮水困难。目前十堰市已有61个集镇供水工程出现水源短缺,占供水工程总数的一半。
Z) D* V- c% ` k9 [4 S 克难攻坚力求决战决胜& `1 G/ h+ w3 `4 |+ h
随着早稻抢插保面积、中稻育秧保抢插“两大战役”告捷,抗旱重点转入中稻抢插保面积,进入了决战决胜的新阶段。
( M# Q" d5 T) N% B) O: ]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中稻抢插高峰需水期。经过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争取,三峡水库加大泄量调度,沙市站水位上涨1.5米左右,江陵观音寺恢复自引功能,松西河和虎渡河沿岸能提水灌溉,长江沿线取水难有所缓解。
( f6 U1 u' z& f/ w' C- b O3 R 汉江中下游拥有良田1000多万亩,是粮食主产区。为保证中稻抢插用水,有关地区正对汉江新城船闸进行闸前清淤,保证汉江引水入长湖,同时抢修惠亭水库灌区永兴至曹武干渠险段,协调旱区用水,团结抗大旱。
" `7 S4 W, g" ?; p3 Q 东荆河是汉江支流,关系着沿途150多万亩良田的灌溉和20多万人的饮水,但目前几近断流。省防办正组织专家论证,计划抢挖汉江和东荆河汇流处,加大东荆河引汉江水20立方米每秒,以缓解荆楚粮仓灌溉用水的燃眉之急。
2 x; u, q6 j- ? 省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旱情,将科学调度现有水资源,特别是重点抓好河湖联调、河库联调、江湖联调,保证放引提水、远距离调水一起上,为我省抗旱保春播决战提供水资源保障。* F" e: P1 a* p) V7 j; X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 Y: n, h% N7 o; G4 G. x/ x' `; d. f2 p* w* m: l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