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t. G$ l) F. b! S4 s
l$ l( I8 p, Z& { % Z( C# z$ |% m; o# i8 a9 C) B
港府派钱方案以弹性处理为原则,若时间许可市民随时提前有钱落袋。 图片来源:《大公报》
0 ]! e! n5 {& e( ]" x9 P$ g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市民引颈以待的政府派钱方案即将公布,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打算在9月1日开始,透过银行和邮政局进行登记,年满18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最快年底前有6000元(港币,下同)落袋,若时间许可不排除提前派钱,方案以弹性处理为原则。一年内不动用款项的市民可一次性额外获发300元;已登记但其后身亡者,也可透过家人代为领取。
4 {$ t# @: o+ N l- G; M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今年3月破天荒提出派钱方案,决定向香港18岁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派发6000元,涉及约370亿元;而居港未满7年的非永久性居民,每名合资格者可通过关爱基金获派钱,涉款约15亿元。港府早前已咨询各政党的意见,打算日内向香港立法会提交派钱细节。议员普遍希望政府尽快订出派钱细节;并建议将18岁的界线定于年底之前;以及鼓励市民储蓄等。2 ]) t* e& Q, i' H+ K4 n+ X
据了解,港府打算透过多间银行向巿民派钱。本身有银行户口的巿民可于9月1日起,分批透过银行进行登记,向政府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和银行户口,经银行交回政府核对资料后,其户口就可获注资6000元。由于审核需时,市民最快要等到年底才有钱落袋。不过,已有“生果金”户口的长者,由于政府已掌握他们的个人资料,所以他们可提前获发6000元。" }% ^% m5 h+ k$ H0 N- h* [
年龄界线 暂未有定案
* a- {" @. g8 Z, q0 [! E$ r+ z8 t% w 至于没有银行户口的巿民则可透过邮政局登记,同样经过港府审核后,将以邮递方法向市民派发6000元支票,有关做法同样适用于居住在海外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另外,为免派钱做成实时通胀,港府鼓励市民勿一次过从户口提取6000元,若市民一年内不动用该笔款项,就可一次过额外获发300元。: m4 q+ U; `. {2 y$ @
有关18岁的界线问题,有建议订于今年8月1日通过拨款后为界线,但也有不少意见认为应订于今年底,即今年内年满18岁的市民都符合获派钱的资格,港府至今未有定案。另外,如已登记人士在政府审核资格期间逝世,其户口同样获发6000元,即可由其家人代为领取。4 b7 l4 M* ]: l0 _% _+ m4 e
从善如流 注资变派钱3 I+ s% f: ]2 d- i, \" U; @
派钱方案曾引起极大争议,起初曾俊华在财政预算案公布,建议向市民的强积金户口一次过注资6000元。由于市民未能实时受惠,惹来各界反弹。曾俊华后来顺应民意,决定向市民派钱,但细节有待落实。
6 ]+ o9 ]) L' w. i) S, I6 z 曾俊华在2月23日公布,财算案建议向强积金及职业退休保障计划成员一次过注资6000元,公积金户口及长俸制公务员不获注资。各界实时对有关建议有很大回响,曾俊华当时坚称预算案无修改或“微调”空间,维持注资强积金方案。其后,港府宣布,原来不受惠的津校及补助学校教师的公积金户口也获注资,长俸制公务员维持不获注资。- ^2 ?% J+ p1 u. m! x
不过,各界认为港府未能实时与市民分享成果,建制派立法会议员集体与港府谈判。曾俊华在3月2日决定顺应民意,取消注资强积金建议,改向每名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派发6000元。
: I- T: m/ Q6 X6 _; ^& r.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 E( t7 _" p. o" ]* e
3 l" m2 A9 ^* S6 @$ Q-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