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Z" Q0 k* v! M, p
, v& n9 a( `$ |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张辛欣) 在20日中国气象局开放日上,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主任杨军透露,2011年至2020年,中国拟发射13颗气象卫星,并将全面提升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以及对大气的三维探测等能力,加大对大气温室气体等的观测能力。
0 t; u( w! r+ V+ e) K9 w$ L 杨军介绍说,根据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上报的《2011-2020年中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规划》,在未来10年,中国拟陆续发射13颗气象卫星。其中,现有的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将持续发展,还将增加风云四号、风云降水测量雷达卫星和风云静止轨道微波卫星。
+ `2 |& s# d# F" @( s 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至今已有40年。40年来,中国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中国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静止气象卫星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功能比较完善、先进的气象卫星对应观测系统,气象卫星水平已经初步达到了国际比较先进的水平。( C' W3 a G' Y5 C( w9 g4 U+ B
“自从有了风云卫星,影响和登陆中国的台风无一漏网。”杨军说,目前,中国气象卫星的数据和产品已经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应对突发性、大范围自然灾害方面显示了非常强的宏观动态、机动观察能力。4 H5 l0 ?% A2 ~6 h' o+ f8 N4 D+ E
杨军表示,未来,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实现静止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业务化。另外,还要大力开展气象卫星定量应用,提高气象卫星对于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5 y3 C8 O7 ]& E6 [; ~' T" Y
杨军介绍说,中国将从提高卫星的时空分辨率、发展对大气的三维探测以及对闪电的探测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卫星探测能力,以提供更精确的气象服务,满足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大气温室气体卫星监测,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8 x/ v& n- M7 u2 p; E) T
(编辑:SN012)
: D6 A9 T9 M/ Y4 q! o
: I; r$ ]; t1 [0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