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37|回复: 0

盘点全球“治堵”:纽约地铁、公交24小时运转(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 0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l1 z' p- _0 A; [" A# [8 P
8 B+ X  W, c/ P: k

' i# R2 ]7 f; g( a9 J8 X  D.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6 c2 L8 @! c( e' Z. c. f
当首都北京被冠以“首堵”这个尴尬名称时,“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显现,并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日前表示,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该市交通治理方案。中国“首善之区”将开出怎样的“药方”疗除“沉疴”,公众拭目以待。而在中国各地,为治理“拥堵”出的种种招数,早已在坊间不断激起争论浪潮。
6 G! @8 {3 s, R    堵车成北京市民“不能承受之重”
0 H7 p, H: H6 v# G: ]: c今年国庆前后,北京城多次遭遇严重大塞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高度关注。9月17日,一场小雨袭京城,当日晚高峰,北京140条路段拥堵,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同样的情况,在10月18日的晚高峰再次上演。晚5时以后,二环全线没有一条畅通路段。
. i& K9 g6 _: B& B! v据交管部门统计,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超过450万辆,并且每天还在以1900辆的速度增长。10月20日,面对各方对北京交通世界“首堵”的评论,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此前,北京对机动车一直是“不限制购买但引导合理使用”,这一表态意味着今后北京对汽车消费的态度很可能发生转变,由“引导合理使用”转向“限车”。
0 K# A+ o( w9 N6 t! l, m12月6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外全文发布。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并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此外,为减少市民出行需求,还将鼓励就近就业。$ x; D! p$ \! D/ L% U/ i! }
十二五期间,城市交通问题被列为北京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北京首次将鼓励就近就业作为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提出。建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倡导文明交通理念,强化现代交通意识,鼓励骑自行车出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f  Z4 Q: L7 h+ M: e7 f* }7 ]+ N$ M
建议还提出,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强化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不断完善交通应急预案,建设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G4 Z9 Y' u4 i) |: L
就在建议被公布后,有专家在回应北京鼓励市民就近就业缓解拥堵时就指出,这一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现在北京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市民就业和住所所在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房价的高涨,居民买房越来越往郊区的方向发展,郊区扩展面积如此之大,很难直接跟就业联系起来,除非有一个非常明细的配套政策。
) ]6 I1 ]% D) X4 \
! _1 h, `1 ?" e9 t" I各地治“堵”措施争议中求索

1 U3 l% Y8 v$ \4 y7 s有车族日益剧增,道路拥堵趋盛,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大,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正由中国一线城市快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居民出行常常陷入苦不堪言的境地。据公安部交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越来越多的“堵城”在拷问地方**屏蔽**执政,城市治“堵”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其间种种招数频频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9 o) e  l1 t2 n4 R* _$ H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后启动限行,车辆根据尾号每周限行一天,该措施在实施初期取得一定效果。但两年后,机动车上牌量平均每月激增近一倍,限行成果被消耗一空,堵车现象再次困扰首都交通,能否缓解拥堵也再次成为尾号限行的最大争议。尾号限行是否直接导致北京机动车数量剧增,官方尚无定论,但两者之间不能说没有关系,有媒体调查,四成左右的有车族表示,会由于限行而为家里再买一辆车。于是,尾号限行应该取消或收紧这一话题热度在不断升温。有网友认为,尾号限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反而为老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9 E3 X. _( J! K7 f0 A$ @浙江宁波立法部门为缓解拥堵正酝酿出台一项新政策:要买新车先买车位。尽管这一政策尚未得到当地人大立法机关的通过,但已经引来了各方关注。市民专家纷纷质疑,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治堵招数是否可取。有一网民在得悉该政策后表示,“假设这个政策出台,那计生委也可以考虑出台‘生孩子必须先落实好一套房’的政策,国土部也可以出台‘要走路必须先买一块地’的政策。”也有专家指出,这一政策具体执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停车难题。
2 t4 `0 I5 Q. V' a* R上海多年来一直实施的是“牌照拍卖”政策,每个月发放一定数量的汽车牌照,消费者通过拍卖方式获得。这一制度的漏洞是很多在上海的车辆挂上外地牌照就可以逃避限制。现在,上海仍是中国最堵的三大城市之一。而广州、杭州、深圳则纷纷提出征收交通拥堵费的设想,但这一设想曾经在国内遭遇过巨大阻力,所以时至今日,也未能被实施。+ I6 j; S8 w. f* q# p6 w9 o/ ~6 r
中国各城市拥堵现象未绝,“治堵”仍将漫漫上下求索。有专家提醒,未来北京乃至全国将会继续面临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好的办法是改变道路规划思路,即在现有最拥堵或者说交通压力最大的主干道之间修更多的支线道路,从而将新增车流以及现在最拥堵道路周边的车流吸引到这些新修道路周边,并有效地为主干道分流,使城市所有道路的交通容量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减少拥堵的目的。, Q" u+ ~& Z3 B3 u6 F9 n6 V2 j

