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31|回复: 0

江苏盐城瓜农称皮薄型西瓜易裂开 非使用膨大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5 月 31 日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X8 v; x/ v$ @/ C

- T4 S" p+ l6 x3 }  特派见习记者 王煜 江苏盐城东台摄影报道
; r, C5 P$ b' l$ _  e/ o, _  近日,江苏镇江丹阳“西瓜爆炸”事件持续发酵,公众对西瓜使用膨大剂的恐慌导致不少地区西瓜滞销或者价格下跌,瓜农叫苦不迭,有些只好诉诸微博求助。丹阳“瓜爆炸”事件中卖给瓜农膨大剂的技术员周茂才来自盐城东台,而某些瓜贩所称的“爆炸瓜”也正是出自这个著名的“中国西瓜之乡”。
& A5 ]0 I  v0 V. r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地瓜农觉得“西瓜爆炸是很平常的事”;而对膨大剂,瓜农表示用的人很少,有人甚至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此外,“瓜爆炸”事件也暴露出农业技术引进制度的缺陷。, Y( O0 X- D  ^2 U- K. E5 w
  西瓜爆炸没什么稀奇, “爆炸瓜”不是“瓜爆炸”
' ~: R$ K$ N' v  位于江苏盐城南部的东台市,共有瓜田约25万亩,年产100万吨以上,年收入达15亿元。东台于2008年通过中国园艺学会西瓜专业委员会的评审,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西瓜之乡”;同时,“东台西瓜”已经成为注册商标,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产地标志商标的瓜类产品。而东台市三仓镇的官苴村是有名的“西瓜村”,全村有400多户种瓜,占总农户的80%以上。' }, z) ?! Y! H- R5 k0 N
  5月29日,在官苴村村口,记者看到电信运营商的广告中直称一款话费套餐为“西瓜卡”。村子的田里满是大棚,有许多都种着西瓜。村支书周语同告诉记者,今年的头茬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现在大多数瓜农都在等着20-30天后的二茬瓜成熟。
5 _! P  B9 D& v+ m  “‘爆炸’在西瓜栽培过程中一点也不奇怪。 ”提起丹阳瓜农的遭遇,周语同这样说。今年52岁的他有20多年的种瓜经验,他说,西瓜临近成熟的时候,要是吸收了比较多的水分,再加上高温,如果品种本来就是皮薄型的,是非常容易“爆炸”的。东台产的“爆炸瓜”,确实有这个特点。“严格地说,这种现象应该叫‘裂果’,而不是‘爆炸’。 ”东台市西瓜产销协会会长薛瑞祥说,其实“爆炸瓜”这个名字不是瓜农发明的,而是南京的瓜贩叫出来的,别的地方也没听过这样说。东台出产的“京欣”和“8424”等一般十多斤重的“中果型”西瓜,水多汁甜、口感好、皮薄肉厚,“因为皮薄,所以用刀一切,瓜就很容易裂开,像爆炸一样,所以他们就喊作‘爆炸瓜’,是为了好卖。 ”结果现在丹阳出了“瓜爆炸”,消费者分不清,以为东台的西瓜全是用了膨大剂的,不敢买,而南京与上海等地正是东台西瓜的主要销售地区。
* x/ I3 ]1 W! u( `# j$ g; B  村里46岁的梅桂风种了大约4亩“京欣”,5月5日一早,总共炸了90多个。说起此事,她显得十分平静:“前一天晚上下了雨,第二天太阳一晒,裂瓜是难免的,养过瓜的人都知道啊。 ”她坚称自己的瓜是什么调节剂也没用过的。而在这个日期之后的两天,丹阳瓜农刘明锁的西瓜也开始爆裂,不同的是,他的瓜爆得非常多,而这是他第一年种瓜;最重要的是,他用了膨大剂。" t; {( e  q' W  O" e! U  |
  种瓜不需要膨大剂,“瓜爆炸”误伤全国瓜农
: D7 F6 l7 T- }) O  “膨大剂这个东西,在丹阳这事之前我是从来没听过。 ”周语同说,当地瓜农用的基本都是人畜粪、豆饼等有机肥,几乎没人花心思在激素什么的上面。事发之后,他觉得这东西十分奇怪,向周围的人打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了解到,当地用膨大剂的人非常少,而且用了的人也纷纷说“看不出来什么效果”。# m; I: Y) ?7 _: W8 m5 Q  h$ M
  周语同说,“爆炸瓜”本来就容易开裂,有经验的人怎么还会再用膨大剂,给自己添麻烦呢?而且当地种植更多,销量、卖价也更好的是“特小凤”、“早春红玉”这样平均四五斤一个的小型瓜,因为更适合大城市里人数不多的小家庭消费者,大了反而不好卖。 “这种小瓜需要用膨大剂吗? ”& W- v0 `$ w# [- p/ D5 A6 p. S; I, t& _
