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 r8 v- ^6 o" i+ d& g0 I$ u# _! X! _2 R2 A V
中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记者王凯山)据经济之声报道,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业内资深专家建议,中国应该大力提倡巴氏奶,消除现有常温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C' E, D3 k; D" M
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 ^* X& [2 L% ?" H% z, Y 素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在2010年以前,我国牛奶的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而蛋白质是每百克2.95克。2010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时,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意见,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意见都没有被采纳。他认为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8 S5 v1 l( E5 ^! g# Z+ N
王丁棉:“提了20条意见,只接收1条。伊利、蒙牛包括生奶、常温奶、巴氏奶这样的标准是他们起草的,把很多东西都塞进去:细菌总数调到2百万,甚至蛋白质调到2.80。”
7 q ~6 V. D# b7 x. x4 ? 王丁棉介绍,过去中国的牛奶质量标准在世界范围就不算高,如今中国牛奶质量标准,其中的细菌总数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在他看来,这样的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7 R0 Y: R( X" s* w$ {
王丁棉:“这个标准是世界上最差、最低的标准,像蒙牛出口都退回来啦,出口转内销,牛根生走后门,把牛奶推到广东,在广州消费啦,2500吨呐。”
7 x9 X N+ N- Y 中国奶业的现状要取决于国情
! D9 b+ E; p1 j) N 对于王丁棉的这些说法,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并不认可。作为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那达木德认为中国奶业的现状要取决于国情。
$ ~( L: ?7 D$ c- R 那达木德:“我们国家72%牛奶和72%牛奶都是散户饲养,散户生产。产奶旺季,春季和夏季这两个阶段,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2.95.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品企业按照2.95国标来执行的话,这样的牛奶都要到倒掉。农业部做了大量的调研,主要从国情出发,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这样把标准降低了一下。”
/ O# t3 o& Z5 J5 ^ 同样,牛奶中的细菌总数上调,也是考虑到农民散养奶牛的环境现状:
7 k( G( e6 \- I8 Z4 v3 O 那达木德:“养殖环境比较差,这就包括乳房炎的发病率,这样细菌数真正按50万来规定,也是绝大多数达不到标准。在这样情况下,定格2百万,就能保证奶农生产合格的奶。”6 r9 y2 I$ A+ p' a/ f. @' k5 S- V
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 显然不安全5 m0 M) a/ X4 Z
为了奶农的利益,降低牛奶标准,会不会以牺牲众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代价?面对记者的疑问,那达木德这样回答:
; l. ^2 j! w" b2 u/ M2 N 那达木德:“我国70%牛奶全是液态奶,喝牛奶的目的就是让国民获得优质蛋白和补偿钙,这两个目的通过常温奶完全可以达到。”
& G3 R8 a/ k% p+ C7 j7 m# Q" m 我国把在牛奶加工过程中,137度高温瞬间消毒杀菌制作的牛奶称为常温奶。这样的牛奶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60度到85度缓慢加热杀菌的巴氏奶形成了两大阵营。那达木德承认巴氏奶是中国奶业发展的方向,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物流条件、冷链条件和储存条件在现有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常温奶。
' z4 |7 T+ x; Z 曾4次参与国家乳业标准制订的,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明确告诉记者,在现有标准下生产的常温奶,由于存在有害菌,显然不安全。
% [; l% b8 N" Q/ m0 S 魏荣禄:“如果有害菌的话,200万里边,它的代谢产物是有害的。那么有害菌代谢产物,杀菌是消除不了的。所以这对人体的安全是有害的。所以细菌数越高,安全系数越低。”( x4 ?! r/ G$ K
魏荣禄提出,未来我国需要大力提倡发展巴氏奶,而牛奶的质量标准不能只限于产品标准,更关键要规范生产工艺标准。
6 l0 z' e) V' o) V 魏荣禄:“控制就要控制在前端——生产工艺标准。在国外有些国家都有一百多年的法定标准嘛。”. }" y* k- m; |) j: U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N* S) ?/ n. n" N/ Z
& c" r- S9 U2 f$ X! G0 D+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