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由满语进入汉语的词,普通百姓了解它有两条渠道,一是日常生活接触,二是清宫影视作品的传播。前者如满族传统糕点“萨其马”,以及用草填塞制成的皮靴“靰鞡”等,已为人们所熟知。后者如“阿哥、贝勒、格格、福晋、额娘”等称谓,对于广大受众,亦耳熟能详。 + L7 F8 u1 N0 F# z5 i
/ ^- Y# z( i+ U2 p3 C
昆虫“蝼蛄”,俗称“喇喇蛄”。
5 M2 U4 O9 t M) |) g& v; c
) N5 E! X6 q& R8 ]7 U0 {+ Z 生活在山坡树丛中的一种蛙类,名为林蛙,其雌性腹内的胶状脂肪块可作营养滋补品,俗称“哈士蟆”。 ( d& M% b4 V i! W' E
7 P; w0 o' Y6 o9 B4 x) D& I7 o
“喇喇蛄、哈士蟆”之名,都源自满语,为音译词。 4 i' l/ Z4 |2 Y6 P8 @
% K" [" u* L% ~+ u 再如“嫫嫫”又作“嬷嬷”,指奶娘;“妞妞”又作“妞儿”,指小女孩。这两个称谓词也源于满语。 $ s2 F7 w: j* G5 D3 |) Z
1 Z- G; N/ K, @( g/ }+ N0 H
老北京人在反驳对方、表示鄙视时,喜用语气叹词——“姥姥!”这个词儿亦为源于满语的音译词,词义当然不指外祖母,而表示强烈的“不信、不服”的含意,潜台词是“没门儿、少来这套!”
* o; F! p& S3 i9 s1 x2 N
% h$ w" `4 q2 a+ U4 F 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罗嗦、喇忽、骨立、埋汰、扎孤、胳肢、瘆等。例如:
& V- I/ O6 k$ z
* T$ \* d' y2 C V- {; H “罗嗦”指说话、办事不利落。
5 y5 l; A% `3 f, J! e “喇忽”是粗心、疏忽的意思,如:“你这个人呐,太喇忽(lǎhu)啦!” # F9 i. c' S! k
“骨立(gúli)”是称赞物品外形精美。 5 w' \% q1 N8 S; R
0 L/ U( \$ ^# E! a2 Y, ^. D1 [ 东北方言“埋汰”是肮脏的意思。
0 b8 p3 o+ v, C: A7 M) h4 [9 f
. r3 V8 l$ }# B1 Z; h “扎古”是打扮、诊治的意思。
! E. ^2 }3 T9 P 8 S' p$ w+ X& f) c2 k
“胳肢”指在别人腋下、脚心等处抓挠,使发痒发笑。 3 |: K2 h4 d8 ~. f0 q
4 d# E/ M" f8 W( k “瘆”是令人害怕、恐怖的意思,如“这个倒霉玩意儿,看着就瘆(shèn)得慌!”
8 a5 P) o" E% ^ 0 r" M7 A" B! z$ i7 G2 R5 {* t
有一些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徒有音却无固定的词形,例如: $ ^' T) L& Y2 l, S* I+ G
/ b: i% R1 ?! o7 }, J) `& |
哆嗦、颤抖,俗称“deidei”,如“冻得直打(dēidei)”。 " I5 o: `, d( u' ?
" T' q% V$ S0 S. ]
衣服不整洁、不修边幅,被称为“lēte”,如“你看,又是这几个lēte 兵!”
) s" {+ ~6 H l& Y% M
$ f8 I# U7 i: q 有的词即使有固定词形的词,但用汉语也难以解释其构词理据,如“把势”,也写作“把式”,指精通某种专门技艺的人,如“车把势、花把势、老把势”等;又引申为武术,如“打把势、耍把势、练把势”等。这个词源于满语baksi(义为老师),如再深究其源,系来自古汉语的“博士”。 * d3 l$ J; v4 K/ Z, H% b& L
→→按这里看更多文章…体验一下BT下载的快感,学BT必看补帖6 _ 6: Q: ^0 B2 ], {2 t5 S
" B2 b/ e2 z7 x$ A& `5 [1 K1 c
http://dvd.is-a-geek.com/bt/
2 d* J0 n3 B( x# V$ _http://tool.podzone.org/b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