  但是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些,只觉得膨大剂在事故频发的食品安全上又给了重重的一锤,恐慌心理迅速蔓延。 “瓜爆炸”的丹阳西瓜滞销,“爆炸瓜”产地的东台西瓜也受影响,往南京、上海的销量一度大减,还被长沙和九江等地明确禁入。而其他被“误伤”的瓜农遍布全国。
8 m5 U" z+ ~3 R" M! J8 m5 }' I  江苏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和方舟子等专家先后出来辟谣,一是分析西瓜爆炸很可能是干旱后淋雨造成,与是否涂抹膨大剂并无直接联系;二是说明,并没有证据证明膨大剂是对人体有害的。5月20日,周语同跟着三仓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一起去了丹阳了解情况;薛瑞祥近日也在长三角各地奔波,向商家和政府解释说明。
4 {9 W2 g% ~; b; |  j- X  这样努力下来,舆论环境有所缓解,但损失已经造成。周语同说,前一向当地西瓜销往南京、上海的价格每斤比往年跌了4毛钱左右,以亩产平均6000斤计算,瓜农每亩的收入就要减少2400元,一般的规模种瓜户平均种30-40亩,收入减少至少7万;加上今年干旱,投入的灌溉成本增加,损失就更大了。6 e9 I* V, y6 ?! a$ `+ O% y9 v& a
  所幸的是,东台销往长三角之外地区的西瓜受影响不大。来自山东的老张一行四人前往同属东台市的?港镇收购西瓜,他们连丹阳发生了“瓜爆炸”都不知道。山东临沂的小赵到官苴村来收西瓜,就卖到距离50多公里的盐城的另一个县级市大丰,他的收购价和往年也没什么差别。“我知道膨大剂的事,不过大丰的人比较信任东台瓜,虽然怀疑的人也有,影响可能不大吧。 ”他说。东台的二茬瓜不久也要上市了,薛瑞祥说:“我们的西瓜有品质,有信心,我对今年的情况还是乐观的。
* Q! h* @0 ~7 L; B  村民普遍外出指导种瓜,光凭经验有风险9 ~, b& P" W1 j7 @, w8 m
  给丹阳瓜农刘明锁推荐膨大剂的技术员周茂才,今年61岁,正是官苴村的村民。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并不知道膨大剂的相关知识。薛瑞祥评价道:“他不是经过认定的技术员,是因为种瓜经验比较丰富,被丹阳当地请过去的,叫‘师傅’比较准确。 ”. K* ]- d0 h+ L+ H4 h% u
  周语同介绍说,官苴村村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西瓜,自己摸索研究,“可以说整个三仓镇甚至东台市的西瓜栽培技术都是从我们这里起步的。”从他自己最开始推着自行车到邻村卖西瓜,到现在大棚普及,许多瓜农每年每亩地能收入一万元,他认为村民的种瓜技术是过硬的。他说,大约1993年时,他亲眼看到,官苴村的西瓜栽培技术比当时江苏省农科院推介的技术“领先至少十年”。( L6 G) H* X% b! c/ {! d
  他告诉记者,由于种瓜技术好,村子里有80%的人都在周边承包瓜田种瓜,总共有1万2千多亩。他的同学周增斌是种瓜面积最多的大户,总共承包了460亩瓜田。还有不少人自己不直接参与种植,就以个人身份到外面做技术指导,比如梅桂风的丈夫周语明就在泰州姜堰指导种瓜,每月能拿4000元工资。周语同说,不仅是江苏,官苴村的瓜农还把技术带到了福建、上海和四川等地。
1 T0 o2 e1 U" l7 ?- ^  不过,他认为就算有了技术指导,也不能冒进。“我们这里有多年种瓜经历的人也才平均种30-40亩,丹阳那边从来没种过瓜的一上来就种20多亩,步子走得太快了。”他说,正是因为经验和技术缺乏,才会出现大面积裂瓜和裂瓜之后的不知所措。1 F& u$ J% h4 H; H* `* d+ h' e
  兼任东台市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的薛瑞祥也肯定了瓜农多年经验的可取之处,不过他同时认为,各地想引进种瓜技术,还是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荐更加稳妥。他说,从2004年开始,东台西瓜的栽培技术已经得到质量监督部门的标准化认证,是有保障的。 “只看个人经验,还是容易出岔子。 ”5 Y7 @* D, k0 ]+ z) s. q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U8 y+ X! c# a$ Q) N- Z' t# F" b5 V: d& k2 Y9 K; f; O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4 日 04:00 , Processed in 0.0263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