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w4 p! M ]& a [: e e9 j( j* X! B7 N m0 Z
0 L: h$ w, \7 ] x第6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施南生
0 O5 w+ i" m U7 B9 X 新浪娱乐讯 施南生女士,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也是在电影界奋斗了30年的资深电影人,更是从80年代起就带着华语片到海外市场打拼的真正“行家”。在戛纳开幕的前一天,她独家对话新浪,谈评审工作,谈华语片在海外市场的真实际遇,也谈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混乱和浮夸。
/ p$ h2 f1 r1 E' Z1 T; Z0 ] 施南生在她位于戛纳海滩边租用的酒店办公室接受访问。办公室里贴满她手头要在戛纳销售的电影海报。这次施南生身份双重:不仅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也是发行工作室的主事人。6 q: G% ^' \$ L: |5 w/ C4 p
她人瘦,穿白,发型时髦俏皮,露出的耳垂上,两粒简洁的钻石耳钉。指甲也修饰得干净,涂透明的甲油,架一副大大的墨镜,不太看得出她的表情,却无碍风度上佳。我们坐阳台上,方便她抽烟。她刚从长途飞机上下来几个小时,却毫无倦意。语气和声调的某些神韵,让我想起徐克导演。
, N* c+ [, X" y1 f 戛纳担任评委:一看故事二看人物5 p6 l% V2 v6 l' V, Z' R: q, G" t
新浪娱乐:你今年是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成员,我们首先想了解的是,评审工作上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工作怎么进行? V- B$ O9 {6 `! p& ]6 I
施南生:评审工作在11号到22号之间进行,按照戛纳的惯例,今天晚上才开第一个评委的会议,在那个会议上,主席罗伯特-德尼罗会第一次跟我们讲这个期间的工作如何进行。徐克导演以前做过戛纳的评委,他告诉我,一般一天差不多要看两场戏。电影节有要求说,开幕仪式和闭幕仪式评委必须出席,最好能参加红地毯。我做过其他电影节的评委,根据我的经验,看片的这11天里,评委一般要进行两三次讨论。不过,也有可能根据主席的要求,更改这个讨论的频率。
1 M8 i5 C T2 {$ l# K. M+ o( X) } P 新浪娱乐:所以现在还不知道要开多少个讨论的会?9 g1 i: v$ o/ ~& _- R8 k- f
施南生:还没有决定,我们今天晚上开第一个,最少起码一头一尾两个。有的时候,根据主席的意愿,电影节不同的脾气,会有稍微的调整,基本上都是三次。+ C3 e* f& V; R1 V1 U' ^) B3 T; e
新浪娱乐:你作为评审,个人会比较侧重于看一个电影的哪方面?0 Q5 Y0 l+ K/ b- V4 _+ S8 R
施南生:不确定的。我看不同的电影,会找不同的点。有的电影是看内在表现,有的是讲故事,有的是看技术。不过讲故事一定是基本的,电影里面的人物能不能引起我感性的反应也很重要。$ c* j; n1 J9 s* n o8 ^ M! J
新浪娱乐:那在今年入围的这些影片当中,你个人有没有对哪个导演的作品是比较喜欢的?% p* M/ ~3 B9 D% e( P; p; _' t6 N
施南生:我不抱有先入为主的思维。竞赛是要在入围的电影之中互相比较,而不是说去比较不在这里面的东西。0 w2 I0 C1 G' c( L a. F9 W! [6 x
票房过百亿电影节却无作为:这已经不是浪潮兴起的年代" l4 @' e3 M" d
新浪娱乐:曾经有那么几年,华语片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都很受海外的关注。但是实际上在这几年来说,华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作为已经越来越小了。
/ {+ F' R5 \5 |/ N, r 施南生:一种电影风格的开端,人家都注意的。一个新的年代的开始,一出来的时候,很打眼,像十几年前的韩国片一样,很引人注意,这几年也没那么新鲜了。但是这也说明,中国电影工作者,已经进入国际电影的范畴里面了,就像多了一个会员是中国,我不觉得这是多么特别的状况。只是说,现在不是那个浪潮兴起的时代。7 J( C0 u" ^: Q0 H4 U
新浪娱乐:你的意思是说,当那种好奇和新鲜过去以后,大家反而是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了?1 M" z. k7 O% K& j3 I1 y
施南生:是的。这是必然的。5 ]) w8 e. |( T8 d) w0 M
新浪娱乐:那你怎么看这种现象?比如说去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是100亿,但是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作为小了。是不是我们的导演,他们在商业成就上的追求,超过了以前向往的电影节?
