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c+ E6 E5 m) U8 R4 Z ?7 {1 `
) ]) Y) {# W( @. g/ } , {" D8 B. `7 I& Q1 j3 V+ p7 M
张嘉译 T) K( c/ c9 @3 O9 w; N
2 L" N. `' I: @, q7 U
张嘉译
* F4 Y7 R7 c% f) h' k: r1 `
" m& c5 U5 Y1 H. r张嘉译
4 ?0 k6 n% C; S* ^8 [( J / ?5 Y, P% [+ u/ A0 q
张嘉译9 g0 N- Q: d* n( s y
执行/王苗 采访、撰文/白郁虹 摄影/储可为 化妆/李参海 助理/刘思源 灯光场地提供/中纺时代联盟专业影棚 封面服装提供/Salvatore Ferragamo、Louis Vuitton; E) Y4 O! l$ J5 ]3 x* V
从深情的贪官宋思明到滑头的情报人员熊阔海,还有苦心孤诣为一家子发愁的大哥、在生活边缘处劳顿喘息的丈夫…… “只要你敢找我,我就敢演,就看你有没有胆量找我。”这是又一次荧屏变身后,张嘉译面对记者总结自己作为一个演员的态度。《蜗居》《你是我兄弟》《借枪》的高收视率和社会话题性给了张嘉译自信的筹码。当众人将张嘉译定格在老成持重的经典中国男人时,他倏忽间已经变换了面孔,或贪或贫,或深情或潦倒,在角色与本我的腾挪闪转间。
% K/ l7 J) G$ k 男人四十一枝花,张嘉译的走红印证了这一点。20年演艺生涯,40岁走向巅峰,陪伴他的还有呱呱坠地的女儿的降生,他真该为一切迟来的礼物感到兴奋。可是,化妆间里的他,疲惫、困倦,哈欠连天,化妆完毕,他点燃一支烟,突然冒出一句让人听着心酸的话:“有时候我觉得我很可怜,孩子也可怜。”! o5 e3 m# D4 b) s! x# ^
不能伴随女儿成长是件残酷的事
; O3 d/ \. L! g3 E9 k6 Q1 F 《借枪》热播的时候,张嘉译又飞到外地拍戏。中间有两天时间返京接受采访,这恰好中了他的心思——又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小宝宝了。妻子怀孕时,他在外地拍《借枪》,孩子出生前10天,他才得空回来照看。孩子一出生,他又忙着外出奔波了。人在江湖,就算拥有了认可和尊重,但游戏规则谁都改不了。随着名气上涨,找张嘉译拍戏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都是朋友邀请,谨慎厚道的他不敢轻易怠慢。 “一路走来,很多人帮过你,现在情况好些了,有能力帮朋友一把了,你挺着胸脯也得上。”4 p/ d t) K4 b' t( Q6 `
在北京逗留的两天,匆匆忙忙。第一天,赶录节目,接受采访,收工回家时,已是午夜11点,宝宝睡了,他只得蹑手蹑脚走过去亲吻她,又转身叮嘱丈母娘:“明早孩子一醒就叫我。”第二天,孩子睁开眼睛,爸爸却还在睡梦中,家人都不舍打扰他。
1 j% D! L4 i; y1 T% G9 z9 e 等爸爸醒来,女儿便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哄她,逗她,很骄傲地抱着她,看她在我怀里睡着。”一提孩子,张嘉译的眉眼乱飞,句句话间,满溢着一个中年得子的父亲的骄傲。7 _- t! U8 l9 ^# d/ L1 q
第二天的计划是给《精品》进棚拍摄大片,然后直奔机场。化妆造型时,张嘉译看看表,对助手说:“还有时间,完事回趟家。”就像朋友们形容的一样,这是个极端“孩子控”的男人,就算在“一路豪堵”的北京奔波一个多小时,为了能见上孩子10分钟,他也绝不允许自己错过。 h5 u2 A: C' x; r, U
“只要有时间我就往家跑,很可怜,孩子很可怜,我也很可怜。她现在变化太快了。我老觉得我孩子身边没爹,而我也老见不着我孩子。我觉得于女儿来说,不能伴随她成长是件残酷的事。”说话间,张嘉译眼圈发红,鼻子发酸,有些硬咽。
6 g3 b Q) H* m; i 可不舍归不舍,该走还要走。他知道自己必须像“熊阔海”一样去外面的战场“战斗”。他认定,有些事就该男人去干,比如养家糊口,出外奔波。2 r3 k g w2 L6 y' b2 j2 n9 M- F
我是演技派,别人真演不过我; M5 |' z, C4 n! g$ q& q
《借枪》里的熊阔海,为生计奔波,装傻充愣,耍赖逗贫,最终完成一段荒诞但悲壮的侠义传奇。前半段,熊阔海把自己伪装得俗气又滑稽。这样一个角色显然与张嘉译本人、与让他成名的深情的宋思明相距甚远。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张嘉译最保险的角色应该是类似于《你是我兄弟》中的大哥,老实本分,忠厚善良。像熊阔海这样的“滑头”,张嘉译到底要怎样颠覆?又怎样让观众相信这种颠覆呢?
