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j k% E! Q7 ?" ~' E
0 q' ]6 _- _0 e& I# a5 Z1 L 本报记者 董碧水+ ~7 p4 {" g, b7 o
昨天,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
5 A* M. e7 W4 N 浙江下一步进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加快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将成为重中之重。
+ I2 N2 K+ k; n5 @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也是浙江省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 e* b4 \" W9 w0 B1 v/ O4 e6 p
事实上,“海洋经济”也无疑是之前浙江经济领域中最热的一个词。! @: \9 }4 U) ~. Z2 z4 A |
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海洋经济”这个词就出现了10多次,“海洋”、“港口”等词更是出现20多次。
& K- H2 D# P+ B3 Z" N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不仅提升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还为资源小省浙江开辟了一片“新蓝海”,让浙江真正从陆域经济延伸到了海洋经济,迈入陆海统筹的新的发展之路。
9 p2 J) k. Y. y7 M& K; H, E “蓝色国土”:浙江最大资源所在
* N1 C8 h8 p5 D m4 o) q: x( h 在许多人印象中,依海而生、与海为伴的浙江是一个陆域小省、资源小省。
8 k) }4 q _( O5 g" G" F% L" w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不这么看。他说:“如果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浙江就是资源大省。”, z1 {3 g, {. G, I k7 l
浙江拥有26万平方公里海域,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6倍。6696公里海岸线,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规划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占全国的30.7%;浙江有2878个海岛,占全国岛屿总数的44%。# T, A1 J) W3 j+ o; a
不只如此。浙江有全国最大的渔场,可捕捞量全国第一;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温差能,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装机容量就占全国的40%;浙江还拥有类型最为齐全的沿海旅游资源;东海石油资源的主体也分布在浙江海域。
5 q: Z5 n' i( F0 c1 ?7 i+ B' L 浙江还有近400万亩的滩涂资源,占全国滩涂资源的13%。浙江省发改委负责人说,这些滩涂资源与浙江沿海城市以及产业园区紧密相连,形成较好的组合条件,可以成为建设沿海经济带的新空间。
6 e3 q9 I; n: _! b# h8 f# |( g r 实际上,浙江的区位优势也得天独厚: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东濒太平洋,西连长江流域和内陆地区,不仅区域内外交通便利,且紧邻国际航运战略通道,具有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
& M/ D7 g0 @( } d# H 在产业方面,201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2亿吨,跃居全球海港第一,集装箱吞吐量1314万标箱,跻身全球第六;船舶工业、石化工业分别位居全国第三、四位。
2 }0 U3 V; K9 \# n, _ 刘亭说,多年来,浙江省一直戴着“资源小省”的帽子,民营经济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靠拼成本、拼出口获得优势,如果把眼光转向海洋,浙江省拥有的丰富海洋资源将成为新的发展引擎。
( m( |5 C% V* S" z& | 事实上,跳出陆地,发展海洋已成了浙江发展的必然选择。 r; f) C' q" e# k) g7 [( x
这些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浙江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已从2006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 n. E$ v* c8 N4 i* e7 @
在浙江GDP中,海洋经济比重从8%上升到13%。
1 h' Q5 V/ U$ R9 t$ ] 引领浙江新一轮产业转型( _) m4 f G. e
根据规划,到2015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的15%。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万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35%左右。- n# S1 R0 w2 A8 \; h* r
对此,浙江将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着手,形成“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大平台。一核即宁波-舟山港海域及其依托腹地为核心;“两翼”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以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带海域为南翼;“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九区”则包括杭州大江东、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宁波梅山物流、嘉兴现代服务业、绍兴滨海、舟山海洋、台州湾循环经济、温州瓯江口九大产业集聚区。
3 ]% J9 v. b2 p7 x2 p 在这一空间布局中,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市47个县(市、区)被纳入浙江海洋经济的版图。0 x' \2 x7 {5 A" m1 f
在浙江的预想中,海洋经济要成为浙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海洋经济,将完成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
$ @8 K' t( [! r& i# R “新格局要成为浙江新的增长极。”在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看来,尽管浙江海洋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海洋经济总量、占GDP比重与浙江占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并不相称。“石化、钢铁、船舶修造等临港产业和海洋旅游、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要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2 ~) v- y5 V7 A6 K, [ 据了解,按照《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将把国家战略需要与浙江特色优势结合起来,把浙江建设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与清洁能源示范区。
8 X) ^, Y( Q, e2 v' r 根据规划,浙江将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台”总体思路,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港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3 F& J" c2 P7 B: V, m
为此,浙江将打造国家级海洋先进装备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海洋能研究与开发基地、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等,同时择优发展新型环保石化、船舶、汽车、造纸、钢铁等先进制造业。
$ f7 y5 ^: q0 }+ N1 n “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浙江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再造‘海上浙江’。”吕祖善说。0 q6 d6 X3 O+ `- j9 m; C
再辟民营经济发展新平台
/ o: U0 a# w; G( i 鲜花、彩旗、礼炮,还有客商满意的笑容……不久前,一艘由乐清民营企业欣顺船业集团研发、达到德国劳氏船级社(GL)船舶入级标准的高等级集装箱多用途重吊船,缓缓驶入位于乐清湾南的瓯江入海口,顺利上水。4 q% D, P# r& i, j! u
这条吨位不大的船,造价却达两亿元,是温州造船业目前承建的附加值最高的船舶。这标志着温州造船业在船舶整体设计、动力装置、建造工艺和管理方面达到一个新水平。! |) X- {& {; P' F
此前,从事服装制造业的庄吉集团,也已将大量资金投向轮船制造,并创办庄吉轮船有限公司,经过短短几年,造船业已成为庄吉集团的第二大产业。
/ o$ E( B4 L+ m* ^ 事实上,随着新一轮海洋经济开发热的到来,蔚蓝色的海洋正受到越来越多浙江民营企业的关注。已基本通过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环保部等论证的广厦集团舟山黄泽山岛项目,“初步设计规划将建设2500万吨的储油能力,开建两个30万吨码头、1个20万吨码头 、1个10万吨码头和两个5万吨的码头。”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楼忠福说。
/ y) s) n3 G) g0 z8 @: h2 E7 `; E 在大型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口岸贸易、海洋旅游、船舶工业、清洁能源等项目,华立、万向、华仪电气等一大批浙商也开始大手笔投入。在温台沿海产业带,嗅觉灵敏的浙商则已纷纷进入核电、风力发电、潮汐电站等清洁能源领域。
; l( x' _- J) \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省发改委在《浙江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研究》中表示:优化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争取在海洋航运、旅游、石化、船舶、装备、海水淡化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集团。
3 W$ V' l7 i' t" M 浙江省发改委海洋处负责人说,为营造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的良好环境,浙江省还将大力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的各种障碍,破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1 ^* a- \) U$ ]
据介绍,除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船舶、石化、海洋装备等产业,在海洋教育、海洋科研领域,浙江民营企业将和国有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滩涂、海岛、海洋能等领域开发,民营企业也将可以自由进入……
' i' ]1 Z7 r' ~* l8 i 本报杭州3月26日电) x& X% |6 B4 @4 q5 `. i2 i/ E
(编辑:SN009)
4 }+ o ?* a. w9 I% M. S8 Y, F9 x1 h;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