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2011年4月14日F30版 作者:杨照(作者为台湾作家) 原题为:一所大学的百年校庆% S- [% P& w! h, P& n M- \- q
/ N8 f4 D' W/ A5 k; N8 Y3 o5 b: |1997年,我到日本京都度假。惯例一定绕道京都大学附近逛逛,在老店“进进堂”里吃一顿简单却滋味淳厚的加里饭,入旧书小铺,找到了一套文库本的河上肇自传,心情大好。
( H! l# j8 r8 z. i3 S4 A
& z: R. J& Q, y* s然后进了京大校园,发现那一年刚好是京大创校百年。让我意识到“京大百年”的,不是什么的庆典,不是什么的华丽布置,也不是什么热闹的学生活动,而是一张近乎简陋的海报,上面写着:“京都大学与殖民政策———反省百年京大犯过的错误”。
: O. D" C: q- A% I) d E
6 ?9 q8 i0 i1 H" x* P那是京大法学院教师团体办的座谈。我直觉地以为那一定是激进的团体,特立独行带着唱反调意味的活动。然而,在校园里走了一圈,我愈走愈惊讶,甚至该说,愈走愈感动,因为法学院教师团体的活动竟然不是特例,放眼望过去,和“京大百年”主题相关的讯息,一半以上都是批判性、反省性的。) b) f1 l2 ~+ |$ j
) _1 R Y W0 ?+ V `- L: x8 d$ u5 } a9 B
这是什么样的学校?或者该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学校?换作任何其他学校,百年的特殊日子,一定是努力去创造出一种光荣与炫耀的气氛──“看啊,多么了不起,我们这样一所学校在一世纪间有那么大的成就!”──一定想办法突显学校最光彩的一面,自己将学校的历史形象涂抹得愈漂亮愈好。+ R* _6 H( J$ f" i
9 @5 s9 i+ f% ~7 t# F) }& @
京大却用这种冷静、忧郁、近乎愤怒的方式来“庆祝”学校百年?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想什么?这所学校的领导,又在干什么?那几天,我参加了几场“京大百年”的活动,我的日语、对京大的了解程度不足以让我听懂会场中所有的讨论,然而如此有限的理解,却已经够给我清楚的答案了。京大的老师、学生,他们用批判学校、批判校史,而不是张扬学校成就,来表达对于学校的骄傲与敬意。
6 l7 M3 x* P$ `( R0 w- D* X6 { ^$ \, H7 W8 @9 S& T3 t8 A& O
他们一再提到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的差异。东京大学是日本GOV的骨干,从战前军国主义GOV到战后自民党GOV,一贯如此。而京都大学则始终扮演从左翼批判制衡权力的角色,在许多不同学科领域,都有自成一格的“京都学派”,而几乎毫无例外,“京都学派”都比主流的学派来得大胆、前卫、激进些。这些批判学校的老师、学生,其实都热爱京都大学。他们觉得突显、保持京大荣光的方式,就是坚守批判立场。京大百年,学校不可能没犯过错误,借此机会将批判眼光转回自身,才真正符合京大的传统,才真能确保京大和其他学校,尤其是和东大的不同。
" ?7 W$ J8 @4 q) \4 s2 a
* I- L: E4 t- N+ n* X京大曾经犯过的错误之一,是积极参与了殖民统治,尤其是对于台湾的米糖剥削。他们讨论这件事时,不会知道台下有一个来自台湾的台湾人,因为他们讨论得如此认真、激烈,而几度热泪盈眶。
4 x" T2 _8 O- U+ L7 W* m, C8 `! [0 w! W/ P; z
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办出一所老师、学生清楚坚持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独特记取校庆意义的大学呢?( o ?1 O; |# O4 m,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