. R3 O0 v. V4 t' _/ l1 C. S/ c2 Q 张嘉译却轻描淡写,自诩道:“我是演技派,我不用颠覆。”
5 x0 q* N! A1 {. W. R 当年,电视剧《蜗居》选角,导演滕华涛力排众议选择张嘉译,张嘉译看过剧本后,拍着滕华涛的肩膀,赞道:“你找我找对了,就我能演宋思明,别人真演不过我。”# W. [8 Y0 s6 U' X& i3 z4 `$ r
张嘉译管这叫盲目自信,胆大,什么都敢演,就算演《教父》也不成问题。“我不怕失败,演不好,还能演不坏嘛?”玩笑归玩笑,张嘉译有这样的底气。他被导演姜伟称为“西安出品的标签”,演过《道北人》《帕米尔医生》《国家使命》等1000多集电视剧和《埋伏》《左右》等几十部电影,直到《蜗居》,他彻底征服观众。* x( T7 |2 y L- x& B/ s) _% |' ]
“其实我塑造过很多形象,像熊阔海这种贫一点的,比如《我是业主》里有一些,《夜店》里也有一些;其他类似军人、大哥、腐败官员等等也很多,正角反角我都演过,还都挺拿手的。”
5 g! S2 y: C3 W1 v 实力派的张嘉译也有自己仰视的对象,以前是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达斯汀·霍夫曼……他们代表了美国电影最好的时代。现在是中国的姜文、葛优,“那属于天才型的。你说葛优本色?他怎能是本色呢?《活着》演得多棒啊,绝对是性格演员,他有光彩。”/ d3 ?3 E y6 A8 P* |2 a* f1 C6 H
很多人不知道,张嘉译在《借枪》里表现出的喜剧天赋,早在20多年前报考电影学院时,就被考场老师慧眼发现。“那会儿我长得不这样,虎头虎脑,单眼皮。考场上,只要我一上台,连考生带考官都笑了,我也不知道他们笑什么,我觉得我演得挺认真的。老师当时就觉得这孩子是不是可以演喜剧?结果招进来以后,人长变样了,演不了喜剧了。”张嘉译笑道。% E0 R9 G9 _% `5 o! k
我是一个非常好的副导演0 V0 N1 s; {0 U( M
张嘉译今年另一个被津津乐道的角色是热播剧《你是我兄弟》中的大哥,很多人误以为这个角色有张嘉译的影子。事实上,张嘉译家中排行老五,上有四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按他的话说“从小没人敢在我头上动土,因为谁都知道我那四个哥哥不好惹”。小时候,张嘉译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去哪玩,玩什么,他都没有话语权。不过,哥哥们都很疼他,剧中,邓超饰演的马老二钻到老大被窝里的情节,就是当年他和哥哥的情景再现。( r% i. p( k5 o' I/ G+ j/ N
张嘉译念旧,他记忆中最深的是家里悬挂着的灯泡,黄黄的,发出暖暖的光。“小时候没有电视,吃完饭,趴在灯光下写作业。来亲戚了,还能偷点空坐旁边听。平时,大家也坐一起,各自说点各自的事,像开家庭小会议一样。那种感觉一直在我脑子里刻着,特别亲切。”
6 s. `* G& G7 y; L/ R) F4 d 《你是我兄弟》是张嘉译与导演刘惠宁的又一次合作。从《道北人》 《半路夫妻》开始,他们就成了“铁磁”,不仅是演员与导演,张嘉译还曾是包括刘惠宁在内的许多导演身边最得力的副导演。; k w( E7 }! w" A* G
“我当副导演那会儿,我们导演坐那儿都不用说话,每场戏,全看我一人招呼,我比导演都忙。制片主任见我就跑,我天天找他事。”
2 U# c8 m+ L1 E4 }/ t+ N3 Z 1999年,刘惠宁拍纪实电视剧《121大案》,一个电话把张嘉译叫去,请他帮忙拍外景。于是,张嘉译带领一队人马,宁夏、甘肃、陕北,一圈拍下来,张嘉译累得半死,终于忍不住说:再也别让我办这事了,太累了。6 p+ r- W* N* p x# D5 f/ v
“外面找我干副导演我肯定是不干,可老朋友忙不开了,我会临时性帮忙。”张嘉译说,“我是一个非常好的副导演,尽心尽责地去干,非常非常累。现在还分演员副导演、现场副导演,原先没那么细分,全是身兼数职,找演员,管现场,盯服装,盯化妆,盯道具,全盘都得盯。”4 @" T0 Z- L/ t
谁也不可能永远在巅峰* g. i* v) w) D
一部《蜗居》,一部《借枪》,外加《你是我的兄弟》,张嘉译的位置已不可动摇。不过,像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男人才有的冷静、清醒和理智一样,他明白“神马都是浮云”。
* M$ c4 {, ~2 x; u 他还是像从前一样过生活。回西安老家,他还会到西安回民街上转一转,吃上一碗羊肉泡漠。家门口卖凉皮的老吴,从他上中学时就做小本生意,如今,买凉皮的队伍拉得很长,张嘉译每次回去,老吴都远远地打招呼:“来了。”然后,将他请进屋。张嘉译一边吃,一边不忘跟老吴唠上几句。" V" i5 u! P4 e' X
“有些人说你现在好了,我其实心里特明白,谁也不可能永远在那站着,你可能这两年戏挺多,也不错,过两年你的创作状态下滑了,没有好作品了,那你该回家歇着就回家歇着,我心态非常好。”# ^2 a2 G& N4 x* l% h. s
" x& ~8 K* ^0 l7 x' m;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