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61|回复: 0

余秋雨否认封笔7年 表扬北大学生有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29 日 2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C" @8 a8 _' \* T" E! l
5 b2 N- ~: r6 a
  昨天上午,哈尔滨雨过天晴,书博会场内显得有些闷热,读者在期待中等来了一场“及时雨”,余秋雨的出现引起了场内一阵骚动,众多保安维持秩序。访谈中,他看到北国年轻读者对他的著作倒背如流,深表激动,竟忘情地向这位“鱼粉”行了个军礼。6 K/ T; O0 \( \
  否认封笔7年称出书最多
( }9 }  ?7 [# b5 Q+ G1 D, ~/ @  在新浪网在线直播的活动现场,余秋雨先生姗姗来迟,他一身黑色制服,坐在雪白的沙发中,摆开两手,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显得很放松,大家风范悠然而出。听了主持人介绍说此次岳麓书社推出的是他封笔7年的新书,他连忙解释,“传播有误,这7年比任何时候出的书都多。”* V0 M% F8 M3 F+ y6 K- S
  余秋雨说他这本《中华文化: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去年在台湾由“天下文化”出版,甫一面世,即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在半年内重印五次,这对一本很有深度的文化类著作来说是不可想像的。“书中没有凶杀,也没有爱情,似乎以为很枯燥,然而却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这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9 i: k! C# [7 J' y. R
  据介绍,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参观2010年台北书市时,首先购买了此书,更有台湾读者读了这本书后惊叹:“北大学生太厉害了!”此次余秋雨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完善,并更名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_. ^+ E3 K0 G# m$ @+ d
  该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后来,又加入了他与台湾大学学生对话的部分。
4 a; O8 m) W4 s# p6 W. y( W0 Z& _  自称最爱魏晋南北朝文化
7 w8 e! _8 i1 F4 E. f) n# k2 }  在近一个小时的访谈中,余秋雨讲述了这本书的缘起以及他对于中华文化的独特见解和特殊记忆。对于其中有争议性和关注度的问题,如一个现代青年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释。
/ Y+ o* `8 ^+ f; d3 ~* u7 o  在余先生看来,本书对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进行了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本书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这本书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 Y2 j7 k- w4 ]: T1 K+ B4 U
  在回答读者怎样认识传统文化概念,余秋雨认为,传统文化普及不能光靠文本,还要依靠文本之外的东西,比如家庭伦理、衣食住行等。他对当下传统文化热现象提出了,“有点过烂”的看法,“文本太多,让人摸不着边。”他还认为,现在对传统文化认识上出现了许多误区。“有人把古代的政治文化当作了传统文化加以传播,比如宫廷斗争,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3 n( N5 j5 A0 R  谈到喜爱哪个时期的传统文化,余秋雨表示,最爱魏晋南北朝,“虽然那是一个乱世,但涌现出一大批开疆拓土的大师。”
1 @8 [+ g9 W8 T' b  @  表扬北大学生闪问有水平: y. P. r! z- D
  当在座的青年学子问及“闪问”、“闪答”来历时,余秋雨称是北大学生的发明,“他们提问速度之快惊人,我必须也要快速回答,否则显得我没水平。”$ e  J  X. a8 P6 n+ h& G
  在回答清华大学有学生毕业后去卖肉,北大学生毕业后去卖草粉怎么看时,他说,“我的回答是很正常,没必要被名校所压。食品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高智商的人去做食品,是件好事。”说完,余秋雨还特地表扬了北大的学生,“他们的提问尖锐、大气、深刻、有趣。”
# q2 A! y. X; a0 ?: U  I* ?  当最后一位大学生站起来,背诵余秋雨著作内容并提出深刻问题时,余秋雨十分惊讶,“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能读透我的书的不多。”他深表感动,竟忘情地向这位“鱼粉”行了个军礼。+ O9 x* D0 Y6 S5 }6 Q2 F. K/ ]
  他建议年轻读者不要被茫茫书海所困,“要精选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读,能够记得几篇,哪怕几句也行,不必追求多。”他还建议忙碌中的读者有空去看看画展,听听音乐会,体会人生的美丽价值。本报记者 蔡震 文/摄; ^& T. R7 }, T% ~! c  F
(责编: 琉璃)  i  e% H" u* W
4 p0 s$ g" J  P6 O+ F1 P" w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4 日 08:41 , Processed in 0.0273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