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 u/ A) m% ]' o5 p9 {
6 ~, s# Z, P7 ~0 D% r/ N ( Q6 l6 p D! D. v' m
何丕洁(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x) E, ~4 C$ p) R7 x. P v
" k3 R9 R0 v2 ?' w" B n& a1 d郑建邦(民革中央副主席兼联络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会理事)
3 @, ]" i: Q$ Q' A: z$ F 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何丕洁、郑建邦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h! }- r) {8 `7 v
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各地都在举办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在全国“两会”闭幕前,来自民革组的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各界人士来到北京中山公园,参加纪念仪式,共同缅怀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隆重纪念百年辛亥,是民革中央和民革各级组织今年工作重点之一。
4 x9 g% d# Q. N/ V0 l, n; w 广州日报已经于近期启动了“百年辛亥暨中山先生海外寻踪”大型采访。在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之际,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郑建邦接受本报专访。谈及个别地方利用“辛亥搭桥,经济唱戏”,郑建邦的态度很坚决:“你要做,你就做这件事,要不你就不做。如果这样搞的话,就把这个‘经’念歪了。”
# W& X5 y N" ^: [ 文/图 记者 石善伟、李栋、何涛、于梦江、张莹& }$ c% D" J% {: A. W
广州是革命的策源地,武汉是辛亥首义之地,南京体现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山先生在中山市出生,在北京病逝,此外还有上海、天津等地,都与辛亥革命有很深的渊源。
- h* G. ~+ a* y: }0 s ——郑建邦8 f- r% h' c1 `. w
我认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和平统一,振兴中华’这一主题。两岸都高度认同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够真正实现振兴中华。5 `) {) I2 _/ q5 U/ F+ h
——何丕洁7 e" M9 r8 S T9 Z
纪念书画展7月到粤+ v7 n2 g: g( v, {
记者: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民革主要承担什么工作?
$ s: L7 z( y! h& ^9 ~1 P7 X 郑建邦: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民革是筹委会组成单位之一。同时,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也是民革各级组织2011年工作重点之一。民革自身也有一套完整规划,包括举办大型座谈会、纪念论坛、组织出书、纪念文集,与国家图书馆合作推出“百年辛亥专题系列讲座”等。今年“两会”上,来自民革的全国政协委员也有多份这方面的提案。
S. m' b8 h" X/ G7 Y 何丕洁:今年7月22日~8月2日,在国家美术馆将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中国书画展。在北京展览结束后,还将到广东等地巡展,港澳台等地也有意向要求前往巡展,或者进行合作联展。
! J, g' s: G3 h* r8 {0 C 纪念就是大兴土木?7 g4 a' V5 D1 K w
记者: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Y6 z; k" L9 E/ g, d# {* S. b
郑建邦:现在一说纪念,在有的人看来,就是大兴土木,就是气派的硬件、恢弘的庆典,还是应该更多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这次“两会”期间,有的地方同志和我谈,提议想搞什么“辛亥搭桥,经济唱戏”,为的是背后的招商引资。我本身对此不太赞同,我的态度是:你要做,你就做这件事,要不你就不做。如果这样搞的话,就把这个“经”念歪了。
. G D7 b' k1 B5 d& n$ X* t 何丕洁:其实不只是纪念辛亥革命,总的来说,国人对历史、文化、精神方面的东西还是注重得不够。比如在国外,到名人故居和历史景点,外国人很多都是全家来参观,仔细地听、仔细地看。而不少中国人到了这些景点,只听“咔咔”声不断,拍了照片就走人,到此一游就完了,这种参观就比较肤浅,也很浮躁。! s2 ^! c5 H/ q$ J+ {5 A
记者:目前,在国内的广州、武汉、中山、南京等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动正日益升温,各地的纪念活动是否存在竞争?5 X1 t0 j& ?" }- \' @, K8 I2 W
何丕洁:国内各地对纪念辛亥革命的积极性都很高,城市之间肯定有竞争。比如中山舰打捞出水后,几个省份之间也争得比较厉害,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对当地的文化、旅游、经济起到积极作用。经过反复考虑,民革中央也提出了意见,最终中山舰落户武汉。