- c2 D; @- w1 s7 t; Y9 x6 f) |7 k: @* \" B 施南生:是,但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错和对。中国电影没有改革开放之前,商业电影的概念还不成熟,现在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商业概念,追求这个,正常。
: P# X1 L6 c" |8 E5 S 新浪娱乐:但是好的导演,都去拍商业片了。包括以前拍艺术电影的,现在都期待商业成就。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对,只是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 N+ Y8 R' R' N" W7 { 施南生:那是因为我们中国市场实在太迷人了,这么多的人口,经济力量这么大,电影的空间也很大。我们改革开放是1979年开始的,都30几年了,但是电影的改革开放,其实是01、02年才开始的,不到10年时间。我记得03年之前,我常跟老外讲:请你们注意中国市场,香港是680万人口,票房是8亿。中国大陆13亿人口,那时也是8亿,这怎么可能呢?一定会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内地那个时候刚刚有一个商业市场开头的迹象,随着政策出台,合拍片拍摄、还有单片报批、民营公司发行……市场开始形成,商业氛围当然会越来越浓。但是有一点中国导演应该注意:千万不要不要自己蒙了自己!你是拍商业片的,你就拍商业品,你是拍艺术片的,就拍艺术片。别想着既要艺术,又要商业,那是非常难的。
# H0 U8 r2 }" k0 v% c 新浪娱乐:很多拍艺术片的导演,他们现在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商业上有所作为。
, K# S# E9 a. s _ 施南生:那就他们去尝试啦!! F# ]2 |4 {5 v- D6 _8 X8 ^4 l
新浪娱乐:但成功的很少。
* P; K' ~$ t6 r' O8 o8 ~ 施南生:世界节奏就是这样子。有时候所谓成功,就是拍一个很小的片子,没有亏钱。我是拍商业电影出身,但有时候也想尝试新的艺术形式,我也知道可能会亏钱,那我会跟老板讲,这个电影很可能亏一点,但是我很想做这个,你认同吗?认同就大家一起出发。千万不要跟老板说,这个说不定赚钱哦。这是不对的,一定要很清楚。
& {! B9 J$ y5 j 谈华语片在海外的真实际遇:80年代火90年代衰至今未回暖6 ]) x+ u9 n" _8 @
新浪娱乐:你从80年代开始就做华语片在海外的销售发行了,一直到现在。在你的眼中,80年代、90年代到现在,华语片在海外的际遇到底如何,有什么变化?
% k- z* F, d% z& v8 |( e 施南生:80年代,海外电影市场只认李小龙,他走了之后,开始有成龙。我第一部带到戛纳来卖的电影《最佳拍档》,当时什么都不懂,只觉得这个片子在东南亚这么卖钱,就了不起,太牛了!到戛纳也一定很多人都喜欢,可是来到戛纳的卖片市场,才发现自己是最大的沙漠里最小的一粒沙,我们什么都不会。那怎么办?那就学嘛!结果也卖了100万美金。本来我是做行政和制作的,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海外发行开始有兴趣,原来世界上可以有这么多片子,这么多类型,这么多的海报……什么东西都有,那时候你就会觉得,要多学要多学。1 O. j ]/ J3 f- c% p) J
香港电影用的是商业语言,所以很容易进入市场,再加上我们尽量多去市场了解,和片商直接交流,自己本身又是做制作的,那些片商的反馈我会很快跟导演们分享,他们去调整自己的电影。80年代开始,出现录影带了,后来有收费电视了,电影变得多平台,所以我们的机会又多了,慢慢欧洲就有市场了。+ E9 S1 j' L( G( K5 P1 x, t6 R% M
新浪娱乐:那到90年代呢?, h' a& [! |1 _2 V' |8 q
施南生:90年代欧洲和海外市场对那些港片看太多了,港片本身也过多过滥,早期的成功导致了后来的下滑。建立一个生意要花很长时间,倒下来很快的,一下子就不流行了,人家就找别国的电影去了。; n! h3 D# @$ ^' U8 }; Y7 W
新浪娱乐:回暖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5 R7 h! e- m- h. g 施南生:直到现在都不算回暖,而且什么时候回暖很难说。现在是一个乱局,因为内地市场太好了,又有很多闲钱进来,但是基本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 C$ q2 `, u& d: i' e 谈华语片乱局:有人以为有钱就有一切. ?& T% z$ z( y U' v0 V
新浪娱乐:你说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是指什么样的制度?
