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30|回复: 0

两会第7日舆情分析: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3 月 10 日 0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f9 p5 w) `" ~$ Y3 F" k1 ~
+ a4 E9 x7 j; w
9 l* v' d1 b) [# ]% ~#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3 J6 T5 ~6 G- Q. R( C( b: o! @$ |两会话题热榜8 I0 G' V8 k% @% L4 a( i

, a8 A* f1 l; q; E7 E- W5 B( R1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t! T9 X- @' s% E两会代表热榜5 T9 T9 {* `. i3 Q! A2 k! [1 p

' y/ T" Y& r# a8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M' `! L5 `7 T5 z4 w% b5 ]
两会委员热榜+ \% h, K' s) w# l- }5 W! X4 F

/ o$ s% }) t" `' j)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 C4 ], @2 `9 U! L) W$ `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制图
" [* d. B6 `( w% u" J3 q0 W; `  3月9日是全国两会的第七天,这一天舆论热点话题更迭频繁。从财政部宣布今年将公开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到住建部表态今年将重点调控房屋租金,每一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政策传出,都会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数据显示,今日,排在话题热榜前五位的舆情话题分别是“三公支出”公开、房租调控、保险民生、公车管理、财产公示。其中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公开是今日舆论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
; X; s3 A! F5 Y5 `4 W: E4 [  “三公支出”数年来一直是两会期间舆论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连续两年提出“阳光财政”的全国政协委员蒋洪今年又再次提案阳光财政和“预算法”的修改。今年两会上“三公支出”这一话题有了“里程碑式的进展”,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财政部今年将重点从六方面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其中一项便是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三公支出”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
1 s$ b! z4 \" s3 k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在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公开这一舆情话题上,网民们的观点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矛盾态势:一方面强烈支持财政部的决心,赞赏“这次全国两会真给力!”“敢于公开就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疑虑公开账本的真实性,担心“公开了也是一本糊涂账”。人民网网友“饭一口一口吃,重新树立公信力也需要一个过程,但请这个过程别太长”的帖子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同。
+ n, V8 v. l% v+ j$ q  J+ F# b  热点话题舆情分析: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公开
/ m2 k" D. S: z  今年两会以来,很多网民欣喜地发现“许多老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有了说法”。从中纪委宣布将对“裸官”进行“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到中央拟定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发帖感叹:“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每天都能看到!”
6 I& ^+ k+ B3 i0 N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对政府部门公开“三公支出”这一舆情话题分析后发现,有近六成的网友对中央财政公开“三公支出”寄予了热切期盼和厚望。网友们普遍认为,财政信息公开是具体的政治文明进步的细节,对防止腐败有益。新浪网友说:“收的老百姓的钱就要有明细账目公开,也让老百姓知道这钱到底用哪儿。”同时,有网友发帖呼吁:地方政府更应该晒账本,“既然中央能够有这样的明确的财政信息公开的态度,那么,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单位的财政信息难道不能公开么?”《京华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让‘三公支出’明明白白,政府花钱就变成了一种‘鱼缸行为’,会受到公众无数双眼睛的打量。即使公开的只是一个整体数据,也会不可避免地对各地各部门起到警示作用。”
