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19|回复: 0

三峡集团称三峡工程增强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19 日 23: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 f: b8 Y1 N9 u/ v" E" R) \  {; r" o* Z% T  ^. W

: ?9 s* }+ Q  m4 R# N, V1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M! g7 ?" `' F" ~' [+ y8 D0 m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提供的水情信息显示,截至6月8日20时,三峡大坝上游水位降至146.35米,仅高出145米防洪限制水位1.35米,三峡水库呈现出“库容走低”的态势。图为6月8日三峡大坝坝前及副坝水域的水位情况。中新社发 王爱平 摄
: M% W8 r: M2 ?$ N5 Q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阮煜琳)三峡工程能抵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洪水?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陈飞19日对此前不同版本的三峡工程的防洪标准进行了解释,并表示,说三峡工程能抵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面对万年一遇的洪峰,三峡大坝主体建筑物仍然是安全的。
* F1 n5 J+ v) F1 u' S' S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19日在北京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指出,三峡工程是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首要功能是防洪。陈飞在发布会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三峡工程的防御洪水标准,是根据此前长江流域的调查洪水和记录洪水确定的。
- s  R' i! l$ U. P3 d* `  陈飞说,说三峡工程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是指三峡大坝可通过自身水库调蓄来保证下游荆江河段安全行洪。三峡工程加上三峡中下游的堤防工程,可防“百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加上三峡中下游的堤防工程,再加荆江分洪区配合起来,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万年一遇”洪水来临的时候,也能确保三峡工程的安全。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说三峡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或“百年一遇”洪水。
* n6 \2 `+ J9 U  报告说,“万年一遇”的洪水峰值为每秒11.3万立方米。“万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是三峡大坝的校核工况,面对万年一遇的洪峰,三峡大坝主体建筑物仍然是安全的。
* B2 [* j. t  {2 w8 h  陈飞说,1870年的特大洪水,是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均调查到可靠的最高洪水位。资料表明,1870年(清同治九年)7月间,长江上游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嘉陵江中下游、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数百年来最高洪水位,宜昌河段洪峰流量达每秒10.5万立方米。  _5 G! @& b2 a6 z4 H
  报告指出,三峡工程增强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2003-2010年,三峡枢纽累计拦洪蓄水324.38亿立方米。2010年,三峡集团累计拦截洪水266亿立方米。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计算,按新中国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堤防加固和三峡水库建设投资比例分摊,2010年三峡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为266.3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经济效益213亿元,间接效益53.3亿元人民币。(完)
2 b, d0 `" g- C* \1 U' {, ?  三峡集团:首要社会责任发挥好三峡公益功能
) l/ ^! _; T1 c% i.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F- u: Z# x4 |6 P4 Q: Q
4 O% a# a4 o+ q4 j3 x; T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2 日 21:57 , Processed in 0.0261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