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75|回复: 0

民间发明人陷入困境 卖房子啃咸菜只换来奖状(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 04: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U4 n) E  q/ x% |- [
0 v( q7 Q% s: o: s2 |7 B+ s

" g( _* N- h$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7 l; p* h$ n. y% |: j6 Z刘恭信搞一辈子发明换来一桌子的奖状。记者 何晓刚 摄8 a' `9 \# `! b, Z

" J' ?; T& `7 G5 \,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6 U, I% h1 F4 U* s6 v% a. C
李玉明与他手工打造的潜艇。记者 胡伟鸣 摄
2 ~) k0 r7 \+ ]; @
7 `# G  C) G; f/ R,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R$ \  |7 |( ^
任文林认为,若以小红旗示作侵他专利权的地区,可以插满背后的中国地图。记者 胡伟鸣 摄; j8 e7 Q; R- A6 P  [

: q/ m) X! h. b0 U6 D3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A) k7 X2 [+ }7 K
看着一堆堆证书,叫民间发明家何昌盛没法不激动。 记者 金思柳 摄
7 M* o4 @+ g0 h: n6 d: N( e; x 啃咸菜 睡车库 卖了房 离了婚 痴迷发明群体穷困潦倒" P3 N  q9 M2 d3 j* S
  民间发明人陷入“中国式魔咒”

  G5 w* j( Z. ~4 m, L+ c# E53岁的黄谷,自嘲一辈子在“啃老”,生活至今靠年过九旬的父母贴补,女儿读书的钱是爷爷奶奶掏的。+ {* X# f* }& t
  黄谷曾在省财税职业学院当老师,后来迷上发明,办了病休,先后举债七八十万元,拿了一堆专利,发明的“远红外电热鼠标”,获全国发明博览会铜奖,生活却从此穷困潦倒。  A; L1 V* g2 r& I0 e  N9 O
  不依赖任何企业、机构,在自生自灭状态下独立搞发明,俗称民间发明人的非职务发明人,处境多与黄谷类似。武汉“农民发明家”李玉明,曾登上“世界发明名人录”,多项专利获奖,还到世博会搞展览。为搞发明,他卖掉了家里三栋房子,欠下十几万元债,现在一天的生活费不超10元,午餐惯常就咸菜吃米饭。曾当过家具店老板的杨楚樵,迷上发明后命运陡变,离了婚,失去了房子,近10年间,大部分时候睡在车库里。
1 x0 N& A1 u3 y0 F, V" G  e4 R8 u4 }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民间发明人近万。市知识产权局专利处处长姚勇说:“武汉民间发明人专利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不到5%。这么多年,我没见几个发财的。”- Z1 i: m" y3 x$ W
  不独武汉,全国民间发明人的生存现状也整体堪忧。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鹿大汉曾称:“我们国家非职务发明人普遍处境艰难。”甘肃“专利第一人”孙生灵,搞发明30多年,拥有108项发明专利,没一项被转化,租住屋内只有一张破桌子和两张床。南京“发明大王”徐庭中,有100多项发明专利,栖身8平方米的阁楼里,月生活费212元。
