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双方协议8 c# G: ~8 N* ]) |; T1 q
4 }7 A0 E7 h' k$ i, R( t8 l2 c【误读】 婚前首付婚后贷款买房归产权登记人,对女方不利。
4 a3 p4 r3 ~: [0 A2 A/ ~+ L; d8 F3 A! _0 b# f
有人质疑,由于我国当前的婚姻状况通常是结婚时由男方出钱首付购房准备婚房,婚后由两人共同还贷,此种规定实际上让女性离婚后人房两空,降低了男方离婚的成本,不利于女性婚后财产权益的保护。
- s5 ^9 Y+ O4 R% b& V+ n: z+ s, s! a' M9 Q- C9 w& D" K4 K
【解读】 陈法官说,实际上,该条文并不是对婚前首付婚后还贷情形按照单一方式简单机械的处理,而是按照尊重当事人协议优先的原则,即离婚时双方可以就房产处理优先按照双方协议进行处理。即使在不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法院也只是“可以”判决房产归产权登记的一方,并非“必须”,裁判时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婚姻法的相关原则权变处理,并非一定对女方不利。
$ }; N1 P. J# W# i4 Q9 \- A- O T: u# t- Z5 A' O% G! z
此外,在分割共同财产时,是按照婚姻法中“照顾子女及妇女权益”的原则。如房产归男方,女方在离婚时存在住房困难或生活困难,婚姻法也规定“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 `# ]0 Z& v! G& s5 [ U! w$ ^% Y
2
8 e+ D+ E" g8 U( `1 ^- c" _ d' I
明确财产关系利于定纷止争
4 A& @1 z" N7 k; |' `0 u
. r2 \4 _0 W5 L) M3 M【误读】 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属己方子女一方个人财产,助长男方外遇及离婚冲动。% q4 v+ K" e2 o* y
- h! z% N3 j8 s# g
司法解释中的这项规定,的确改变了以往父母在婚后赠与子女房产时,没有明说归哪一方的情况下一律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的通常做法。有人质疑,我国新婚夫妇结婚时通常都是男方家长出资准备新房,应该是赠与双方的,如果仅属于男方,使男方离婚成本降低,助长男方外遇及离婚冲动,即使男方犯错,也无非给点补偿就能占有已经升值的房产,女方将不受保护。8 ~+ a3 J8 b; h3 Q7 Z
2 J1 T; `* g2 w* @, J4 z【解读】 陈法官认为,实际生活中,父母出资为子女结婚购房往往倾注全部积蓄,一般也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时一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侵害了出资购房父母的利益。将房产登记在出资购房一方父母的子女名下,视为只对一方的赠与比较合情合理,兼顾了中国国情与社会常理。这种做法,将财产关系摆在明面,避免了因感情模糊了产权、离婚时纠纷复杂的现状,从长远看有利于婚姻的理性和稳定。8 H& F* f, T6 l9 \& G8 N* |& Y4 T
; z+ S. e, A* I1 S
此外,上述规定并未否定婚姻法中“离婚过错赔偿原则及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如果男方出现了外遇情况,离婚时女方生活及住房困难,即使该房屋是男方父母赠其个人的财产,也应当依照婚姻法规定给予女方经济帮助及住房保障。 A' z. S7 K7 \* G
9 q& W5 c# X( i& N: \3 ~1 J. A2 ?% b2 u u
7 V9 E4 Y0 v0 }
赠与前想撤销符合公平原则! |8 E8 D4 v5 [ p
( n2 t9 o* u; }7 k6 @1 [% C% i3 F
【误读】 婚前或婚姻存续期间赠与对方房产过户前反悔,不利于保障女性权益。
; r) I- H& U h" R9 a7 n' C( r: p6 E
该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向另一方赠与房产,在过户前反悔,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规定处理。一些声音认为,如果男方当初答应给女方的房产可以随意反悔的话,将不利于保护女方财产权益的保护。, @2 H8 n7 f3 p- q1 v& K, x7 w6 p
# T4 D o$ R, [2 Q. C8 g' A" |" C+ J
【解读】 陈法官表示,事实上,对于当事人之间发生的赠与合同关系,均应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处理,即使是准夫妻和夫妻之间也不例外。保护赠与人在赠与前的任意撤销权,是符合公平原则的,属于世界通例,并非刻意不保护女方获取房屋的权益。对于男方同意赠与女方房产而且办理了公证手续的情形,男方不能任意撤销,女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F5 R) k% m j* b; |9 r& M0 P+ w) N! z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办理公证手续的赠与合同,男方也并不是必须无条件履行。法院会根据赠与合同是否附有赠与条件、赠与人是否穷困、赠与人是否具有法定撤销权的情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赠与人是否履行赠与义务,这对于男方的合法权益也是必要的保护。9 U$ j) A9 O- X; I7 k%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