/ S5 H8 G0 [/ S4 L8 W 施南生:什么制度都没有。例如说如果要卖一个片子,不是从拍完了才开始,而是从筹备期就应该开始,所有的物料要准备好。别到了要交东西的时候,忽然说导演去了乌鲁木齐拍片,半年后才有时间回来。甚至有的中国公司,投资人太有钱,但什么都不懂,签合同的时候,还会问:“合同为什么要签英文?是不是有歧视?”我说英文国际交易的语言,这里面哪会有歧视? $ d, K; r3 q" I3 `1 Z |- B( t
新浪娱乐:而且各种钱都在里面,专业的钱不专业的钱。' n0 K/ Q7 U# d
施南生:对,什么都有,你永远凑不出一个全部专业的团队。大家以为卖东西是最简单的,但其实里面很多很多细节,要很规矩的,持续的去完成。这没有什么难的,只要你肯做。但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的想法很怪,他们觉得没什么解决不了的,有钱就行了。大家一定要尊重专业,尊重国际游戏规则。有的人不管这些,觉得拿钱可以摆平一切。他们觉得反正我有钱,又有市场,又有人,人多势众。我特别想大家快一点集体聪明起来,不要乱搞,乱搞最后还是你去吃那个后果。
0 K1 o v$ h3 L, |5 U5 c/ r 谈华语片海外销售实情:卖几百万美金这种事,好几年没有发生了
" h$ l$ d8 r0 ` 新浪娱乐:我其实一直有一个疑惑,在我的印象中,每年在戛纳听到所有的片方都告诉我说,我这个片子卖的特别好,在海外成本已经收回来了,我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一部电影跟我说过,我的片子其实卖得不是很好。真的大家都卖得这么好吗?真的没有一部华语片是卖不动的吗?
3 ~7 Q% u7 r/ s 施南生:(摇头)第一个我不知道他们说好不好,是什么定义,有没有一个标准,我做了很多年,我自己很清楚。
( P* u/ {. u. [; X3 J 新浪娱乐:如果按照投资和销售价格来对比,对吗?
2 J: R0 `6 j- o6 c; q6 R) l 施南生:不能这样讲,80年代我试过一部电影40%的收入来自海外。有一部戏叫《洗澡》,张扬的,他那年只卖了几十万美金,但是它成本非常低,如果按照他投资的比例算是好的。但是如果投资高,就不能这样算比例,大片动辄上亿,怎么卖也不可能卖回40%。所以有时候有些人的话,他一说出来,我就不想接下去。在美国卖几百万美金这种事,最近好几年都没有发生了。美国上映一个片子,成本就很高,片商如果买片子已经花了几百万,上片成本再去掉那么多,那得多少票房才能回本啊?所以很多片子都不会在美国院线上映的,因为成本太高,片商只会便宜买来,然后再录像带市场去赚点钱。
- |% a$ _4 Y. G. ~' Y 谈真正海外卖钱的华语片:还是李连杰成龙,甄子丹还需要时间4 [( M) ~& `3 V% A2 h2 `% J" J
新浪娱乐:那真正卖得好的华语片,共同的特质是什么东西呢?
1 E- L- y% Y( v; _- ~: Z& [ 施南生:要有制作明星的能力。不一定只是幕前的,还包括幕后的。幕前来说,成龙、李连杰是明星。还是动作片更容易被认可。6 C$ s) L- F( k" ?
新浪娱乐:甄子丹现在卖得好吗?1 Q& G) [. V) m
施南生:美国有人买,但是都是买他录影带市场,上院线的少,因为甄子丹也是这两年刚在国内红起来的,还需要一个过程。* }0 i, h w: a; h, @
新浪娱乐:那在你的眼中,真正有国际市场的这种号召力的演员,除了成龙、李连杰,还有年轻的男演员,或者是女演员吗?
" Z0 A6 P2 z0 x1 \ 施南生:女演员不多,巩俐、章子怡。, g" W# x" T& W
新浪娱乐:章子怡有国际市场上有号召力吗?
' C( F2 ~; h6 J 施南生:大家认识她,我只能是说认识,不是说批评她,但她还没是到那个号召力的地步。
# C' |" r+ ]7 x 新浪娱乐:这几年国内的电影市场特别好,各种各样的投资人,做别的生意的人,都想来投电影。这个钱变得很杂,有专业的,有不专业的,但是市场好像看起来很蓬勃,真的那么蓬勃吗?
) i* m8 c! w" J# {+ x' `4 w 施南生:市场本身是蓬勃的,但是很多很多电影都是亏本的。这是免不了的事情,因为突然这么大市场,突然这么快的发展,是免不了的。; `) v9 ?1 c+ ~! |2 {8 B
新浪娱乐:必然会乱一乱?) K' r8 P' |- k& ~, x3 T6 v
施南生:必然会乱一乱。
2 x- {0 K+ s+ q% {) [ 新浪娱乐:去年所谓的100亿这个票房,你觉得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有大的飞升吗?, ( m0 E/ E4 p; |' {# h& {3 @
施南生:得看政策。去年的100亿,差不多一半是进口片,进口片如果放多几部,200个亿都有可能。还是得看政策。
8 u, s/ Y" U9 r, R" N7 Y2 w5 ?$ C 陈弋弋/文图
5 Z+ I3 H$ C+ Y; Z) g
6 C7 m) b) `( W3 | |
|