6 M2 N' _- e5 ?, T! a, h9 Z汽车产业繁荣和城市拥堵的隐忧
. R  {& \) w3 J' o5 ~: u
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却日益加重。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中国社会也昂首迈入“豪堵”时代。! B  B. N; t  U7 b% X# b/ D; S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月最新发布的数据,2010年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4.1万辆和15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0%和 25.47%,仅前10个月国产汽车的产销量就已超过2009年的全年水平。中汽协预计,今年全年国产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700万辆,将一举刷新美国此前保持的全球新车销量最高纪录。
' L# {# g0 r* c' w; F: k( b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800辆左右,欧洲和日本的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500辆至600辆,而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25辆左右。中国较低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也恰恰说明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会有更多的家庭达到买车的最低门槛,这也将带动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增长。
. N! f' X/ l  G$ n. J1 H4 h然而,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城市拥堵这一隐忧却不断显现。根据公安部交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 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700万辆。而当机动车保有量达500万辆和600万辆时,假设不采取限行措施,高峰时拥堵时间将超过5个半小时。而即便采取限行措施,拥堵时间也将达到3小时至4小时。0 o( A, u+ P/ Y4 u8 U4 o& j9 Y: e  P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最近曝出最新研究成果,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交通拥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与升级和经济、人口、产业、空间等宏观因素的联系非常紧密。有专家预言,今后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堵车会成为常态,对于这个线性发展的变量,各方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
: O+ M# \' \7 Z' S- ~& A' w7 e: n1 m+ r& I3 S
中国已吹响破解“城市病”号角

0 x+ L$ z/ n3 A- N3 b就在各地探索城市交通解决之道时,亦有国家层面的政策信号传出。10月下旬,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优先发展,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这将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治上的保障。征求意见稿提出,城市人民**屏蔽**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的技术条件、交通流量、出行结构等因素,开设公共汽(电)车专用道,设置公共汽(电)车优先通行信号系统。
/ L& S- [' c  d: l. d8 K+ y5 Y北京市委书记刘淇11月30日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讲话时表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北京市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北京市将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刘淇的表态,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各大网站均以醒目标题突出转载,足见社会对北京交通问题的高度关注。) f2 N- w8 E3 }% C3 p
不难看出,北京的“治堵方案”之因此如此受关注。一是由于北京的首都地位,二则,这个经过“国务院原则同意”的方案,或也将成为中国大城市治理城市交通的一个样本,以供借鉴。
, a  U3 n( E) Y) R0 p9 O2 c- k“交通拥堵”被媒体列为中国六大“城市病”之一,今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特别提到了要“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可以预见,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等,必将成为中国推进城镇化,促进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期间势必会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
% q" g- P/ L+ f) D0 `& E
8 c! D2 {$ p. d+ O# ~盘点世界各地治“堵”样本

- t. W8 C( x& g: n7 }马德里:宜居城市的动脉系统4 S4 i0 |$ L  [0 v: {3 a
西班牙拥有全世界第二大高铁网络。马德里的地铁比30年前扩大一倍,而每辆公交车都能够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实时了解路况信息。从马德里市中心去机场只需要乘坐1.5欧元的地铁,8分钟到达。而通过高铁,更是构成了3个小时的国内交通圈。- Q, s, Y- s6 b/ |: I# [
    香港:不堵车是交通最大的人性化! P0 K* j& E0 h8 F
香港是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采取鼓励公交的政策,购车虽便宜,但用车极贵。在交通法规上,香港倾向于重罚违规。行人闯红灯,罚款以上千港元计;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会受到重罚;对机动车闯红灯的处罚更不用说。在繁忙的路口会细化红绿灯设置,即便不太宽的马路也尽可能分段控制,一条道路上相反方向的人流和车流也尽量用两组或多组灯分段控制。有时候一个十字路口会有10组控制人流的红绿灯。4 v9 }: l. E2 i9 o0 Z
    东京:立体交通严格执法双管齐下  Y. d  m- A7 j, h4 z1 o$ s
日本东京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集中了日本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拥有各类机动车约450多万辆,但平常却很少遇到道路被堵死的现象。东京拥有完善的立体化道路交通体系,在硬件方面缓解了拥堵问题。目前,东京的公路网主要由3条环状总长320公里的高速公路、10条国道和数百条普通公路,以及1222座总长 72公里的桥梁、112个总长37公里的隧道、735座总长42公里的步行天桥等构成,总里程长达2.4万多公里。% e, i/ c! L9 E; g
3 a% G% K) Q+ _7 `6 a$ W  J0 O
伦敦:只要进入拥堵区就高收费

+ N& Q5 J# ^% J1 d0 w  m在解决拥堵问题上,伦敦最著名的措施就是收取“交通拥堵费”。对许多伦敦居民来说,开车时必须注意前方是否有标注字母C的收费区,一旦越过界线,便须交纳 “交通拥堵费”。收费区是伦敦市中心交通最繁忙的地方,也是过去拥堵最严重的地方。数据显示,这一政策使得伦敦市中心的交通流量减少了21%,与收费前相比,每天进入伦敦市中心的车辆减少了7万辆。
$ a0 k, Z5 @7 @, Q  }  G! u4 z, D    纽约:地铁公交全天24小时运转4 \* [: m" E; t8 y% P
美国是世界上汽车最多、最普及的国家,号称“车轮上的国度”。在全美各大城市中,纽约居民走路或利用公共交通上班的比例是最高的,纽约人均碳排放量在全美大城市里为最低。纽约共有24条地铁线路纵横交错,468个车站遍及全市各地。工作日每天平均运送500多万人次,比美国其他所有城市地铁运送的乘客总和还多。纽约还有5900多辆公共汽车,很多地铁和公交线路都是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运转。
3 t0 Z; p1 ]$ _" r% _
/ ?, N; \, e# ]2 k8 ?$ W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12 日 14:49 , Processed in 0.0268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