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 g1 Z$ ^, S) d! E( ^% u
9 p) `, z# _. `. o6 b : ~ t! h' b1 g5 d. L1 I' g. `1 w
要么瘦要么死?1 b. p, F& c. x0 f
提要: Q, K' H9 y# k6 V9 L# b& ?: x' f4 D
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主任何伦教授指出:一味地认为越瘦越美是一种审美文化病,部分电视广告和娱乐明星也在不断放大这种审美文化病的影响。很多女生不自觉地被这种畸形的审美文化绕进去,逐渐形成了“要么瘦、要么死”的病态自我认知。* Q. ~# I" Z& W( N
谈起刚刚过去的大学生活,北京某公司职员刘凌雪脑中闪过的第一件事就是减肥。她感觉,她的室友们大学四年几乎没干别的,就是一直在减肥、反弹、继续减肥。“她们试遍了‘七日狂瘦法’、‘苹果减肥法’等许多稀奇古怪的减肥方法,还天天在寝室交流心得。其实她们根本不胖,可还是喊出口号,‘要么瘦,要么死’。”
1 r5 y' {1 o8 r8 p) j0 } 这些人现在有了个新的称号,“拼瘦族”——对于减肥乐“死”不疲,喜欢通过各种渠道搜寻瘦身方法、交流减肥经验。有些人尽管已经很瘦,还是无止境地追求所谓“骨感”,不惜损害身体健康。* M+ ~! {' d0 w3 j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62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3.5%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拼瘦族”,其中7.6%的人表示“非常多”,30.2%的人表示“比较多”。" n/ ^1 B% P- {2 d4 y5 Q3 x+ A: P
本次调查中,31.6%的受访者为女性,50.2%的受访者是“80后”。' }# A e: k- I1 S5 f5 v- r `5 A
34.9%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尝试过极端减肥方式
- C3 W/ Y- |% D2 Y “刚上大学那会儿,觉得同学们都很瘦很时髦,我却比较胖,穿衣服不好看,所以下决心一定要瘦下去。”自那时起,上海某高校大四学生杨青(化名)就开始了她历时3年多的减肥经历。“我用的是节食减肥法,曾创下一个月不吃主食的记录。但这种方法只在短期内有效,一旦停止节食,反弹得非常快。忽胖忽瘦也给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以前我很少生病,现在每逢换季,总会发烧感冒。”
8 {$ s# [, k% I1 w0 K9 V 上大学时,刘凌雪还经常看到有同学在宿舍楼里的公共卫生间呕吐。开始她还以为是身体不舒服。后来才得知,那是一种叫“催吐”的减肥方法——有人控制不住吃东西的欲望,就吃完之后往卫生间跑,用手指抠嗓子眼把刚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以为这样既可以享受美食,又不会增加体重。“当时就觉得这种减肥方法很可怕,后来才知道,这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一些同学因此患上了慢性肠胃炎。”
- c3 t. m2 \* ?# u 调查中,27.3%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尝试过长期节食、“催吐”、大量服用减肥药等极端减肥方式,其中6.8%的人表示自己“经常尝试”。
: |8 |/ `! F2 P7 A& A8 i; ?! D, v 具体而言,34.9%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尝试过极端减肥方式,明显多于男性(23.2%)。
1 V! m/ C; D: f- l e4 d: q! P; V 在“拼瘦族”的主要人群分布上,95.6%的受访者认为“拼瘦族”多为女性,58.6%的受访者认为“拼瘦族”多为年轻人。9 _' B/ l: P9 ^/ N9 Z+ p
中国营养学会主任医师高慧英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极端的减肥方法根本不符合膳食平衡的原则,不但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甚至贻害下一代。
# z9 {! X" i0 W “18至25岁是女性一生中的花样年华,姣好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都与体内的脂肪含量有关。女性在青春期、怀孕期、哺乳期,体内均要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和能量累积,过度减肥将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发育与生殖健康。”高慧英说。
! h! }' t/ e. ^ k 谁在诱使人们过度减肥# v9 t% ?# ]4 f, @2 h' O3 }6 Y( K
“拼瘦族”为何越来越多?调查显示,75.8%的人认为是因为“许多人盲目跟风,缺乏自己的审美判断”,65.0%的人表示是“‘越瘦越美’的畸形社会审美文化所致”,62.0%的人归因为“减肥产品商家夸大性的宣传”。) U1 z, o% f! \* I6 h4 `
56.6%的人表示是“娱乐明星的不良示范”,56.1%的人认为是因为“媒体、影视作品都宣扬‘瘦才是美’的价值观”。5 k9 P9 [$ |$ P+ S3 [- q- z1 R
“如今,网上最热门的女性话题除了流行服饰,就是各种减肥方法。在许多时尚杂志或娱乐节目中,一些明星大腕们都宣称,‘女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衣服一定要买最小号’。这些观念都深深地影响到了普通人。”刘凌雪说,有的女生把找工作面试失败都归因为自己不够瘦,都觉得只有瘦才会美,才能找到好工作。, @$ j9 G. D' J& I% T
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系主任何伦教授表示,不可否认,随着时代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对身体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但在当前的流行文化中,瘦作为美的标准被过度强化,许多人盲目地跟风减肥,竟把体重的减轻内化成自己的坚定信念。
2 `$ O( H/ m3 G/ ^- a “一味地认为越瘦越美是一种审美文化病,部分电视广告和娱乐明星也在不断放大这种审美文化病的影响。很多女生不自觉地被这种畸形的审美文化绕进去,逐渐形成了‘要么瘦、要么死’的病态自我认知。”何伦说。
( r- Z4 \" V; t5 b% P5 w: ^* X+ E* F 北京市某美容美体中心的资深中医减肥师孙先生认为,一些减肥产品厂家的虚假宣传,也是诱使部分人过度减肥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厂家宣称,只要人们服用某种减肥药、减肥茶,不运动、不节食也能快速减肥。事实上,为了快速消除脂肪,这些减肥产品多含有激素成分,副作用非常明显。”
% a3 l- L% B2 z' P( m. L 作为减肥师,孙先生经常会见到一些极端的顾客。“有的顾客身高1米7,体重100斤不到,却还来找我们减肥,表示哪怕是瘦一斤也行。还有的顾客,为了追求所谓的快速减肥,做吸脂手术导致全身皮肤烧伤,现在不仅体重反弹,更是毁了自己的一生。遇到这些不惜一切代价减肥的顾客,我们都会提醒他们,减肥的目的是追求健康。瘦与美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过度减肥往往会适得其反。”/ o5 ?9 Z, [/ q. _; |9 W
调查显示,52.1%的受访者认为“瘦与美没有必然联系,健康才是美”,43.6%的人认为“适度的瘦才是美”,仅3.6%的人认为“越瘦越美”。
+ N; y8 w) _$ [3 y# i4 U “面对‘越瘦越美’的畸形审美文化,大众传媒在宣传报道时应该把握正确的方向,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年轻人的审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何伦指出,美的前提是健康,只有具备对身体负责任的态度,才能追求真正的美。9 U- t: r, I2 x8 V
调查中,86.4%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审美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
/ A3 I' M# I3 U" S(编辑:SN009): V# n2 Y2 `+ m' s( Q! I! L
& B0 w) \$ O3 B+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