3 c3 Z- F& C- ^+ l9 P  民间发明人贡献良多。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邹定国向记者介绍,这些人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约占全国一半,仅今年前11个月就达30多万件,是我们国家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c# \. O+ v; Y' Y  武汉大学创新课指导老师王晓进昨天评价,中国民间发明人如此赤贫,在欧美发达国家不可想像。以美国为例,专利会由专门机构向企业、实验室等推荐,或被转化,或作升级研究,能很快“换”成钱,发明人生活基本无虞。6 b% J& _! s, N1 R+ }
  “民间发明人普遍贫困,已经成为阻碍创新发展的消极因素。”省创新研究会会长袁伯伟说,“最终,这都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属于我国和民族的悲剧。”( A( M7 A" h1 |7 b. m4 V
8 H- J& Z/ }! h2 p
 全国各地民间发明人搞创新如“飞蛾扑灯”
3 Y8 L0 p* q( z# D: `  b  普遍面临“发明致贫”境遇
0 f, N. y- S4 \3 A: g
  手握数项发明没能带头致富,却生活困难,这是目前我们国家非职务发明人的普遍生存现状。据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鹿大汉介绍:“无论从成果转化情况还是生活状况来看,我们国家很多非职务发明人都属于弱势群体,普遍处境艰难。”
" Y: l; r1 v6 q% I% B5 F  在吉林,2004年,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780名专利发明人中,有700余名没有从专利中获得经济利益;5000位发明人中,有近3500人债台高筑。
( \) v0 |2 H* A. U4 ]: f  在安徽,手上攥着三项发明专利的李孝龙说:“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很无助。孤军奋战、势单力薄是大多数发明人的生存状况。”该省民间发明人的专利成果实际转化率不到5%,专利成果转化的数量少之又少,大量专利申报成功后却被打入冷宫。3 A2 s- b. y, S: \6 c. c3 m
  在重庆,数千名民间发明人中大多生活窘迫。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虽然手中掌握着致富的专利技术,却过着清苦的日子,有的甚至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陷入社会边缘。知识产权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不少民间发明人来申报材料时,交过来的审核费都是零钱,看着让人心酸。% E" V: W$ w& F/ R+ o
  在河北,民间发明人十有八九陷入贫困。封国玉是一个热衷发明的“痴人”,潜心搞发明20多年,不断有新发明问世,然而,他因“不务正业”被原单位辞退。妻子嫌他搞发明不顾家,早就离开了他,还带走了当时才3岁的孩子,至今,他已近20年没见过孩子。10年前,他为了补贴专利,把房子租了出去,自己一直跟着姐姐、姐夫生活。$ m6 H8 g) C2 ^: p
  在深圳,很多民间发明人,他们大多身怀绝技,发明、专利一大堆,每每由于资金缺口、社会关系缺乏等,发明成果难以得到转化,耕耘虽多难以获取收益。他们中还有很多人,则由于急于将发明变成产品,屡屡上当受骗,以致倾家荡产。
1 y$ a# L5 M# b/ a5 u9 u9 F5 Z  在湖南省,近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 |' E# h0 R% x- y) B
 民间发明人的穷困群像
- `1 J  \+ }( P* l5 n3 P5 l  追梦几十年 投资打水漂 末了一贫如洗