4 ]5 \! Y9 m6 T; \/ u5 N8 p  但是,也有很多网友对政策的落实效果持怀疑态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12%的网友对公开的数据是否真实表示怀疑,并对这种“自己管自己”的方式表示不认可。人民网网友建议政府部门,既要公开“三公”预算,也要公开其执行结果,同时,还要纳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监管审查,否则,“即使公开了也是一本糊涂账”。有评论指出:“公开‘三公支出’,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决心问题。”) U' L- k% b4 s( r' m5 r, L+ F* |
  此外,很多网友发帖呼吁:公布的预算要做到既要让百姓“看得见”又要“看的懂”。此前,很多代表委员抱怨看财政预算报告“很吃力”,有网友表示:“只有把账单晒透,才能真正地达到让群众监督的效果。”
1 J) L9 [5 o3 k: {8 l* t  支持中央政府公开“三公支出”,让腐败无处藏身(57%)
$ |; `, o) q: G3 P) o' g0 w9 K& ^  北京网友:在我们民生问题急待改善的背景下,应该让更多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而不是用于养官。
! W4 l( r) D- p1 G3 U$ Q, ^  网友“无心快语818”:对来源于社会上的不良人情风,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钱袋子”,终归是能够做到和做好的。从财政预算和支出上“节能”,是一个治本的方法。
: g4 c- |& Z' s  网友“stacyqing”:政府是人民的“管家”,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给的,都是人民给的,当然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政府花的每一分钱,人民应该心中有数,因此,人民定期审查一下“管家”的开支账目,对“管家”进行监督是天经地义的事。' l$ q* E: H0 Y/ r" }
  期盼地方“三公支出”早日公开(18%)# u) A! A/ q. i
  网友“秋天的菠菜”:中央财政毕竟离百姓相对比较远,也比较宏观,普通百姓看也不是太明白。关键是地方财政要公开,不光要看地方“父母官”的政绩,更重要的是“父母官”是怎么“理财”的!
3 }1 E( F6 T% t0 q: _+ |  网友“痴山”:倍受关注的“三公消费”有了公开的先河。可老百姓感触最深刻的“三公消费”,实际上还在地方,盼望地方“三公消费”早日公开!
8 S% Z4 R2 e+ I% P( L  L. B  网友“小鸭子”:中央能够有这样的明确的财政信息公开的态度,那么,各个地方还能不公开么?公开透明对官民双方都有好处,对于国家民族前途更是大有裨益!- g  g6 W6 w7 c( v5 r& r. c3 w
  网友“温柔一刀和我”:希望各地政府也能够主动把账本拿出来“晒晒太阳”,千万别再把“没有先例、数据敏感、不便公开、难度极大”当作拒绝公开账本的挡箭牌。9 Y  N4 j/ W. H- k
  怀疑政策的落实效果(12%)
1 y6 ]' {4 n4 z1 D4 ?" ?3 t* U7 c  网友“城里的庄稼汉”:“三公开支”公开了,百姓更看重的是真实性,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即使政府公开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你怎样让我相信”。$ x  B  U7 p% \% @
  网友“Richemond”:公开就要透明,内容和方法都要透明。公开“三公开支”要谨防变成乱花钱和腐败的合法外衣。如果群众只看到了一部分给处理过的数字,那就没任何意义。
9 a/ d" \9 x/ [  需要监管、审计等制度的配套(9%)9 q  K1 n& P; \
  网友“张贵峰”:站在完整预算法治的高度来看,要避免“政府花钱最容易”的现象,除了预算的充分公开外,还须许多进一步的制度配套。如政府全部收入的预算化(禁止预算外收支的存在)、预算编制的立法化(让立法机关主导预算编制)、预算审查的专业化(增强立法机关预算审查的专业能力)、加大针对预算的违法成本。! n* N) y# r' M* ?$ ]
  网友“管见及处_山言良语”:既要公开“三公”预算,也要公开其执行结果,同时,还要纳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监管审查,否则,即使公开了也是一本糊涂账。
; F% V, `: i* }4 \  B  期盼更多的账务公开,把账单晒透(4%)/ ^  m- E; v. H% ]3 D
  网友“温州小鸟”:中心财务起头透明,这是一件大功德情,若是中心和处所都能做到财务透明,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政治的成长与前进。
9 K' @* P$ i3 k: O! {' a# \! Q7 \  网友“胖球饭”:细化公开内容是整个财务公开工作最关键的一环,只有这个工作做好了,铺张浪费、滥用公款消费等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财政预算才能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S8 G# w: b6 e

+ ^6 n  {$ h2 U( R/ c: B  z7 Y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8 日 19:06 , Processed in 0.0302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