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吃和馋
img]http://aycu36.webshots.com/image/25235/2004631290849240948_rs.jpg中国美食实在是多。
黄蓉第一次遇见郭靖时,点了八道酒菜,十二道下饭的菜,此外还有四样干果,八样点心。遇上黄蓉这样的饮食菩萨,无怪乎郭大侠要放弃只知牛肉羊肝好吃的蒙古 公主,而死心塌地与黄蓉私奔了。当然,黄夫人不仅会吃,还善于做,煮菜的手艺更是了不起,一碗“好逑汤”便搞定了洪七公,将毕生绝学“降龙十八掌”传授于 郭靖。郭大侠的一生真是有福。
在中国,吃字的意义特别复杂,什么都会带了“吃”字来说。
被人欺负叫“吃亏”,被打巴掌叫“吃耳光”,企求非分叫“想吃天鹅肉”,诉讼叫“吃官司”,,此外,还有“吃生活”、“吃派头”等等。相见的寒暄,他民族说“早安”、“晚安”,而中国人则说:“吃了没有?”
对于职业,普通也用“吃”字来表示,做什么职业就叫吃什么饭,“吃洋行饭”、“吃教书饭”,诸如此类。
至于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烤、有炖、有蒸、有卤、有烩、有拌,真正一言难尽。古来尽有许多做菜的名厨,其名都和名相一样煊赫地留在青史上。
如果中国有一件事可以向世界自豪的,也许不是历史之久、土地之大、人口之众,乃是善吃的一事。中国的菜肴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了。有人使,“中国有三把刀为世界所不及”,第一把便是厨刀了。
“民以食为天”,但看大饼和油条的精致,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饱肚子就算了。烧饼是唐朝自西域传入,但是南宋才有油条。有人把油条塞在烧饼里吃,当时油条 压扁了就又稍差,因为它里面的空气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小孩子于三顿饭以外,每日向母亲讨要几个钱,买食吃;普通大学生最大的消费也许不是学费、不是书 籍费,乃是吃的用途;成人对于父母的孝敬,重要的就是奉甘旨,中馈自古占着女子教育上的主要部分。梨子蒸得味道不好,贤人就可以出妻;家里的老婆如果弄得 出好菜,就可以骄人。古来许多名士至于费尽苦心,别出心裁,考案出好几部特别的食谱来。
谗,在英文里找不到一个十分适当的单词。对于某一种食物有所偏好,对于大量的吃,这是贪得无厌。谗,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上天生人,在 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谗?谗,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谗与穷富无关。
豪富人家,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是因为他这种所谓饮食之人放纵过度,连谗的本能和机会都被剥夺了,他不是谗,也不是太谗,他麻木了,所以千方百计地在食物方面寻求新的材料、新的刺激。会吃才会生活。
生活,从吃开始。开始喜吃爱吃对吃情有独钟,最后不免落得个“谗”的下场。不过,此“谗”非彼“谗”,不必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来个贬义的盖棺定论。人之犯 谗,是在饱暖之馀,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种美味,喉头像是有谗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
上传的缩略图:
>>按这里看更多…
请看以下BT全教程 ^<>^ / :
http://we.ham-radio-op.net/bt/
http://tool.podzone.org/bt/ :P 顶,别让这样的好帖子沉下去! :P 貌似楼上是自己在顶! 楼主的果然是经典,支持楼主!! :D :D :D 值得收藏的好片子! 《鬼吹灯》真正作者成疑点 文化抄袭成风 :kiss: :kiss: :kiss: 楼主好历害,佩服佩服,顶啊! :P :P :P在BT上下载看的,觉得还不错。
感谢楼主无私的分享。 听说这文章很好看 下载来看看 :L :P :) 现在终于
;P ;P ;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