4 @3 i$ ?; @. s+ K" o  追梦发明几十年,手中专利一大把,末了却投资打了水漂,债台高筑,不被人理解,反遭人耻笑……
- x/ D2 t4 z8 `1 u" b" b  在武汉的街巷里弄,散落着一批穷尽心智却生活窘迫、几近自生自灭的民间发明人。创新发明,没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3 C" K% |) c. C
  近两个月时间里,记者持续寻访,实录他们充满辛酸和艰难的现实处境。
' q7 y8 E% E/ Z2 S( ]3 k' k7 t$ x
$ k$ T9 W* v5 k& |8 n1 ~  刘恭信:武汉第一批专利持有人
7 `0 J+ w* h6 y. ^- p  B  半辈子发明“赚了”一桌奖状

  p1 |6 L% |2 B' V! e6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只有初中文化的刘恭信,就是我市第一批专利持有人。他拥有的十多项专利,几乎都变成了产品,如双帆布躺椅、折叠床等。$ `; [3 k# i* \" j
  2003年,他发明了新型伞骨结构帐篷,获得国家专利,按几下按钮,帐篷就可像伞一样撑起来。一个可容纳20个人的帐篷,一个人就可在几分钟内装好,效率较传统帐篷高出十多倍。随后,他又花5年时间,将图纸上的伞骨结构真正做成了产品。汶川地震时,他给国家20多个部门发出信函,提出愿免费贡献自己的专利技术,但未获回应。
8 o- `9 N; A3 Z' ]2 @7 A8 j  记者联系多次,刘恭信都不愿接受采访。经多番周折,记者才找到他位于武汉老邮电局职工宿舍的家。走过窄窄的楼道,敲开一间白天还点着灯的黑屋子,记者看到一个满头乱发的老头,正扶着卧床的老太太喝水。! b) I' y( n1 I+ N# Y
  刘恭信一脸为难,说老伴病了,家里太乱,不好意思接待记者。他家有两间小房,一间摆满了书、图纸、奖状,另一间房的地上,零乱放着锅碗瓢盆,房里有一台老式的单开门冰箱。身着破工作服的刘恭信说,搞发明的事,辛酸很多,不想再提了,他已砸了模具,已申请的专利也不再管了。: b8 A! _' c6 {1 }1 O" s
  他指着铺满一桌子的奖状说道,今年62岁了,搞了半辈子发明,就赚了这一桌子的奖状。: Y( \& B) v+ [" C! _3 L
  “潜艇狂人”李玉明:午餐就着咸菜吃米饭) U0 {8 }. T$ Q$ j4 G
  疼痛的呻吟声、铁皮的敲打声、电焊的刺耳声……就是在这难以忍受的声音里,著名的“农民发明家”——李玉明,迎来了古稀之年。每天,他一边照顾瘫痪在床、不时喊疼的老伴,一边和一个电焊工制作着他的潜艇。
) ]0 z3 @, c8 J" X8 Q6 T5 E  李玉明,原是武汉市大桥鞋厂职工,小学文化,却在上世纪90年代,便获得了多项市**屏蔽**颁发的发明奖。上世纪90年代末,他辞职“"下海”"创办研究所,专职搞发明。为证明他的“新型鳍板式潜水器”,是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一般的重大发明,他付出了所有。( J% z% n4 F+ ?% }
  十多年的潜艇梦,让他登上《世界发明名人录》,获奖无数,甚至让他走进世博会搞展览。可代价是卖掉家里三栋房子,欠下十几万元债务。老伴生病无钱治疗,儿女们抱怨不已。
* T# o  [0 @0 y" g% Z; @: M- h  记者采访他时,时值中午,他正和电焊工就着咸菜吃着白米饭,老伴的病人餐是馒头和一盒快到期的牛奶。20年前,他曾发明热水器混水阀,但家里至今未用上热水器。
3 n8 A# i8 \$ e6 R& h  g7 w/ e6 K  痴迷发明,未使李玉明得到尊敬。反倒由于每天电焊造艇噪音扰民,不断被小区居民投诉。采访时,很多邻居前来对李玉明指指点点,说他凭一己之力,发梦造潜艇,弄得家徒四壁,连累妻子儿女,是疯子才干的事。
3 H7 ~: X9 |5 f. L- [: E 民间发明人
4 v; ^; C5 ^, r3 F+ @3 ~  撑起中国一半专利
4 ~. g* d0 L& d, q0 ~  没拿**屏蔽**分文科研经费 急盼不被漠视

+ F) e% Z2 A" K* g  “民间发明人普遍出现人生悲剧,民间发明大量被浪费,是由于我们国家长期缺乏独立、权威的科学评估机制。”省创新研究会会长袁伯伟表示。
, C7 `6 p! j5 m5 G+ V/ ]  他认为,我们国家的科研经费分配很不科学,有的领域经费充沛,有的领域又分文没有。许多重大科技计划,从策划出台到预算、实施、完成,都是各部门自己确立、验收,缺乏事后的评价。而面对民间发明人又表现出冷漠,打击了民间发明人的积极性。* X4 |, e- t2 l6 M' _. ~# k
  “我们国家有一半的专利,来自没有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民间发明人,他们是积极创新的主体。”袁伯伟呼吁,**屏蔽**需尽快建立科技或者专利评估的机制,以及独立运作、集合多方权威的评估机构。当发明人申请到专利时,不要置之不理,要对专利的科技含金量和市场潜力进行分级,并给出相应评语,甚至评估价。再按照评级,将有价值的专利,推荐给相关联的企业使用,企业使用后付费给发明人。”! W  C; G; d5 H5 R
  “这样的机制,可以快速转化民间发明人的科技成果,也能指导民间发明人不要误入歧途,避免对没有价值的专利技术,仍作全身心的投入,最终悲剧收场。”袁伯伟说。/ `# F! s' E, k% F6 i
  他说,这种投入和尝试,对武汉建立“两型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如何,**屏蔽**要多呵护、激励非职务发明创造。
+ s, H. [7 h+ R( [4 C- ]. [. W1 G# r, n6 C3 m' ^7 V
  **屏蔽**补贴大多给了职务发明 民间发明人亟须关注和扶持

