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10|回复: 0

国家气象局副局长:称去年为千年极寒说法不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3 月 12 日 2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E. k+ F- t9 j8 e* O' Z* ~. T; M2 S$ h5 ~$ a& o
5 w8 p6 G1 z! i/ N- O- H8 f0 s$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v2 m2 \, K5 h) I; t9 w' t
■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 ?+ z* A; S/ ?  c6 c$ h  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坦言,中国地形太复杂天气预测难度大
2 k( ^: X' l3 C2 W0 a: S  ■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刘正旭 尹来 廖颖谊 陈红艳 尹辉 曹晶晶 陈琦钿 张潇8 J" L2 s* B" v& z
  “去年,对我国东部地区而言,是冷一点。”昨日,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回应去年的“千年极寒”说时表示,就全球而言,各地冷暖不均,就我国而言,东部虽然冷,但西部高原则比以往要暖,因此不能说是“千年极寒”,只能说是气候异常。他同时坦言,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大,地形过于复杂,因此天气预报非常困难,在夏天只有24小时以内的天气预报会比较准确。
- Q* J, r. @( d) X8 a) h  夏天的天气预报实效要短一些6 s3 h2 k6 [  s
  新快报:我们当前的天气预测,精确程度如何?1 X* Z: x- c& p/ ^4 {( B
  宇如聪:真正预报比较准的,是在几天之内。超过一个季度的预测,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新快报:为什么我们感觉,第二天的天气预报都不准呢?4 ?  b! W; ^7 C! t
  宇如聪:这种事情有可能,到了夏天,预报的实效要更短一些,一般24小时以内的预报会准确一点,超过24小时就不好说了。因为夏天的强对流天气比较多,天气变化很大,小范围的天气预报准确性肯定不够。但总体而言,大的范围内的天气系统的预报,还是很准的。
8 R. K( U# E8 ~$ D- k  去年全球冷暖不均不是“千年极寒”/ s/ ~+ h9 I! W4 d( Q0 S
  新快报:去年,国外媒体报道的“千年极寒”,这是个事实么?
' Q8 e0 H4 H8 q6 I& W  宇如聪:去年我国东部冬季确实偏冷,但不能以此来判断,说是“千年极寒”。事实上,去年地球是冷暖不均的,比如去年冬天时,西部高原地区,有些偏暖,包括青藏高原,对他们来说,就不是“千年极寒”。但我们国家的居民大多居住在东部,所以大家觉得冷一点。' q4 `- ~  }* b
  新快报:这是因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吗?
; G, c( Y8 V! p/ @* Y; g0 @  宇如聪:拉尼娜只是一个大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容易发生气候异常现象,但时间和地点都很难预测。此前媒体报道的“千年极寒”,就是依据这样的背景,但准确率不高。比如,我国去年西南发生干旱,但按照他们的预测,应该华南地区发生干旱。实际上,每年西南地区3月份后的春天就是干旱季节。
' [& N+ F! H- c% ?: |  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
9 k4 o: D8 Q- ]* M# m# u5 g  新快报:现在全球异常极端天气增多,是因为全球变暖引起的吗?8 B! y) ]8 _- L$ m* w# x8 [
  宇如聪:事实上,中国地域范围这么大,每年都有很多地方发生气候异常的情况。若是依据前几年的情况来看,去年的气候是异常了一点,因为前几年,普遍比较暖,而去年比较冷一点。" D6 f3 A% P. J4 {6 ]1 i
  新快报:如今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比如二氧化碳排放增多),还是地球自身的周期变化?
) `+ |9 S" b$ k4 c% H  宇如聪:我们说的气候变暖,说的是一个大的趋势,现在是越来越暖。$ m  g' q: [8 [+ ~6 X' S
  新快报:有没有地球自身气候周期变化的原因?
7 v: p9 m7 ]' e; T9 P" i  宇如聪:这是争论比较多的地方。首先,气候变化有其自身的周期性,二氧化碳本身起一个增温的效应,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很难判断哪种原因为主。但主流的意见是,人类的活动有相当大的影响,人类的影响最直接。
* O' a- Z# X, x0 `7 A& b" ]  新快报:二氧化碳和水汽都有增温效果,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和水汽的比例,差距非常大,有专家质疑,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影响根本不大。" R' g& I/ Z3 n/ j
  宇如聪:两者间也有很密切的联系,比如说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天气变暖,暖了之后,就会容纳更多的水汽。2 K; c6 N! x+ D" l. f' e# T* p
  去年冬天干旱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I" J3 S& D; L9 S+ x# m- k  新快报:去年的中原地区干旱,会影响夏粮的产量吗?. I: B7 i8 U0 i2 ?: _1 i! q
  宇如聪:去年的干旱,是气象干旱,说白了就是降水少。但同时,去年的温度低,土壤的保湿能力增强,水分蒸发不大,所以土壤还是相对含水量较高的,对农作物的影响就小了很多。
& k) M0 m0 [! V" Y( z, q- w+ i) A  中国地形复杂天气预测难度很大
% s1 L/ H" m& y/ R/ y  新快报:在我们国家,天气预报的难度在哪里?
, @5 {/ K6 }+ \, l- V( ]  宇如聪:气象问题,涉及的学科比较多,不确定性也比较多。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形也比较复杂,天气不好预测,难度很大。东边是最大的海洋,西边是最大的高原,如果把全球的地图拿出来看一下,在北纬30度这一带,都是干旱带,但是我们长江流域比较湿润,降水季节也不一样。新快报:我们的预测水平跟国外相比,有差距吗?
* h9 ^# C4 y( f1 s/ ^1 n  宇如聪:这几年,已经跟国外先进水平差不多了。气象首先是监测,我们的监测卫星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在世界上都是比较少的。此外,雷达和气象站的建设,也比较快,比较好。气象监测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的提高,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对气象非常重视。
: P4 ~3 S: _  Q  国内最先进计算机首用于天气预报! ]4 R6 v3 R: V2 C) U
  新快报:未来将有哪些更大的投入?
! `  x+ ?  g& T% j  宇如聪:主要是在气象卫星的发射上。今年本来有一颗风云二号卫星要发射的,但因为原来的老卫星的寿命比我们预期的要长,所以就延缓了发射时间,原本年底要发射的新卫星,要推迟到2012年上半年发射。
7 E$ V5 ^5 F4 v  新快报:将来我们的规划,要有多少个卫星为我们的气象服务呢?
9 {( T% M+ m( Z4 D% E  z3 K0 V/ {2 ~  宇如聪:静止卫星,我们要有两颗,实现双星备份。此外,还要有两个极轨卫星。极轨卫星发射多一点,对全球天气的观测能力就会增强。
+ C$ j% [# |5 ^( r0 Z  新快报: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达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是否会运用到我国的气象领域?2 s/ `* V: k% P5 @! F" P
  宇如聪:超级计算机,一个是用在军事领域,另一个就是用在气象领域,这是超级计算机的两个最主要用途。气象问题,因为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国最先进的计算机,都能运用到气象领域。
2 J2 [( {  P. t. W1 J5 N) |+ V" A1 `. e! f4 R( z5 g8 q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8 日 16:12 , Processed in 0.0269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