# w2 _: a' o. G5 o7 V9 T5 |" { 但是每个城市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强调每一个城市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纪念来打造城市的历史人文品牌。* Q; t1 l% J& o7 m
郑建邦:如果城市间有竞争的话,我希望这种竞争能变成协调与合作,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大家共同把这篇文章做好。9 I% S: e' t0 c( D1 L
故居不要锁起来7 z; i6 n& P: J8 i
记者: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遗迹、旧址、故居,各地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开发利用?( ~9 n( C' I3 r3 O" S( Q
何丕洁:对辛亥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开发,整体来说还做得不错。很多城市也都在挖掘历史人文资源,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发展服务,这种现象应该肯定。但是也要注意,这些辛亥革命的遗迹、故居,原来大多比较简朴,有的地方却借机大兴土木,修得富丽堂皇,过于豪华奢侈,不注重文化内涵和精神的东西,太注重硬件开发、商业旅游、浮躁的东西,这就失去了纪念的意义了。这种倾向应该克服,我们希望能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修旧如旧。' s' b a1 `( |0 t F
郑建邦:在辛亥革命的遗迹保护上,问题其实比较多。在很多地方,有些故居比较破败,除了缺资金,更关键的是,在当地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有了维修保护,该怎么利用好?有的故居被管理起来了,和广大市民又隔离了,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应该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
4 H( O) {; |4 o3 _* T6 l& W( X7 \ 应作为两岸的纽带' @& H& C, r' k5 {" b. b
记者:在纪念活动中,海峡两岸会开展哪些合作?民革怎样看待这种合作?
- o' C, ^/ P% q* a% }6 K/ u 何丕洁: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追求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海内外华人都是炎黄子孙,我认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和平统一,振兴中华”这一主题。两岸都高度认同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够真正实现振兴中华。通过缅怀这一段历史,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今后的建设目标。9 u/ P. ~1 D& l: Q3 @6 s
郑建邦:民革举办的纪念活动,届时会邀请港澳台和海外的相关专家参加。在这些地区散布着一些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应该说,第二代的人数越来越少了,第三代的年纪也都越来越大了,他们对纪念辛亥也相当积极,很热烈的。就我们所知,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的侨界,都纷纷在筹建纪念活动。
: T% V V: A& [* e! E 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应该作为团结两岸同胞的一个纽带。应该通过纪念,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看得更清楚,而不是利用这个机会来炒作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如果在纪念活动的过程中,两岸同胞还显得生分了,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在海外筹备活动的态度就是:带着诚意、搁置争议、建立互信、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希望团结尽可能多的同胞,做好这件事,回到纪念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本来意义上。
, p4 e1 g6 n; _& A 年轻人忧患意识不足
, h: a+ x: i. Q' B/ G 记者: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当代青少年接触得够吗?该怎样让当下年轻人更多地了解辛亥历史、辛亥精神?
: v% \4 [5 ^. l 郑建邦:年轻人对这段历史的接触少,我确实很担心这一点。就拿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来说,我去过好多次,每一次的心情都很激动和崇敬,在凭吊之后,心灵就像是得到了一次净化。
, ^% ] T. w5 Y# k* k 在黄花岗起义中就义的烈士,牺牲时也才2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都是很文弱的知识分子,在战场上却那么勇猛、忘我,他们为什么就能这样?应该说,现在的社会环境和100年前大不一样,今天的年轻人更关注眼前的问题,忧患意识要差一些。8 f/ T. m7 `$ ]9 I S3 _6 _) O
(编辑:SN021)
- ?6 L+ V! z+ H
/ F, d- L, q) V# J n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