! [( A5 ?6 B& f8 p% S% \* M# L( k  **屏蔽**的补贴,多数给了职务发明。目前,我们国家鼓励发明创造的政策,偏重职务发明。$ P5 ]0 @) m* S1 I9 |5 b( f
  据市知识产权局介绍,武汉每年有1000万元鼓励专利申请的专项资金,凡企业的职务发明申请发明专利,给予补助2000元,非职务发明则减半。实际操作中,这1000万有近八成都给了职务发明。其他各省市也均如此。
- ?$ D, n$ `# R0 c1 a+ a( ^: ~( f  “民间发明人的占比现也在减少。”据市知识产权局专利处处长姚勇介绍,每年我市专利申请量位列全国第六名,专利申请量破万件。到9月份,个人发明人的专利申请占三成左右,近3000件。这些专利都是不由国家和企业掏研发资金,全靠个人自身能力发明申请的。  d/ i! l/ t; W( [0 O  T6 ]
  姚勇表示,这个占比和以前相比,已大幅减少了。2004年前,个体发明人曾是专利申请的主体,一度占近六成,现在不到30%。个中原因很复杂,也跟国家扶持职务发明有关。据了解,职务发明的专利转化率高达50%,非职务发明则只有5%不到,很难服务于经济。
' k. Y+ \. {' x; W( Y7 b! {" x  今年5月,在第四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就指出,民间发明成果不能转化是很大的损失,由于社会财富没有创造出来,发明人没有得到回报,生活会遇到困难。这一方面由于发明人不重视或不善于转化;另一方面,**屏蔽**有关支持非职务发明转化的方针政策不具体、不落实。" I" S( _! w. Y2 M

% o8 M; t: N3 C4 i) B/ y  国外民间发明人2 w! Z. ?; w0 g8 J% w
  为啥不穷?
& H1 M1 |1 J+ ]8 T% n  成熟扶持机制 避免智力浪费
2 K2 b/ C! w7 h% f0 Q( b
  “民间专利转化难,每年还需缴纳专利费,一些民间发明人会因经济困难,放弃自己的专利。有些专利中介机构将这些因没缴费而失效的专利集纳成书,在市场上卖,很热销,一些企业会专门花钱买。”武汉大学创新课指导老师王晓进介绍。- \- i5 r1 `, ~# M# e
  他说,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转化率高达80%以上。他们对待每一项发明或者专利成果,都会十分珍惜,发明人也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X' K" T" i6 g, i% q9 M& v
  在日本,发明人不会分为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专利权最初都属于个人。发明人所在的企业,拥有优先使用权,发明人也可以与企业共同分享新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假设所在企业不购买,专利则会在公开的知识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每年,日本还设有“发明节”,发明人可与**屏蔽**面对面,**屏蔽**会一一满足发明人的要求。
- t. {2 [6 c, @5 C7 Z4 T  在美国,创新发明的主体是实验室或者企业。这些实验室或企业,都会向社会吸纳各种有创新能力的人。若个人拥有了专利,社会上的一些创新基金会,便会推荐到相关的实验室,或者资助其进行转化,许多专利经过集体的努力,演变为成熟产品。$ W3 u7 X2 h% j" d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早期,也出现过民间发明人陷入贫困的阶段,现在随着转化机制的健全,拥有专利的人,大多都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王晓进介绍。2 B. A& v( D/ O: D3 V1 Q

, n) u! w! b7 J/ h9 ~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12 日 14:05 , Processed in 0.0277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