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 年 7 月 1 日 23: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bvs 于 2006-7-1 19:56 发表
5 h# v+ X3 q3 V0 Z. l, h. c' m) o Q; G
摔毛啊
; X- Z- M# V% l& Q% B你眼睛呢
1 Z/ t/ I6 @, [德国佬的脚都伸那么长了
. ]; D! L5 O5 j
% ^+ W6 D4 S ^: s# r
% J. Y+ `" Q- s, {9 G白痴,让权威来说话!0 K; _. a. D9 o
" X/ p l4 U( Q0 }9 E/ ^9 E; A. J6 M! T
: f& w7 z' T9 b9 q8 |# E3 g- y1 ]; r9 ?/ g
2 p$ s. T- A/ K2 x% \
9 |2 w, B0 H, @6 z
陆俊:德阿大战裁判表现良好 马克西假摔判罚无误 9 d/ w8 u# } V: }
% W9 q6 N9 C1 L G$ x; ]7 U
--------------------------------------------------------------------------------
+ U3 l6 L; |2 F" W S/ V
! q2 {! M6 d7 ?- x4 q2 r; |) f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4:10 新浪体育
; I0 ^( \, w" i4 h
2 R$ \4 f: J* `% D- P6 U0 ?* C- P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6月30日23时(德国当地时间17时),世界杯1/4决赛首场角逐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打响。德国队在120分钟里1比1逼平阿根廷,点球大战4比2胜出,以总比分5-3晋级半决赛。对于有东道主的比赛,而且已经进行到了1/4决赛,裁判的任何一个判罚都有可能引起争议。
9 c* t% A! x X" O
I+ t( f' z+ [3 e% {9 r3 \8 E' z 本场比赛的最大争议莫过于终场前马克西在禁区内摔倒,当值主裁判判罚其假摔并予以黄牌警告。赛后,前中国足坛金哨、新浪体育独家特约专家陆俊对这个球的判罚以及裁判的总体表现做了详细的解读和点评:
7 M7 U5 K3 H& A8 Z# ~1 r. I. P3 n h- L$ F
德国对阿根廷的比赛是一场世人瞩目的比赛,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东道主争夺晋级名额的比赛,更为重要的是当今世界足坛两个风格的球队之间的巅峰对决。除了比赛双方外,裁判自然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5 {0 f0 l2 }% i4 u( P
, Z- v( W% P) S5 x
纵观整场比赛,由于这是两种风格球队的比赛,所以踢的比较紧张和激烈,整场比赛的犯规次数也比较多,我感觉裁判员在掌控上吹的比较紧,整体上比较好的控制了比赛的节奏,整体把握不错。
. i, ?6 ` k% L9 V, {5 D$ m
8 h3 p i# w) {% D* w 我认为,从比赛一开场裁判员就对比赛有一个很好的预期。一上来哨子就吹的比较急,2分钟内就吹了3次犯规,使得比赛的判罚尺度和基调基本确定。特别是开场不久波多尔斯基在前场的拉人犯规被黄牌警告,我觉得这是比较及时和正确的。$ ?$ n4 b% ]7 C8 a$ B) W) x# l
& g5 n0 u- J% S* M/ s$ i
这场比赛的最大争议出现在90分钟比赛快结束时,第88分钟,阿根廷18号马克西突入禁区右侧,面对拉姆铲球双膝一软倒地,被判假摔吃到黄牌。无论是从当时我看比赛的观察,还是通过赛后的比赛录像分析,裁判员的这个判罚都是正确的。因为在德国球员还没有触及到阿根廷球员的时候,马克西就已经把双腿往下有意识地跪了,所以判罚佯装是正确的,而且还及时出示了一张黄牌,裁判判罚没有问题。& ], {/ Z: j; m( z. K# u1 ^9 W
7 A" N# U! R% Q0 j Z: E 紧接着出现了本场比赛中另外一个比较大的争议。当时德国球员在阿根廷禁区内争顶任意球的时候,巴拉克夸张倒地,裁判员判罚犯规。当时情形下,阿根廷队员上来向裁判表示不满。对于这个球的判罚,我觉得判犯规判的也是佯装犯规,也就是说假摔,因为阿根廷球员阿亚拉根本就没有打到巴拉克的脸上,只是一个回身动作感觉是在体会德国球员在什么位置似的。 [! x. P' d k. c
; }; P9 `; Z" ?5 q 巴拉克夸张倒地,我觉得对于这个动作的识别是正确的,但没有给予黄牌告。按照规则规定,如果判佯装犯规,那就必须同时要给予黄牌警告。在这两个佯装判罚的尺度上显得有些不一,可能令阿根廷球员有些激动和感到不满。整场比赛而言,斯洛伐克主裁判还是比较好地完成了比赛的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