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07|回复: 0

5.5亿天价乾隆瓷瓶被疑炒作 据称买家来自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4 月 5 日 21: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 _* P3 v6 S% m4 u* w
0 I' Y) V7 y8 ~5 z1 F. ~' W
3 [% x, ^* y1 M  p;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k& D+ M8 ?7 ?  ~4 l6 y, y$ A
清代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左)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该瓷器的瓶身上有两只鱼嬉戏的图画(右)。
3 U/ M9 Q$ \- Y4 l3 [( Z. o- B  晨报记者 郭翔鹤
! c+ T5 G& o* Z6 i0 O  去年11月11日,在伦敦郊区班布里奇拍卖行里发生的奇迹:一位匿名的神秘中国买家在30分钟内,用电话委托竞拍的形式最终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5.5亿)拍下了一只乾隆官窑双鱼瓷花瓶。可是,拍卖后近四个月,当地媒体纷纷报道,称花瓶卖家至今还未收到拍卖款项。! l" O# P: b8 L. s8 q& v% s
  昨日,文物行业一位知情人怀疑,此次拍卖从价格、程序、参与者到最后结局来看,均存诸多疑问,疑为背后推手炒作相关门类价格。
8 f, ?! W, P" a. V6 w6 B/ W  “竞买者是北京来客”
5 K  n0 q2 t2 x  伦敦时间2010年11月11日晚6时,伦敦郊外一个小乡村的某座简陋仓库内,英国班布里奇拍卖行接受私人遗产小拍,一只来自中国宫廷的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是其中的一件拍品。这只瓶子的拍卖过程跌宕起伏,持续了半个小时其间,拍卖槌被拍卖师敲碎,委托人之一曾一度因休克被抬出拍卖现场。最终,拍品以4300万英镑(加上20%的佣金,约合5.5亿元人民币)落槌,成交价相当于估价的40倍。! S' Y, k# T3 Z  Y3 ~# q
  昨日下午,国内文物行业一位知情人透露,买下这只花瓶的人来自北京,而并非之前传言为“上海一企业家”。该知情人表示:“花瓶成交后,国内收藏界许多知名藏家都不作评价,正是拍卖过程存在诸多疑点的缘故。拍卖结束后,这个清末被八国联军抢走的花瓶引起了不小的媒体震动,甚至曾被当时外媒称作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并把它与两年前蔡铭超拍而不买的圆明园兽首相提并论。懂行的人都不会认同这个观点,因为这个花瓶根本无法证明是圆明园文物,说是皇上赏给外国使团,或文物贩子贩到国外的,都可以。当初圆明园的瓷器大多被联军摔了,抢走的文物大多是金银珠宝,这么下定论,根本站不住脚。虽然不敢下结论,但我们怀疑这次拍卖本身就是炒作!”$ S" Z- R4 i! U1 h
  众多华人何以迅速赶来?
* [- ?) U- G2 T9 G7 Y5 g  班布里奇拍卖行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拍卖行,天价花瓶成交后,拍卖师也对媒体坦言:“我们绝对惊呆了!要知道,我们只是一家典型的地方拍卖行。”此前该拍卖行的最高拍卖纪录是两年前的一件明朝瓷器,成交价为10万英镑。拍前,该拍卖行并未像苏富比、佳士得等大型拍卖公司一样大肆宣传,甚至连拍卖图录也没有印。
( e8 ~) u+ ?+ k! G8 @  然而,拍卖开始时,房间挤满了几百人,绝大部分是华人,不少人是“打飞的”赶过来的。这些人轮番举牌,致拍品价格接连上攻“天价”,最后导致天价花瓶成交。知情人表示:“这么多的华人突然出现在这么小的一家拍卖行,后面的背景耐人寻味。是谁通知他们来的?他们真的个个都出得起他们举牌的价格吗?”
; E  I2 B7 {9 k- [& |3 ~/ b  知情人怀疑,此次拍卖背后有国际炒家在做推手。“清三代的瓷器,根本值不了这个价格,然而这些年却屡屡拍出天价,原因即是,瓷器是国际炒家的重点炒作对象。如果清三代的瓷器都是这个价格,那么艺术品味高得多的宋、明瓷器岂非价值连城了?这次拍卖,很像是在‘制造’一个‘标杆’,因为他们手里还有很多类似的东西,今后要大规模出货。”
4 A: w9 x- P# b+ ~& q1 S  昨日,晨报记者多次拨打班布里奇拍卖行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1 S& D* ^% M% ^* X6 R- ?+ p3 u8 Q
  炒作某一类文物成“时髦”; t* \" [$ P3 g$ D' a7 Z
  知情人认为,一个健康的文物市场,文物价格应该与其稀缺程度成正比。“但是,现在许多文玩并不稀缺,价格是被像普洱茶那样炒作起来的,这是文物市场不健康的表现。炒作让本身传统的士大夫‘清赏’沾满铜臭。”# U. q' ?$ [9 K
  近些年来,文玩市场热过和田玉、疯过黄龙玉、涨过蓝宝石,但无论如何,此类“石头”上还沉淀着“宝石”的诱人色彩。然而,去年在山东,一股“砭石热”却凸现了文玩炒作的真相。一年前满山皆是,无人当是宝,搬着费劲盖房都不用的泗水砭石,2010年一度涨到毛料15000元一吨的天价,而就在众多人士买涨之时,它又惨跌近一半价格,不少人数十万、上百万元打了水漂。9 Z, x6 H5 F$ @# W. z2 r
(编辑:SN002)
$ ?3 z$ z1 P  x8 B, [! V* s1 x0 O! s: s' W. y* n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2 月 6 日 18:16 , Processed in 0.0355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