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L6 X2 X/ F y$ `! U p5 Q. I, w$ U* w- X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钱彤 刘畅)“保证我在利比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这次撤离行动的最高原则”。中国国务院撤离在利比亚人员应急指挥部成员、外交部副部长宋涛3日晚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对记者说。
8 }: Q1 U3 Z& u 谈起这次涉及3万5千多人的“海陆空大撤离”,除了“情况复杂,形势严峻,人数众多,规模空前”,他还一口气总结了“七个第一次”。
/ j6 A" }$ f" D3 [ “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地撤离海外公民行动;第一次海陆空联动撤离海外人员;第一次租用外国邮轮、飞机、汽车接送公民;第一次采取摆渡中转到第三国的方式;第一次使用临时制作的一张纸的“回国证明”;第一次动用军舰、军机协助撤离;第一次在撤离工作中涉及如此多的国家。”宋涛如数家珍。
4 u! k" A$ U, Y5 ]2 g “利比亚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我在利人员的安全。”$ ?$ P( M; L' o* l
宋涛说,国务院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张德江副总理担任总指挥,戴秉国国务委员协助。22日早,应急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着重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我人员安全,千方百计保障我财产安全,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家利益”。也是在那次会议上,国务院应急指挥部做出了要通过“陆海空”联动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将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
, t% x* J; H4 s, v# h* ]# D 他说,当时利比亚已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国在当地的项目营地屡遭冲击,营地工人的食品和水等生活用品遭抢,面临生存危机和生命威胁。0 x5 m! ^; I$ |1 l$ W
“无论有什么困难,我们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抢速度,争时间,因为利比亚形势随时都会发生巨变。在这之前,我们要把人员都撤出来,这是最关键的。”; c) I; i0 n. h4 ]/ K7 o# h |
宋涛也坦言,一开始,撤离工作面临着“海陆空”都走不通的困境。陆地,抢劫随处发生,所有公路设卡,但凡是外国人都成为被抢的目标;机场或被炸毁,或遭管制,运力也十分有限;海上,港口被封闭,船只无法停靠……: F P, _" E$ J8 i! X0 }; @) h
但是,国务院指挥部遵循“先危后安,先难后易,分批撤离”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在利中资机构的组织作用,开展互助自助,自保自救。他们还利用自己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打开了班加西港和米苏拉塔港的港口通道,船舶得以靠岸,2万多人通过海路撤离得以实现。
% r$ U+ ]" o% r" H 谈到与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宋涛说:“国务院应急指挥部成立后,相关部门的认识高度一致,就是尽快地把我们的公民撤出来,保障他们的安全,大家在工作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是这次撤离行动成功的重要原因。”- F9 P3 M! q* N" P
为顺利将已撤离险境的同胞们接回祖国,与亲人团聚,外交部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夙兴夜寐,忘我工作。“有的同志为了保护海事卫星,与暴徒搏斗;有的同志冒着海上狂风大浪,站在码头,组织上万人的撤离;有的晕船吐得爬不起来,但仍然坚守岗位。”宋涛说。! w2 H9 ]6 h2 X- u
外交部派出的三个工作组也在这次撤离工作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宋涛说,工作组的同志长途跋涉,从的黎波里到突尼斯和利比亚边境,一路都是交战的地方,当地人都劝他们不要往前走了。但为了了解情况,为一万多中国公民能撤到突尼斯,他们甘冒风险,趟开了一条撤离通道。 O+ F) c6 x3 n B! d* D6 x
宋涛告诉记者,这次撤离工作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功不可没。“中国一直以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作为与别国交往的前提。在人家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尽我所能给予帮助。而在你需要帮助时,你就能找的到人,说的上话,办的成事。”
- ]; N+ K6 [: ~; l7 w* f 他说,希腊、埃及、马耳他、土耳其等国为中国的撤离工作都实实在在做了事,很多事情都是特事特办,如简化入境手续,开放专用通道等。中国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9 H2 J5 P( R8 W/ U" L# {6 F
他说,同时,中国还不忘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秉持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2100名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外籍公民一同带离险境。宋涛说,这也是中国能够在危难之时得到帮助的重要因素。
1 E* d! `+ X/ o
# ?3 y. D2 O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